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近其網路上有許多針對部隊戰力重塑案與你個人的匿名批評與罵聲,說你這位文人正在摧毀國軍的戰力,就此你有何感想?"
"委員,是這樣的,我認為在改革的路上一定不會讓每個人都心服口服,就像一家公司引入全新的工作流程與系統會引起內部人員的反對,即便這流程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也會有墨守成規的人批評這流程到一文不值..."
9月6日下午14點整,在立法院2024年度第二會期剛開會的第一週國防部長顧立雄、中科院長李世強、漢翔董事長胡開宏…等幾人各自率團前往國防及外交委員會向立委報備目前「新威脅因應專案」的第一次進度彙報,不過在會議開始前顧立雄部長就被在場的一名立委關切這段時間出現在網路上的匿名罵聲,而面對立委這種話中有話的關切顧立雄只是用一個簡短的話就將其那些在網上匿名謾罵的人扣上反對改革的大帽子,雖說這種扣人帽子的做法很不可取但考慮到目前不斷有老黃埔派的陸軍高層申請提前退役來看很可能匿名留言就是這些老黃埔派所發,畢竟從顧立雄上任到現在他所作的每一件事都在狠狠痛打黃埔派的臉。
早在三月上旬時任國安會秘書長時的顧立雄就揮刀砍向毫不作為的陸軍司令部令黃埔派大為不滿,要知道在轉移前的國軍中黃埔派的棲身之地僅剩那長達半個世紀未與美軍接觸的陸軍,但令黃埔派萬萬沒想到的是接任陸軍司令部團隊的是他們看不起的陸戰隊和憲兵並且這新任高層竟只用兩天的時間就制定好部隊調整藍圖,這速度之快讓他們還沒想好對策就硬生生被砍了三個防衛部,雖說在部隊調整後整體將官與上校員額未減但以黃埔派的視角來看他們陸軍可是硬生生被挖走了將近50名上校的員額送給憲兵,這讓黃埔派因此記恨上了顧立雄因此在之後賴政府團隊公佈顧立雄將接手邱國正為第35任國防部長後不斷出現各種詆毀他文官無法領軍的言論出現,而顧立雄上臺後也沒讓這些黃埔派失望,先是在就職後隔天宣布刪除刺槍術、廢除踢正步、取消紙本作業、取消休假回報機制、恢復常態性休假...等由前任部長為黃埔派特地加回來的事項,並嚴厲批評前任部長推動「提升後備戰力案」為了新編26個後備旅從主戰部隊中大量抽取兵力並且降低編裝要求(後備旅步兵營沒了兵器連並且軍事院校構成的後備旅105砲兵營換成120迫砲營)結果使得實編的後備旅戰力遠不及步兵旅,之後還聘請駐臺美軍(保衛AIT的USMC、協訓陸軍特戰的SFAB)組成最高顧問團直接參與建軍規畫與教訓準則制定從源頭上壓制黃埔派,面對顧立雄這一系列操作黃埔派除了繼續在網上詆毀貶低外就只能以申請提前退伍方式宣洩不滿並試圖向其施壓,但他們忘了以非軍方出身的文官當任國防部長的優點就在於他們並未有自己班底與派系需要顧及所以相對軍中改革派來說更能大刀闊斧的執行,這也是為何歐洲國家的國防部長多數是由非軍方體系支文官任職的主因,因此面對黃埔派這一逼宮的行徑顧立雄不僅不退縮還直接提出被黃埔派視為萬惡改格的『戰區及部隊調整專案<憲兵、陸軍、海軍、空軍>』之精進版『部隊調整二階專案<憲兵、陸軍、海軍、空軍>』。
在『部隊調整二階專案<憲兵、陸軍、海軍、空軍>』中陸軍又被大刀砍好幾刀,原先是配屬給軍團的航特部的航空旅、後動部的後備旅、陸勤部的地區支援指揮部被劃給由軍團直接管理因而使航特部被裁撤(不過旅級的特指部與大隊級的訓練中心合併為師級的特指部)、後動部與陸勤部由軍級降為師級單位,此外為解決因「提升後備戰力案」導致的陸軍主戰部隊編現比嚴重不足(整體約6成初頭)與軍事院校無力同時應付本身任務又同時實編後備旅問題而將軍事院校後備旅回歸動員編制並將實編的18個縣市後備旅、11個步兵旅、4個憲兵連外加空軍的3個憲兵中隊與憲指部的27個憲兵中隊改編為8個國土防衛師與20個憲兵營的純義務役單位由此榨出萬餘名志願役回流主戰部隊(4裝甲7機步3砲兵3航空)使得編現比回歸至「提升後備戰力案」實施前的85%,這調整又把陸軍的1個中將、5個少將、36個上校員額送給海軍,並且因應黃埔派的離職威脅又另外減少陸軍2名中將、4名少將、25名上校員額。