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九月新iPhone發表的這個時候,就是討論最熱烈的時候。
身為一個從5S時代一路拿iPhone的使用者,也早已習慣那些訕笑跟嘲弄。
目前我的主力機是iPhone 15 Pro Max,所以對於16系列並沒有太大的波瀾,
真要說打動我的地方並不是那個新的相機按鈕,而是16 Pro Max的尺寸又大了一些。
至於性能提升這件事,說實話對於我的一般使用倒是沒有太大的感受(本來就很順了)。
回想起我的換機歷程,最早是拿iPhone 5S,這隻陪伴我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換X。
中間其實有買了6S Plus,但是拿到手用不到兩天卻因為尺寸太大不順手又用回5S,
而那之6S Plus就給了我老婆用,然後她也入了坑一路拿iPhone到今天。
之後換X倒也不是5S不行,只是第一代的Face ID瀏海設計想嘗鮮就換了,
結果用到12mini出現,不愛大手機的我又跳回小螢幕的12mini用了一段時間,
但12mini的電池真的是不行,每次出國永遠要掛著尿袋實在是很惱人。
印象很深刻的還有Diablo出了手遊版,雖然我只玩了一周,但也發現小螢幕操控非常不友善。
再來14系列主打的動態島又一次燒到我,不得不說Apple的Trade in真的是很方便,
尤其是我這種不愛跟人打交道的懶人,回收價也還能接受Apple也不囉嗦就這麼換了,
但這幾年可能是年紀大了,再加上看盤需求總覺得螢幕不夠大,後面又再換上15 Pro Max。
說到換15系列其實讓我還滿掙扎的,因為家裡Lightning的線其實很多,換上Type-C其實有點浪費,
還好我老婆的14 Pro & 備用機SE2也還算能物盡其用,牙一咬就這麼換了。
只不過15系列的發熱真的是非常有感,我還特別去買了散熱器跟JTLegend散熱殼來用。
所以當今年的16系列上市,就沒有太多的誘因想換了,
畢竟相機按鈕總覺得很雞肋,就像原本的靜音鈕換成動作按鈕一樣,
雖然網上有一些教學跟應用可以玩,但我還是習慣拿來當成靜音的切換。
不得不說這幾年Apple擠牙膏確實有點難看,包含Touch bar這東西感覺實用性真的是有限。
但話又說回來,對我而言iPhone就是一隻穩定的手機,
也許真的要比各方面都不是頂尖但堪用,但在使用上就是讓我放心不用想太多,
尤其是安全性方面不用擔心中毒這種事,許多的線上交易都習慣使用iPhone而非電腦,
畢竟手機就是一個每天使用量最大的3C裝置,不要出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另外就是遊戲順暢度一直都是iPhone的強項,我的需求基本上都滿足了。
也許這幾年安卓有大躍進的進步,但對我來說那些都與我無關,
我iPhone用得好好的,也不覺得有一定要換的理由,更別說去年買的小米電池膨脹讓我很無奈,
至於說拿iPhone有什麼優越感,也許5S那個年代我會有,但如今它就是一支手機而已,
成年人的世界裡面能拿來說嘴的太多了,比車比房比投資,實在是輪不到iPhone登場。
不管怎樣我還是會繼續拿15 Pro Max用下去,
也許再過幾年Apple能搞出什麼新花樣,那我就會有誘因換機繼續用下去,
已經習慣了iOS再加上身邊人多數是iPhone交流也沒什麼問題,Airdrop這東西真的是挺方便。
繼續讓那些安卓粉嘴我腦殘倒也是不痛不癢,反正我用的順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