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應該有看到巴哈昨天的報導,
裡面說了Business insider報說微軟砍了政確(DEI)部門,
但是同時也有提到微軟承諾其他沒被開除的員工將繼續(xù)致力於DEI,
所以很多人以為說是放棄了或是大公司搞政確只是做作樣子...
問題是微軟的大股東目前還是"前衛(wèi)"(Vanguard)跟"黑石"(BlackRock)這兩間ESG投信怎麼可能放手。
裡面說了Business insider報說微軟砍了政確(DEI)部門,
但是同時也有提到微軟承諾其他沒被開除的員工將繼續(xù)致力於DEI,
所以很多人以為說是放棄了或是大公司搞政確只是做作樣子...
問題是微軟的大股東目前還是"前衛(wèi)"(Vanguard)跟"黑石"(BlackRock)這兩間ESG投信怎麼可能放手。
更不用說這是微軟在開除DEI部門前跟BEIDGE舉辦的活動,
可以看到微軟在一個月前跟BEIDGE這個DEI運作原則團體仍有密切合作。
https://twitter.com/KirscheVerstahl/status/1813611554253820132
事實上如果有興趣看Kirsche這三分鐘的短片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中就有提到他們是要把DEI的名字給改掉並把相關人員"完全融入公司體制內",
這正是BRIDGE的DEI運作原則...
"移除掉DEI專屬部門並內化到所有員工身上",
要從每個工作的所有事情去估量他們的政確性(類似中國的社會信用分數(shù)),
所以本來就是不要DEI部門但要繼續(xù)搞DEI。
https://twitter.com/KirscheVerstahl/status/1813593085173198861
而且Businessinsider新聞內有提到ZOOM也開除掉DEI部門的情況,
Zoom的那篇則是一點開馬上會看到"要改跟外部顧問公司合作",
不是真的要把DEI拿掉是要"改外包DEI"!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看到的不是DEI敗陣,
是DEI"進化了"從一個瘤整個擴散出去或者是改成外包,
所以這不是代表我們贏了是敵人變大隻了,
請不要以為這樣我們就可以鬆懈了因為敵人沒走...
還有就是別忘了BRIDGE是那個讓西方信用卡把DLsite列為不交易對象的,
是可以直接把不肯政確者的金錢來源給打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