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上周是針對久美子個人衝擊的難過,和對於真由隱藏起卻又隱約透漏的複雜情感讓人焦躁不安,這集將兩者的延伸,讓久美子內心的衝擊和失落去和外界對答案,以及真實的接納這份焦躁來面對真由。這集久麗分手回,畫面真的美得讓我心臟在痛…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406/9f1407bbc8d8c7747725dec34d68c433.JPG)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406/702a37f73e9907eec4512db9c28b6302.JPG)
在首次選拔社團內的動盪中就為我們畫下事情可能如此發展的提示,就連久美子自己也不是完全不擔心,甚至在選拔後在美玲的話語中,體認到了麗奈所擔心針對瀧老師的懷疑動搖。若想試圖掌握久美子自己也無法解釋的憤怒來源,其實她自己已經道了出來,就是因為這份憤怒無所去向,才更加讓人氣憤。
在這季,絕對能體會到久美子付出和承擔帶來的疲累和倦怠,在事件解決後,回到一體的回饋感,這相同的分量的從久美子傳達到我們這,而真由神秘無法觸及,卻又有自覺保持距離的部分,作為一種疙瘩融入在這樣的一體感中,同樣的弔詭也傳過來。而因力求突破而感變的選拔制度,這本該讓整體有無限期待,並從內部整體進步的力量,卻是硬生生的將一體關係給分裂開來。正因為久美子積極的介入社員個人性的憂心和煩惱,以及共同決定社團的方針,才更能明白這件事沒有任何人做錯。他無法輕易的向麗奈一樣指責任何抱怨,而在自己的最後一年又沒有辦法像奏一樣坦然的接受,加上面對真由那毫無掩飾傳達善良本意,實際上卻再次造成質疑傷害的讓位行為,讓他幾次沒能忍住釋放了自認身為社長不該有的情緒,更多一層的複雜化了這樣的情感。
當然,這集最主要還是得關注在久美子與麗奈的衝突,這看似撇除了環繞在這季當中的未知不安,但其實爭端在兩人對於未來藍圖的實踐與理想下的差異中就已埋下種子。從這集的兩人互動就能看出,雖然兩人對於音樂追求卓越和努力有共同意識與認同,但這兩人卻總是沒能很好的從情緒方面完全理解對方的處境。麗奈對於久美子來說一直很難說上是共行的夥伴,更像是久美子在追求改變的指引,久美子知曉那份不甘心的痛楚後,為了與麗奈共行才如此努力著,但麗奈卻很難回頭望到久美子內心的衝突。就如同在幾集前談論未來進路,久美子的面對未知的猶豫不決對比麗奈堅決的長期實踐,就是一個很殘酷的關係事實。在劇中纖少看到久美子完整的向麗奈訴說內心的消極面,因為就算說了,麗奈也無法明白,他無法明白,努力卻能一眼望到頭仍是失敗的絕望。這樣的認知,也體現在這集放煙火時,明明誰都能知道久美子的遺憾,久美子卻也不是向麗奈直接傳達,而是擅自抱有安慰的期待,卻又無可奈何的失落。我想這也是為何這一年的體制,必須加上秀一,雖然作梗上總在說秀一存在感很低,但他確實是讓久美子能夠喘口氣的窗口,本集秀一孩子樣的鬧脾氣,也是為了他。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406/1152c5774d36100f3c1cbd68330ff70d.JPG)
