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HBZ9mVz.png)
正文
劇透有
非常classic的鄉下小子和大家閨秀愛情故事,就是它還透過一種方式讓它可以到兩人另一個階段來告知結局。看完我覺得槽點還挺多的一部劇(有看到片頭說電影版是有改編者的,不知道與此有沒有關係)……
?核心(=作品噱頭)
畢竟是叫“The Notebook”,其實可以料想得到這個結局,這個講故事的流程本身才是它想要說的東西,我擅自猜想作者就是認為這個給愛人說故事和他的結局是作者想要追求的浪漫。整個流程是男主向阿茲海默女主以第三人稱的口吻講述兩人,最終女主還是成功想起他兩次,在第二次時兩人牽著手,一同走了。
給人的感覺就像為一個哏概一個結局寫一大堆流程上的事,但流程上的事卻classic得沒比結局有噱頭,流程跟這種噱頭也沒有關聯,重點就是表達他們是相愛的。
如果它有一個twist或trick那我想這種比例這種敘事也是可以的——可關於此就不得不吐槽了,中文譯名其中一個版本的《忘了·忘不了》暴露的太多了(而且我還是Netflix看的)。
我估計最初還是想隱瞞的……畢竟劇開篇沒有交代老人們的名字,直到故事被講到結局以後才告知,告知前還特意讓老奶奶問一下讓人doubt到底是哪一邊??衫先藬⑹路矫娴姆萘恳财芈读恕娪爸兴欢韧高^吞句和老奶奶的質疑來作一個twist,可因為前面大局而定了,根本沒什麼可質疑的。
這種流程與最初戀愛的核心微妙不符的例子還會讓我聯想到《One Day》。《One Day》中間的戀愛部分是一種好友因錯失機會而拖延的戀愛,可最終它交代整個人生流程的目的和結局更想表達的是一種“人生的變幻無常”。當然正因為那時拖延了,才會讓結局被這般倉促落下有份外的感受,但它本質上就不那麼與它的愛情核心有關聯,那還不如不要用愛情線來表達這個核心(說來這種變幻無常,愛情又寫得好的作品我還知道一部——那就是《活著》)。
而《The Notebook》這邊則是因為出身家境和父母的阻攔而錯過,中途男主當兵女主當義務護士便是一次轉機,可他們沒在那時碰上,反倒是後來結婚之日才因報紙重遇。就是最後最核心的卻是另外一回事,它要說的是一種老年人的悲痛,然而這部作品並沒有那麼具體地剖析這種痛,而是用來寫一個結局罷了。
?情景題
愛情的部分寫得非常短促,節奏算快的,它很典地拋出門當戶對問題以後多出來的時間也並沒有寫那麼多細的要素。
除了結局那個也同樣典的結尾,明確可記的愛情橋段是這樣的:改建一間有歷史含義的房子(可能還有個細節是他們差點成事的初體驗是大家互看著對方,雙方你一件我一件地脫,這點讓我想起從前聽在podcast中聽到過的一種性感:“雙方就是看著對方觸摸自己,也不碰什麼重點部位”)+起初的摩天輪+讓人有點無奈但又要用來點大家閨秀題的紅綠燈情節外,剩下的戀愛橋段和細節都不是那麼明確。
說兩人會吵架但也不說具體是有什麼意見分歧或差異。兩人最主要的分歧還是鄉下小子敢,而千金不敢(這不廢話嗎,因為其中一方退無可退,對他而言要麼就是得到對方or not,那他肯定是比對方敢的啊)??蛇@敢不敢說的倒又不是“你願不願意拋棄你擁有的那些來追求愛情”的麵包or愛情的事。而是女主這輩子就聽父母的,被安排了人生規劃,又被人教導不許不負責任。
正如上述,編劇以晚間躺馬路看紅綠燈+跳舞來表達男主敢而女主不敢這一點,你想做去做就會獲得一種快樂。它的意思很純粹,就是這一點,絲毫不討論你可能需要附上人生安危的代價、給別人添的麻煩、不考慮對方會不會也喜歡躺馬路看紅綠燈或者大馬路上跳舞。就是說,所謂“想做的事”就一定得是這種事嗎……知道作者是想要凸出一種敢,但這種敢實在太小眾了,不是人類共通語言。仿佛他給女主預設了一種“對的事情”,你去做就肯定有收穫,試問這跟女主父母所做的又有何分別。
會發現的是這類男作者寫的愛情劇本有種很類似的狀況……女主面對的全是環境阻力而無能為力,不得不拒絕或不能接受男主且維持著不知情的狀況下繼續愛著對方,男主則是依然為追回這段關係努力的,而他們這般的努力讓他們有了在這段關係中的貞孝節烈牌坊,與之對比的女主會顯得無理取鬧且自私。這些劇本中的女性都比較無謂,僅似一個放在終點的獎品而已,就算得不到那也是男方的美談,在我看來這樣的愛情故事是比較無趣的……