而這當中的最大受益者無非是憲兵與海軍了,憲兵無非是一口氣由原本的27個憲兵隊(連級)變成20個憲兵營共74個憲兵連,總兵力由原本「提升後備戰力案」後的1.1萬人提升至1.9萬人,海軍則是繞開前任國防部長所設下的「不擴編」這以編現比為名但實則就是不願見到陸軍以外的軍種擴大引響力的限制直接新設立軍級的【濱海作戰指揮部】使得海軍司令部下轄由3軍級與1師級單位變為4軍級與1師級單位,另外陸戰隊因在臺赫戰役中起到快速增援部屬的效果使得原本一直有的陸戰隊無用論被平息並且復編被裁撤的陸戰77旅(由海軍教準部的陸戰隊新訓旅改編)讓陸戰隊在十多年後回到擁有三個主戰單位的規模。
「人都到齊了,部長,可以開始彙報了」
在13名立委都到齊後本次召委王定宇就宣佈會議開始,顧立雄部長接獲主持後便讓軍備局、中科院、漢翔進行進度彙報。
車輛動力研製案: 目前已完成375馬力微渦輪、139馬力L4汽油引擎、274馬力U8汽油引擎的手排動力包,結至9月5日共有以下車型通過動力改裝與驗證,分別為M41A3/D輕戰車、CM-32/33/34裝甲車與105公厘輪式戰車、CM-21/22/23/24/25/26裝甲車、AAV-7兩棲突擊車、中戰卡車、輕戰輪車、鐵騎偵蒐車、悍馬車系,另外目前正進行M110A2自走砲、M109A2/A5自走砲、M926A2救濟車、HEMTT重型戰術卡車...等改裝與驗證,至於以M60車體為主的M60A3 TTS主戰車、CM-11主戰車、M88A1救濟車則因原引擎空間不足需逕行車體大幅度修改而併入「主戰車性能提升專案」中。
航空動力研製案: 新列專案,為整合先前的「低成本可擴展型噴氣式發動機專案」、「高性能噴氣式發動機研製案」、「直升機動力替代案」三案並擴大為軍用噴氣引擎與軍民兩用渦輪軸引擎。
渦軸引擎: 已完成367馬力的1MGT渦軸引擎、704馬力的2MGT渦軸引擎、1,056馬力的3MGT渦軸引擎並啟用役封存的T-34C初教機、UH-1H直升機作為測試機驗證了其動力可靠性,至於更大馬力的4MGT渦軸引擎則因複雜度過高而取消。
噴氣引擎: 目前已成功將飛彈與無人機使用的小型渦輪扇引擎(SW引擎)透過更換耐高溫合金使其壽命初步達到百餘小時符合空軍的最少三小時要求並完成四合一的3,200磅模組化可擴展型發動機風洞與地面試車,接下來將先行從空軍借調兩架AT-3作改裝測試。而委託中科院製作F-124發動機的FADEC目前進度是以將小型渦輪扇引擎用的FADEC與F-124發動機成功連接,但由於F-124的各項參數(壓力比、進氣量、燃燒溫度...等)均遠高於小型渦輪扇引擎,還需進行大量測試收集參數,初步估算需3~4年。
步兵部隊裝備性能提升專案: 新列專案,意在提升步兵部隊戰力並配合憲兵裝甲預備隊固守作戰區以讓陸軍裝甲旅、機步旅可跨區調度,將量產432門XT-99 81迫砲、576門XT-86 120迫砲、288輛鎮海多管火箭系統半掛車、288輛XTR-112遙控武器系統半掛車、144輛T-92 40快砲半掛車、8,000輛3.5噸小貨車。
105公厘輪式戰車生產案: 各項測評於去年底都通過但惟慎當時兵監(陸軍裝訓部)以各種理由不採納此裝備,目前兵監(陸戰隊學校)以核準投產並命名為CM-35輪式戰車,現階段以生產出4輛以D2原型車為範本的預產車,待評估完成後將正式生產後續第一階段288輛以優先汰換陸戰隊與憲兵的M60A3 TTS、CM-11、CM-12,在第一階段量產後才會進行第二階段量產陸軍的220輛。
戰術偵蒐車生產案: 目前已確定投產偵蒐指揮車、光電偵蒐車、UAV導控車以上三型共576輛(偵蒐指揮車64輛、光電偵蒐車384輛、UAV導控車128輛),另外將以該車底盤結合已結案的8輪開放式迫砲車之數位化半自動迫砲系統研發4輪120/81自走迫砲車。