在麗奈的生活景況中,他出生就被音樂環繞,受過良好訓練加上自己絕對的努力使自己卓越特別,失敗了也絕對能夠捲土重來,努力一定有相對應的回報是他的信念,這也是能夠相信有共同發展路線的知識權威,以及能夠以一種體制巨輪必須轉動起來的敘事,所以應當要輾壓一切障礙物發言的原因。也是為什麼認為久美子生為一的領導者卻自己停下腳步,認為他「部長失格」。而這些在幹部三人的爭執中訴說了人們這種底蘊的矛盾性,需要靠攏社群以及考慮整體發展,那麼絕對不能讓民心崩盤,那就需要有絕對不能動搖的準則,「努力有能力的人就會被專業知識和足夠經驗的瀧老師選上」,是目前最簡易有效的的規則,應當照著這個規則走。所以就算理念上有衝突,但秀一仍然不能否認麗奈得立場幾乎是完全得正確,這樣的改動實際上,讓平常更有能力卻沒有資格選上選拔的人用實力說話,而麗奈自己就是經驗者,當然更有認同這種做法的理由。
但那些被輾壓過去的絕望,難道就能以這種單一規則得計算方式完全放棄或甚是指責嗎?沒被選上得孩子難道就像麗奈說得是沒有努力嗎?觀察久美子從避免爭執的迎合,到明知意見不合,但仍要真心的面對麗奈的宣言,能看得出自己也體會過這失敗的挫折的久美子,對於麗奈概括理解是無法退讓的。這也成了他從原本懷疑的立場不定,下定決心開口與瀧老師對談的契機。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406/93e90b6400f1ea1a8dadd68cd38488b5.JPG)
能從角色們相互的討論中發現,這集並不是要讓我們輕易的去指責誰,或是去揪出誰有需要被批評。要關注的是團體環境在不同處境下,製造了不同的信念與堅決的複雜對抗,而這些自然的被我們分類選擇,並試圖在自己這邊尋找與自己和解並進一步與他人合作的關係。如這集最棒的插曲,小燕給予真由救援的溫暖話語,這段也加強了對立難解的魅力,使人察覺也有人因此更相信老師依照規則朝著目標在前進其實更令人安心,也排除了自己的資格論。
但能看出來,真由仍無法全然接受這樣的結果,畢竟目前還是沒解決他契合主題的議題:「面對目標迷茫的心境」,這點還是很值得期待。
--
在首次選拔社團內的動盪中就為我們畫下事情可能如此發展的提示,就連久美子自己也不是完全不擔心,甚至在選拔後在美玲的話語中,體認到了麗奈所擔心針對瀧老師的懷疑動搖。若想試圖掌握久美子自己也無法解釋的憤怒來源,其實她自己已經道了出來,就是因為這份憤怒無所去向,才更加讓人氣憤。
在這季,絕對能體會到久美子付出和承擔帶來的疲累和倦怠,在事件解決後,回到一體的回饋感,這相同的分量的從久美子傳達到我們這,而真由神秘無法觸及,卻又有自覺保持距離的部分,作為一種疙瘩融入在這樣的一體感中,同樣的弔詭也傳過來。而因力求突破而感變的選拔制度,這本該讓整體有無限期待,並從內部整體進步的力量,卻是硬生生的將一體關係給分裂開來。正因為久美子積極的介入社員個人性的憂心和煩惱,以及共同決定社團的方針,才更能明白這件事沒有任何人做錯。他無法輕易的向麗奈一樣指責任何抱怨,而在自己的最後一年又沒有辦法像奏一樣坦然的接受,加上面對真由那毫無掩飾傳達善良本意,實際上卻再次造成質疑傷害的讓位行為,讓他幾次沒能忍住釋放了自認身為社長不該有的情緒,更多一層的複雜化了這樣的情感。
當然,這集最主要還是得關注在久美子與麗奈的衝突,這看似撇除了環繞在這季當中的未知不安,但其實爭端在兩人對於未來藍圖的實踐與理想下的差異中就已埋下種子。從這集的兩人互動就能看出,雖然兩人對於音樂追求卓越和努力有共同意識與認同,但這兩人卻總是沒能很好的從情緒方面完全理解對方的處境。麗奈對於久美子來說一直很難說上是共行的夥伴,更像是久美子在追求改變的指引,久美子知曉那份不甘心的痛楚後,為了與麗奈共行才如此努力著,但麗奈卻很難回頭望到久美子內心的衝突。就如同在幾集前談論未來進路,久美子的面對未知的猶豫不決對比麗奈堅決的長期實踐,就是一個很殘酷的關係事實。在劇中纖少看到久美子完整的向麗奈訴說內心的消極面,因為就算說了,麗奈也無法明白,他無法明白,努力卻能一眼望到頭仍是失敗的絕望。這樣的認知,也體現在這集放煙火時,明明誰都能知道久美子的遺憾,久美子卻也不是向麗奈直接傳達,而是擅自抱有安慰的期待,卻又無可奈何的失落。我想這也是為何這一年的體制,必須加上秀一,雖然作梗上總在說秀一存在感很低,但他確實是讓久美子能夠喘口氣的窗口,本集秀一孩子樣的鬧脾氣,也是為了他。
