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日記是用來記錄我的第一臺自組主機的心路歷程,基本上是想到什麼就打什麼
- 購買二手零件,風險自負。
規格
- cpu : 12600k $5300
- mb + cooler : TUF GAMING B760-PLUS WIFI D4 +PA120 $5000
- ram : VENGEANCE LPX DDR4 $2099
- vga : RTX 3070 VENTUS 3X OC 8g $8000
- ssd : samsung 980 1tb $2000
- psu : evga gq 700w $800
- chase : FD meshify2 black solid $4290
- os : windows10專業版 $750
- total : 28239
一開始先在網路上找各大廠的產品後發現目標規格的價格太高無法負荷(目前主流產品價格i7+4060基本要30000起,因此轉換了想法。乾脆就來組一臺桌機吧!
對於新手玩家來說還是推薦從原價屋、德原、欣亞等各大網站去挑選零件。如果是組一臺完整的桌機的話這些渠道通常會可以幫你組裝零件,灌系統,加上debug,因此怕麻煩的人建議還是從這些渠道購買或是直接買現成的套裝機(asus、acer都有賣),而且如果遇到電腦有問題可以直接請原廠來處理可以說是相當方便,加上有些套裝機的規格其實並不比自己組的差多少,因此對於怕麻煩的人來說購買套裝機也是個好選擇。
最後如果喜歡自己挑選、組裝零件、debug、不排斥二手零件、而且預算又並不是很充足的話(<30000),我的經驗或許可以作為參考,畢竟這臺主機除了機殼以及記憶體的部分全部都是我在網路上所購買的二手零件,而且如果能接受二手零件的風險的話,會發現組電腦的預算一下子就變寬裕了呢。
補充一下,我的零件大多是從ptt的硬件交易版(hardwaresale)中拼湊而來的,而在找合適的零件時,巴哈的acg二手交易版,蝦皮,fb的二手零件討論都是不錯的參考,建議儘量挑在保固內的產品,畢竟應該沒人想變成修顯卡的張哥的影片題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