最近我看到一篇貼文,內容大概是說那位作者打算參加某個比賽,希望跟其他參賽者彼此切磋,稍微勾起了我的思考。
以大型徵稿或比賽而言,主辦公司或單位的目的肯定都是為了尋求優秀的稿件,以達到它們想要在商業上獲取的利潤,這點無庸置疑。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好的稿件……先不提作品本身的質量好了,應該說符合現在商業需求的稿子,其出現的機率究竟有多少,且又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一般而言,在人口基數大,換言之,當參賽人數與投稿作品愈多時,得到符合要求的稿件的機率與數量也會愈大──我們多半會這麼認為吧。
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一點讓我有所懷疑。
以機率來說,確實當群體中有一部分靠著自力達到某種程度的作者或許佔有某個比例,而當基數愈多,那倘若是相同比例來計算,那符合條件的作品數、作者數也會愈多,是故我們才會認為這件事是合理的。
然而,另一方面或許也可以這麼來看:
倘若在一個廣大的基數下,能夠做出符合出版價值的作品的作者,本身的比例就非常非常低,而大多數都是標準以下的話,那麼無論怎樣為了比賽而競爭,彼此互相學習,藉此得到的提升或許也不足以達到商業標準。
可能有人會認為,日本也是用類似的手法來徵稿,那臺灣這麼做不是會差不多嗎?
只是實際上是有所不同的。先不提產業上,日本具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公司也較為願意培植新人這點好了。
先是創作環境。日本具有系統化的網路寫作教學、寫作相關的各種出版書籍,在自己學習創作這點的外在條件就跟臺灣不同。
再來,還包含閱讀風氣。儘管現在全球都因為手機等產品分得了注意力,但依然能說日本會閱讀文庫本、甚至有讀書習慣的人絕對比臺灣還多。在輸入的量上,兩邊就有所差別。
這應該也涵蓋在文化的差異上。在日本,對於社團活動相當重視,有許多運動選手都是出自於運動名校的社團、像之前讓人印象深刻的吹奏樂隊也是。他們所耗費在讀書之外的時間比臺灣多很多,那麼在文學研究、閱讀類社團、創作社團,就算投入的時間超過一般臺灣普通學生也不奇怪。
至於臺灣學生以升學為主,課程都塞得滿滿的,課後還有更多作業與補習,研究和探索嗜好的時間本來就少之又少,而這也跟社會重視的「外在價值」有關。
文化類社團、運動類社團,以及對於未來藍圖的勾勒都息息相關,社會上眾人重視的是什麼,會表現在產業鏈上。
而說回我們前面提到的概率問題,對應社會風氣來說,可以再簡單歸納為人對人的影響。
一個想寫作和讀書的人,倘若周遭的人都在玩遊戲,那麼他就容易跟著大家一起玩遊戲。而玩遊戲或做其他事的基數愈大,就會更快地吞噬掉想寫作和讀書的人。
大家都在玩遊戲,那麼我就去玩遊戲好了。
人就是這麼單純且容易隨波逐流的動物。
所以當沒有寫作的基數愈多,隨著時間的影響,會讓愈來愈多的人喪失閱讀和寫作的興趣,或者降低在這部分投入的時間。
不會學習的人愈多,長久下來就是大家愈來愈不會學習。
作品不知道怎麼提升的人,這樣的人愈多,就會讓更多更多的人感到手足無措。
在基數中能達到某個標準或程度的人倘若已經少到某個程度,那麼就會被整個往下拉,群體之中能達到某個境界的人也會逐步消失,而且會愈來愈快。
正如富野由悠季老師所說,當想投入產業的人愈多,不代表有著相應能力與美感的人會愈多。
而這樣的現象,會隨著時間和技術的傳承斷絕而變得更加嚴重。
雖然大眾整體的美感程度降低,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讓符合「業界標準」的作品數量維持在一定程度,不過作品的藝術性與美感,這種內涵性的東西就是會隨著時間而逐步喪失。
不過也有另一種可能,即為當大眾的美感依然維持在過去的高水準,那麼依照現有大眾作者所持有的技術所創造出的作品,就會不符合眾人想購買的期望。
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無論臺灣舉辦怎樣的比賽,選出的作品就是不會讓人買單。
而這點,必須從提升整體的閱讀風氣、寫作技巧和相關資料與優良書籍的引進,以及社會價值觀的轉變才能有所改善。
因此,追求作品的內涵,才是身為作者最根本應該要做的事。
在社會風氣上,除了鼓勵閱讀、思考,以此進行引導和練習,並且市場上有足夠多的優秀學習資料,我想這才是社會整體的政策或公司想要推行文化產業所需採行的方針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