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番外】資源統整區──故事行文的隨筆淺談

夜臨 | 2024-09-20 08:30:38 | 巴幣 326 | 人氣 38

行文是最容易上手的東西。相較於劇情、結構、角色這些要素需要更多時間內化,行文比較像是為故事化妝,由於很表面,所以很容易看見。
 
以下為隨便紀錄,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行文之準則
 
怎樣的行文是好的行文?雖然在故事表現上各有合適的方式,但其實原則很簡單──
 
就是讓必要的東西在該出現的時候能順暢地出現。
 
更進一步來說,就是讀者需要什麼,就剛好有什麼。
 
所以新手常見的那個開頭一大段就寫一大堆設定,便是個經典的錯誤示範。
 
這也引申為在講到這個設定相關的劇情,沒有插入相關情報的當下會看不懂時,再寫這範圍內的設定就好。
 
而拋開設定,在資訊的交代上其實也是相同的道理。
 
以下直接示範。
 
「早安。」
 
「喔、喔!早啊!」
 
讀到這裡,其實會覺得有點空。可以腦補一下缺了什麼。
 
「早安。」
 
這天,戲雪走進教室恰好與我四目交接,她對我露出微笑。(交代誰說話,在哪裡。還有表情。)
 
「喔、喔!早啊!」
 
一瞬間,我看得入迷,幸好自己有好好打了招呼。(補充對話停頓的原因,以及男主的內心描述與動作)
 
從上述示範,增添了「誰說話」的元素,以及「對方的動作」。下半句則增加了「下面這句是誰說的」的資訊,並且補充了「男主的內心描述和動作」,比起一開始只有對話,就清楚多了。
 
而女主角的長相如果覺得畫面有點空,也能再增加:
 
「早安。」
 
這天,戲雪走進教室恰好與我四目交接,她對我露出微笑。
 
宛如新雪一般的銀白色長髮在腦後綁成馬尾,襯托著具有透明感的肌膚。紅潤的臉頰凸顯自然的美麗,嘴角拉出的弧線就像自由的鳥兒,散發充滿活力的氣息。
 
「喔、喔!早啊!」
 
一瞬間,我看得入迷,幸好自己有好好打了招呼。
 
──利用男主的主要視角,在男主觀察女主角的時候順勢描繪女主角的外貌,就能將情報流暢地帶出來,並且也會顯得自然。
 
以下則是設定代入,為接續劇情:
 
「朝水,你在預習今天上課要學的魔法嗎?」
 
戲雪來到我的書桌前,望著我面前的參考書和筆記本問道。
 
本來想說教室不會有人那麼早來,平常都藉著這段空檔練習,但被人看見讓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需要隱瞞的事情,於是我點點頭。
 
「嗯,物質操控的魔法,我還不是很熟悉……聽說第一次學習就能輕鬆上手的人也不多。」
 
教科書上的文字我已經先讀過。所謂的物質操控,就是將自己的魔念賦予具體的意義,像是讓東西漂浮距離桌面十公分左右的距離、或者讓其沿著八字在前方的空地移動等等。
 
雖然有人能做到物質轉換……也就是將鉛筆轉變成橡皮擦之類的程度,但那又是更高階的技巧。
 
對我這樣資質不佳的學生來說,光是在腦中操控魔念,並且灌注到物體上都必須專心致志才能辦到。
 
──大概就是像上面那樣,用幾行講關鍵的就好。描述為何上手不容易,還有簡介這個魔法到底是什麼東西。
 
講完必要的幾行,故事就能繼續了。有點像是碰到什麼不講不行,那就稍微講講的感覺。
 
關於譬喻、轉化(擬人、擬物、形象化)、轉品、誇飾等修辭技巧
 
在我們學習引導式作文的時候,經常被灌輸要使用大量的修辭技巧,這樣才容易得高分。
 
但根據我個人的看法,這只是囫圇吞棗的結果。
 
基本上,我認為所謂的修辭,也不過是人類在話語與文字的使用中,衍伸出「必須這樣表達,才能更貼近自己想講的意思」,才發展出所謂的「修辭技巧」。
 
而將這些常用的句法歸類、命名,便成為現代我們講的這些譬喻、誇飾、轉化等等東西。
 
換句話說──是先有描述方式,才有修辭。
 
這代表的意義為,因為需要更清楚地描繪我想講的東西,我才需要這樣的敘述和比擬方式,而不是為了用而用,故意表現得很華麗,以為這麼做就是文筆好。
 
進一步來講,修辭只是代表了技法和結果,為了能更貼切表達自己的意思,才會有「必須使用修辭」的狀況,平常能正常講就正常講。
 
以下直接進行示範。
 
譬喻
 
「呵呵。」
 
聽到我的話,她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
 
上面使用燦爛進行修飾,但對我而言,燦爛並不足以形容這個笑容。
 
對我來說,這個笑容是有種更有獨特氛圍的感覺,具有特殊意義,那麼就會用上一些比喻方式。
 
「呵呵。」
 
聽到我的話,她露出一抹小孩子般的燦爛笑容。
 
用像是小孩子一般替這個笑容增添純真的感覺,那樣就會單純比只有使用燦爛的來得更貼近我想表達的感覺。
 
關於譬喻這個修辭其實也能進一步來談。
 
喻體和喻依,也就是物件a和被用來比喻的物件b之間倘若相差愈大,在具有共通性的前提下,也會愈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何謂共通性?
 