因為男主都是高司令來飾演的……所以看的時候我很不自覺地聯想到《The Fall Guy》和《La La Land》……其實給人的感覺都是很符合這種描述的愛情故事??……
?槽點
讓人比較無奈的兩處設計,忍不住想吐槽。
一、兩人的子孫在劇中有來探望過他們一次。說爸爸你回家爸她已經不可能認得你了、我們想你、"This is crazy, you live in here"——先不論你爸確實身體也不那麼好了,為了陪妻子想讓妻子想起什麼回到自己身邊,來到療養院住是很有問題嗎?????這段感覺就是為了偉大化男主這種作為而寫的,但這已經不是“老人家臨終想回家你還不讓他回家一定要接著治療”的程度的問題了,而是邏輯先線拋一邊了。
二、女主的母親是最極力抗拒男女主戀情的人。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她身為大小姐,也跟一個社會階層不同的人私奔過,結果被家裡人抓了回來,和女主的爸爸結婚。知道是知道這段往事了,但為什麼要如此抗拒、在兩人舊情復燃也依然想要分散兩人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更何況說辭還是“你不能這麼不負責任”(說得跟是女主問題似的)。我大膽猜測她的意思是這種愛終究還是會放下的,像她那樣不記得一個人,接受和另外一個人的婚姻,那長痛不如短痛現在就斷了它。這也是回應了當年男女主分手夜,女主和父母吵架時,被母親說她才17歲不懂愛,她說你們才不懂愛,你看爸爸的時候沒有我看Noah的熱情,你們不會像我們這般觸碰對方。(順帶一提,當年女主她媽的說辭可是難不成讓她被搞大肚子前途盡毀男方是垃圾之類的說辭……都到這個份上了蛤)……但我依然覺得很牽強,畢竟當下就是斷不了,那還說這話有屁用呢,女主媽是說了一大堆藉口,但全不到點上。
其實寫到這我會想起我母親。我的母親對她的初戀一直抱有有遺憾,所以她知道她也讓我的初戀留下遺憾以後她也覺得抱歉,想要補救,想要讓我再試著找找看那個人。也因此我看到這段的時候我是很無語的,女主媽具一點操控性,但那不像是東亞家庭的操控,而是大家閨秀認為對的路的操控??磁骱透改傅募彝リP係還是健康的,母親擔任丑角的時候讓人尤為不解,我覺得一個有初戀遺憾的人,甚至到現在遠遠看到對方,不記得對方也依然想哭的人是不該有這種態度的、女性的互助系統不該是那樣的。不過我也有一個猜想是這樣的:說不定女主媽為了不要愧對女主爸,就是在這件事中擔當了黑面,而女主爸知道當年女主媽的遺憾所以無法決斷。
?Ryan Thomas Gosling
高司令給我的感覺是他本身要大於角色的……他的樣子和演繹有一種木訥和靜,語氣上有一種男孩含著氣說話似的(?),很容易給人一種,他是熱誠又帶了幾分羞澀的感覺。其實我還挺喜歡他的表現的。
看著看著是想起了《In Bruges》裡面我特別喜歡的一段……Ray知道那個女生有男友,還是個drug dealer以後坐在床上哭著說我就知道,像你這樣完美的人是不會喜歡我的——說是自卑,哭似麻煩,可著實不經意又真誠地表達了對他人的好感,那一幕特別容易讓人產生好感,讓我很有印象。
?ここ好き
全劇比較喜歡的一處:
Lon:
Okay, the way I see it, I got three choices. One, I can shoot him. Two, I can kick the crap out of him. Or three... I leave you. Well, all that's no good. You see, 'cause none of those options get me you. And in spite of everything, I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