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不是容易獲得自信的人,這肇因於國中、高中時代永遠包辦全班倒數十名內的破爛成績,以及對學業的厭惡。
小學時莫名其妙被選入資優班,國小五、六年級唸著超齡的學科,在挨打、挨罵和逼迫當中,和其他同學一起考國中資優班。小學畢業就嚐到名落孫山的滋味,和其他人一起被編入所謂的「實驗班」,就是拐了一個彎幫我們貼上「次優」的標籤。
從那時開始,我極端厭惡上學。
在「次優」的重壓之下,我漸漸變得接受自己是個「不優秀」的孩子。
這樣的情緒一直延續到大學,直到畢業之前,我都不知道像我這種成績不好的人,剩餘價值到底是什麼。
直到我重新開始寫作。
寫作是面對自身內在的旅程,和其他寫作人一樣,對自己的「程度」充滿了不確定。加上求學時期的經驗,將行將疑會導致作品完稿遙遙無期。於是有人告訴我說:「要想完稿,先來點無可救藥的自信。」
具體來說,就是催眠自己很棒。
對鏡子說,你做得到,你是最好的。
就算全世界都不肯定你,我自身都要支持著自己。
爾後我變得可以完成一本本的故事,成為現在的樣子。
我們都需要一些自我放飛的愚勇,才能面對這個世界。
試著相信自己,先從無可救藥的自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