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平日假日,都保持逛書店的習慣。
這是我平時最喜歡的一個角落,通常都是在這裡看小說。
再拍一張直式的照片,我很喜歡它的木頭質(zhì)感,營造出專屬的閱讀空間。
在書店以往都是以閱讀實體書為主,不過最近這幾天,我正在關注POPO原創(chuàng)的大賽作品。由於我是個會反覆閱讀的讀者,所以在第二次閱讀開始,會以編劇的標準來看,每次閱讀完的感想,都會略有差異。
倒是不知道原作者想不想知道,我以編劇的標準閱讀後的看法,雖然很想主動給出建議,只是不知道原作者願不願意聽聽看,這樣專業(yè)的說法。可能最近經(jīng)過一些事情之後,我不但評論文章的標準沒有像過往那麼嚴格,也不會覺得創(chuàng)作者一定要接受我的建議,就是一個開放的態(tài)度。
是的,我蠻認同這樣開放的態(tài)度,畢竟我的建議也只是僅供參考。
當朋友聽到我這樣的想法,還蠻訝異我竟然降低標準了,其實不是降低標準,而是我的心態(tài)的確轉變了。沒有人要我說出來的事情,如果我不考慮他人的感受,而直接說出來,也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現(xiàn)在的我選擇當一個尊重原作者的讀者,原作者沒問,我是不會有意見的。
想到以前的我不是這樣的,或許是心態(tài)的轉變,覺得我是一個讀者,就算是以編劇的標準來閱讀,也只是一個讀者。退回到讀者的沒有意見,是對一部小說作品的尊敬。現(xiàn)在多的是考慮原作者的感受,以及評論有沒有必要說出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