戲雪的銀白色長髮宛如新雪般散發一抹純淨。
 
銀白色長髮、新雪,兩者之間的共通性是白色,而純淨也是白色給人的印象,利用新雪加深刻劃,就能讓頭髮以及女主角本人附上一股純淨感。
 
以下示範喻體和喻依相差甚遠的敘述:
 
媽媽的嘮叨如今就像是拿不下來的塞入式耳機,持續在耳邊大呼小叫。
 
媽媽的嘮叨基本上是常見的東西,一般也不會聯想到塞入式耳機。但因為兩者有在耳朵上持續發出聲音的共通性,所以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除此之外,下面有一種其實不算是譬喻,而是接近主角所使用的比擬:
 
她的表情,就像是不小心打破自己心愛的茶杯,瞬間充滿了詫異與一絲的後悔。
 
利用這種對應主人翁生活會有的比擬,就能更接貼近這個視角的經驗和想法。
 
轉化
 
轉化是我覺得修辭裡面最神奇,且靈活度最高的一種方式。
 
擬人、擬物、形象化。
 
擬人,是將物品比擬成人類,彷彿具有人的思考。
 
一般運用於藉景抒情。
 
例如:眼前的燈光不安地閃爍,尚未填入答案的習題本空虛地攤在昏暗的書桌前。
 
以此除了寫景,也順便表達男主對於考試的不安,以及對於沒寫練習的空虛。
 
擬物,將某樣事物比擬為另一個東西。
 
我就像是被人從大賣場買了卻堆在櫃子沒有使用的茶壺,孤零零地被一個人留在家裡。
 
形象化,也就是將虛擬的東西給與確切的實體。
 
戲雪的笑容化作一張照片,收藏在我的記憶當中。
 
前面的舉例都包含了所謂的必要性。
 
在考試那段,為了寫景,順便帶入情感,有其必要性。
 
在描繪男主孤零零的狀態,套用了他本身、甚至大家會有的生活經驗,增添現實和孤寂感。
 
在笑容與照片那段,則是順便對應到「我希望將這副景象保留在記憶中」,以此做為描繪。
 
並非為了用而用,而是在寫文章時,這樣表達更能接近自己的意思才會順其自然地使用。
 
轉品
 
轉品是改變詞性,也就是動詞轉名詞、形容詞轉名詞等等,在文句的使用上,能讓單個詞彙的泛用度和靈活性增加。
 
基本上,這東西是偶爾才用。如果文章遍地都是,會讓讀者讀得很辛苦。因為讀者平常已經習慣常見的用法,一直變換詞性會讓人覺得這人是不是有點奇怪。
 
隨便舉例:
 
我緊抱她的溫柔。
 
溫柔原本是形容詞,這邊拿來當名詞用。也引申為我緊緊抓著她的好意,有種自己也覺得這樣不好,但依然不得不這麼做的感覺。
 
借代
 
稍微更改上方的舉例,就能運用成借代。
 
我的手不小心觸碰到她胸前的柔軟。
 
利用柔軟這個轉品而來的名詞,代指女性的胸部,這樣在敘述上就能比較隱晦,且稍微增添藝術感。
 
誇飾
 
有很多常見的,我此時感受到的痛楚,宛如腳趾頭踢到桌腳的十億倍。
 
如果真的那麼痛,人早就昏過去了。因此十億倍就是個誇張的呈現。
 
而一般在故事上,誇飾也跟前面講到的一樣,會納入主角,以及作者的生活經驗,這樣也能用更具體的方式,獲得跟讀者的共鳴。
 
 
下面則是關於動詞、形容詞、名詞、副詞等詞性的補充。
 
基本上,故事當中的「具體」包含了動詞、名詞,也就是屬於「實」的呈現。
 
反過來說,形容詞、副詞,這種就容易變成「虛」的呈現。
 
因此,一般新手經常聽見,要多使用動詞、名詞來講述故事,而不是用一堆浮誇的形容詞堆疊,就是為了增加故事的具體性,以及畫面感。
 
然而,這其實也只算一半對。
 
掌握「實」確實很重要,但掌控「虛」就是屬於進階技巧。
 
當實際的東西無法描繪我想要的感覺,利用虛的方式描繪,就能更加幫助讀者意會。
 
在藝術上,我們通常講求虛實變化,在文章上也是一樣。
 
倘若在故事中,全都是具體的東西,那麼雖然會很有畫面,但在感受上依然會差了一點,而也有一些東西、情感表達,是需要靠意會才能明白的。
 
像是:
 
她露出透明的微笑。
 
透明的微笑是怎樣的微笑?
 
給人虛幻、純淨,同時又有點好像很快就會消失的不安穩的意象,在利用這樣的形容詞,就能加深情感的刻畫。
 
隨便再舉例:
 
我用話語打擊這個男人臉上的瘋狂,將他「那股認為自己沒錯」的自信撕碎。
 
上述舉例包含兩個技巧。
 
其中,怎樣是瘋狂的表情?有點面色猙獰、給人帶來恐懼感等等,以此用瘋狂概括。
 
而將自信撕碎,利用「撕碎」這個動詞,也就是文句的心臟,將自信這個具體化的東西弄爛,使整句充滿魄力。
 
順帶一提,自信當然無法撕碎,因此是轉化中的形象化。
 
當然,回過頭來,新手確實要在一開始多注意使用名詞和動詞,先建立能具體描繪故事場景,以及思考人物表現的習慣,之後再慢慢加入合適的虛字描繪,會比一開始就胡亂堆疊虛字要來得好。
 
在閱讀他人的故事時,會注意到文句的排列具有特定的習慣。
 
例如哪時候置入對話、對話的節奏、插入補充的時候、斷句,這整體的文字呈現,能將其稱為「語流」,或者用「文章的流向」來代表。
 
平時多觀察文章的流動,就能慢慢習得不同的行文方式和風格。
 
前面也提到行文是最基本,且最容易觀察模仿的東西。
 
總之,可以稍微研究一下,但也不要因此過度鑽牛角尖,畢竟在一個故事當中,先有一個好的故事內容,絕對比怎麼講來得重要。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