在麗奈的生活景況中,他出生就被音樂環繞,受過良好訓練加上自己絕對的努力使自己卓越特別,失敗了也絕對能夠捲土重來,努力一定有相對應的回報是他的信念,這也是能夠相信有共同發展路線的知識權威,以及能夠以一種體制巨輪必須轉動起來的敘事,所以應當要輾壓一切障礙物發言的原因。也是為什麼認為久美子生為一的領導者卻自己停下腳步,認為他「部長失格」。而這些在幹部三人的爭執中訴說了人們這種底蘊的矛盾性,需要靠攏社群以及考慮整體發展,那麼絕對不能讓民心崩盤,那就需要有絕對不能動搖的準則,「努力有能力的人就會被專業知識和足夠經驗的瀧老師選上」,是目前最簡易有效的的規則,應當照著這個規則走。所以就算理念上有衝突,但秀一仍然不能否認麗奈得立場幾乎是完全得正確,這樣的改動實際上,讓平常更有能力卻沒有資格選上選拔的人用實力說話,而麗奈自己就是經驗者,當然更有認同這種做法的理由。
但那些被輾壓過去的絕望,難道就能以這種單一規則得計算方式完全放棄或甚是指責嗎?沒被選上得孩子難道就像麗奈說得是沒有努力嗎?觀察久美子從避免爭執的迎合,到明知意見不合,但仍要真心的面對麗奈的宣言,能看得出自己也體會過這失敗的挫折的久美子,對於麗奈概括理解是無法退讓的。這也成了他從原本懷疑的立場不定,下定決心開口與瀧老師對談的契機。
能從角色們相互的討論中發現,這集並不是要讓我們輕易的去指責誰,或是去揪出誰有需要被批評。要關注的是團體環境在不同處境下,製造了不同的信念與堅決的複雜對抗,而這些自然的被我們分類選擇,並試圖在自己這邊尋找與自己和解並進一步與他人合作的關係。如這集最棒的插曲,小燕給予真由救援的溫暖話語,這段也加強了對立難解的魅力,使人察覺也有人因此更相信老師依照規則朝著目標在前進其實更令人安心,也排除了自己的資格論。
但能看出來,真由仍無法全然接受這樣的結果,畢竟目前還是沒解決他契合主題的議題:「面對目標迷茫的心境」,這點還是很值得期待。
--
最後,沒有讀過原作的我,試圖對下一集久美子直面瀧老師後的期望做一些個人性的臆測。目前針對社團能做出得微調改善,可能連瀧老師自己都沒注意到,就像小綠提出的,他應當將選拔結果令人在意的部分的理由說明清楚並讓人能接受接納,這更讓人能接納找到方向去改善,不然就像是道路被否定了卻無法知道去向。這種嚴苛的說法,當然牽涉到對於那些團體氛圍中「不言自明」的令人在意本身,在情感不通達得情況本來就難以被輕易挑出解析。以及身為新自由主義下的競爭社群,過度干預是否會造成另外一種問題?我想這大概也是這季被作梗完成官場鬥爭和對應社群情境的好理由,因為人與人的關係確實難免讓人去延伸思考這些問題。
這也讓我想到最近流行談論,政治與關係得話題,這集就像現實中的朋友是因政治立場不同而鬧翻得場面,看得也是心有戚戚焉。不過回到作品最吸引人的部分,還是京吹在音樂和畫面上,細膩安排的情感意喻,那些暗中流動,使人能反覆咀嚼,不亦樂乎。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406/d1a327e737b5ac4ef22a87851ad3f5fe.JPG)
這也讓我想到最近流行談論,政治與關係得話題,這集就像現實中的朋友是因政治立場不同而鬧翻得場面,看得也是心有戚戚焉。不過回到作品最吸引人的部分,還是京吹在音樂和畫面上,細膩安排的情感意喻,那些暗中流動,使人能反覆咀嚼,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