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我對於泰國蠱術不熟,所以這篇不會介紹到泰國的蠱術,單純講講中國西南的蠱術。
事先聲明本人並不是苗族,不是原住民,不是少數民族,也沒有任何蠱術的實際操作經驗,不是教授不敢妄稱學者,只是一個喜歡研究民俗的人,本篇會以較為輕鬆口語的角度去介紹何為蠱術,文章格式與內容並非嚴謹的學術研究。
文章中不會出現昆蟲圖,可以放心閱覽。
<蠱術的簡介>
本篇提及的蠱術是一種流傳於中國雲貴地區苗族的巫術。
之所以稱之為「蠱」,大家可以看看甲骨文中的蠱字會比較能體會。
甲骨文中蠱字的字形是一個器皿裡面有數隻蟲子的樣子,蠱字屬於象形字,用來表示把毒蟲放在器皿中讓他們不能逃出只能在器皿內互鬥。
最後在器皿中存活下來的,就是所謂的「蠱」。
而一般來說這些毒蟲多半是使用五毒,所謂五毒是指蟾蜍、蛇、蠍子、蜈蚣跟壁虎,但是使用其他有毒或無毒的生物做蠱也可以,使用毒物是因為希望做成的蠱足夠兇悍。
蠱術是泛指養蠱跟操縱蠱蟲等一系列與蠱蟲有關的技術。一般來說蠱術是透過家傳不會傳給外人,而且傳女不傳男;民俗上認為蠱已經不是普通毒蟲,屬於經過特殊技術煉製的陰物,某些蠱需要蠱師餵食自己的鮮血才能成長,女子屬性偏陰,男子屬性偏陽鮮血會對蠱蟲生長不利,所以蠱師不可為男子。
<關於金蠶蠱>
這是我在中央研究院的歷史研究所圖書館裡面找到唯一有比較詳細記錄的蠱,畢竟研究這種冷門方向的學者不多,研究所不會無緣無故進太多巫蠱相關的書,而且敢跑去雲南當地做田野調查實地考察的勇者也不多。
金蠶蠱是一種據說能給主人帶來財富的蠱,飼養這種蠱,蠱蟲會為他帶來源源不絕的財寶(黃金)。
聽起來好像很棒對吧。但是其實金蠶蠱有個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大壞處,為了餵養金蠶,金蠶的主人每個月都要殺一個人來餵金蠶,主人不殺人餵養金蠶,自己就會被金蠶殺掉。
一個月殺一個人,又不是古代社會,到處都是監視器,金蠶的主人一下子就會先進監獄了。
所以為了甩脫金蠶蠱這個大麻煩,有個很陰險的方法,叫做「嫁金蠶」。
金蠶蠱的主人會把金蠶蠱跟一堆財寶一起丟在路上,等不知情的路人撿走財寶跟藏在裡面的金蠶,這樣原本金蠶蠱的主人就能擺脫金蠶,然後那個倒楣路人就會變成金蠶的新主人。
<關於情蠱>
因為情蠱有可能是最常被各種電影、電視作品提到的蠱,所以雖然記載的資料不多,我還是稍微講一下好了。
情蠱一般來說是會放蠱的苗女,看到了心儀的外族男子,想要把對方留下來所施展的蠱術手段。
情蠱屬於子母蠱,母蠱可以控制子蠱,子蠱不能反過來控制母蠱。
通常的情況下會把子蠱放在茶水裡面,讓男子喝下。苗女自己則持有母蠱
男子喝下以後,就會突然覺得對苗女大為心動,想跟她共度終生,但因為他不是本地人,可能只是來旅遊,多半冷靜思考以後,還是會決定離開。
這時候苗女就會催動母蠱去控制子蠱,讓男子只要一打算離開苗女就會渾身不適,根本無法離開雲南。
所以在過去很多男性去雲南都不敢亂喝茶水,不過現代比較少聽說這種事情了。
<關於放蠱的苗女>
其實不是所有的苗女都會放蠱,在苗族裡面,只有少數人家有家傳蠱術,而且那些放蠱人家會被其他苗寨中的村民畏懼排擠。
有學者認為那和過去歐洲對女巫的恐懼跟迫害是類似的概念,是一種排擠村寨中社會邊緣人的行為。
至於這個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蠱術存在,我不知道也不敢妄言,這點大家就自由心證吧。
本篇文章使用的甲骨文圖片來源:
小學堂甲骨文
小學堂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