輕戰車性能提升案: 由於CM-35輪式戰車是以陸戰隊裝甲騎兵營、憲兵裝甲預備隊、陸軍裝騎連、陸軍聯兵營的換裝順序,這當中等到陸軍聯兵營接裝時將至少在8年後,陸軍聯兵營全體132輛M41A3/D換裝CM-35將預計到11年後,因此為維持陸軍聯兵營戰力預計將M41A3/D升級為M41MGT,M41MGT整體為M41D規格但將射控、砲控、觀瞄系統換為國造並將動力由405馬力柴油引擎自排動力包更換為375馬力微渦輪手排動力包。
主戰車性能提升案: 由於短期內無法取得新式主戰車且現役主戰車已面臨性能落後與商源全面中斷,因此將目前陸軍33個聯合兵種營共計45個戰車連630輛CM-11與M60A3 TTS進行全面性能重塑,全案方為設控、防禦、動力三方面著手。
設控: 考量到輪式戰車之砲塔的模組化防禦設計與自製XT-112 105公厘戰車砲可使用膛壓更高的XTC112 APFSDS-T,因此決定採用與輪式戰車同款砲塔以統一後勤與訓練。
防禦: 分為砲塔與車體,砲塔由於將採用與輪式戰車同型可安裝外掛裝甲的砲塔但現有外掛裝甲皆以甲車使用為主防禦上無法滿足主戰車因此將委託中科院研製主戰車使用之砲塔外掛裝甲。車體將加裝側裙並使用玄甲計劃中研製的複合裝甲。
動力: 由原先750馬力柴油引擎與AT變速器(實際軸輸出690馬力)更換為720馬力的微渦輪手排動力包。
天鷹專案: 新列專案,為整合先前的「藍天專案」與「新式初教機研製案」,由於下游協力廠商配合進行3班制全力研製因而使多數次系統研發進度大幅超前甚至提前確認參數,因此原定2027年Q2首架原型機出場可提前至2025年Q3。
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第二階段: 目前龍德造船廠已同時開工製造第一批4艘,由於沒了外商訂單而閒暇出來的人力全投入以上四艘的生產使的進度超前,原定交船時間可從2026年Q1~Q3提前至2025年Q4~2026年Q1。
新一代新巡防艦原型艦生產案: 目前中信造船廠以同時開工製造第一批2艘,由於沒了外商訂單而閒暇出來的人力全投入以上四艘的生產使的進度超前,原定交船時間可從2026年Q1~Q3提前至2025年Q4~2026年Q1。
光華一號中壽性能提升專案: 目前首批2艘成功級艦改裝進度如期進行,預計在2025年Q3完成改裝作業。
戰術偵蒐部隊擴編專案: 全案已完成,海軍UAV部隊由4個中隊共8套系統擴大至5個中隊共10套。
弓弩專案: 由軍種協調後陸軍願意將砲兵旅-野戰防空營中5個防空連(3個裝備陸劍二、2個裝備復仇者)從各裝備2套雷達指管(由一輛雷達車與一輛指揮車組成)改為1套並將這5套轉移給空軍,另外因載臺問題空軍同意由車載式發射車改為半掛式因此產線得以繼續,目前已交付1個連共3據半掛式飛彈發射器與全案12個連共24門半掛式T-92 40快砲,另外得意於中科院擴編生產工廠之人力使得劍二飛彈產能上升70%來到每年255枚。
神射手專案: 於與空軍協商後決定以先產彈後產雷達與指揮車之行事優先恢復固定陣地之天弓飛彈連作戰能力,目前已交付一個連10具半掛式飛彈發射器,另外得意於中科院擴編生產工廠之人力使得弓三飛彈產能上升40%來到每年134枚。
-------------------------------------------分隔線-------------------------------------------
在車輛動力研製案中提到的L4汽油引擎是出自工研院 2.0L/1.8L/1.6L汽車模組化引擎技術,而文中的139馬力是在連階變速箱並扣除動力傳動損耗之結果,而非原始引擎最大輸出馬力,另外文中提到的U8汽油引擎是參考U型引擎產生的產物,在不必大改的情況將2顆工研院L4汽油引擎並聯輸出。
另外變速箱方面目前臺灣僅有在代工手動變速箱(MT),外加由於MT的傳動損耗是所有變速箱中最低的(96~98%),適合在換裝小馬力引擎後盡可能不導致動力下跌過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