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哥吉拉-1.0,一經上映便好評不斷,
但讓人跌破眼鏡的是本片卻僅有在日本及歐美國家上映,
除了日本以外,其他亞洲地區(qū)都沒有機會在電影院看到。
也因此許多人猜測本片究竟是因為二戰(zhàn)題材較敏感所以無法上映,
又或是早已被串流平臺片商買下版權,究竟是如何都讓人議論紛紛。
後來就連影片上亞馬遜Prime串流,也是日本獨佔,
臺灣地區(qū)還是無法看到,僅有購買藍光或是搭乘航空在飛機上才能看,
但依舊存在著沒有繁體中文字幕的問題,讓哥吉拉影迷們怨聲載道。
等待一段時間後,沒想到Netflix會在毫無預警且沒有任何宣傳預告的情況上架影片,真是令人又驚又喜。
不過也難免又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畢竟這種有大怪獸的電影,本來就是需要在戲院中用重低音的強烈低頻,
才能展現出哥吉拉走動踩踏地面時震撼整座影廳讓椅子跟著一起震動的效果。
少了大銀幕聲光效果的加持,確實也讓這種特效片的臨場感失色不少。
哥吉拉-1.0故事劇情時間點回歸到1945年二戰(zhàn)的末期,
呈現出日本被丟下兩顆原子彈且戰(zhàn)敗後國家滿目瘡痍,人民生活困頓的景象。
這也是哥吉拉電影系列以來將時空背景設定在最早的一部。
而電影透過神木隆之介飾演的神風特攻隊飛行員主角,
因為在戰(zhàn)後受到嚴重的創(chuàng)傷後壓力癥候群。
同時又被前所未見的大怪獸哥吉拉給襲擊,一整個狀態(tài)是雪上加霜,
電影也藉此來顯示出人類渺小的絕望以及對戰(zhàn)爭的無限恐懼。
導演山崎貴先前便拍攝過有許多海上艦隊與戰(zhàn)鬥機場面的阿基米德大戰(zhàn)以及永遠的0。
在哥吉拉-1.0當中,也再度運用相同的影像風格,
展現出壯闊的大海以及天空景象,許多知名戰(zhàn)艦及飛機的登場,大概也能讓二戰(zhàn)迷們感到興奮。
同時電影呈現出來的氣氛以及音樂風格也有點讓人聯想到敦克爾克大行動。
整體算是比較聚焦在人類的視野以及情感部份。
讓哥吉拉登場的時間佔比沒有那麼多,加上嚴肅且沉重的氣氛,
風格有別於傳奇怪獸宇宙那種純粹爆米花爽片的獨特氣質。
而哥吉拉的行動模式也較像是以往特攝片那種人去身著布偶裝的風味,
營造出緩慢以及實質巨大的重量感,而非矯健的身手。
其中一場銀座被襲擊的橋段,或許會是許多人重看最多次的部份。
只可惜大概礙於成本的關係,比較無法再多刻劃一些銀座的景色或描寫女主角上班的場面。
而總共四次哥吉拉出現的場景,有兩次都是在大海上,也讓我覺得有點審美疲勞。
以個人的審美觀而言,
是比較欣賞正宗哥吉拉中政府軍隊運用城市高樓大廈以及電車來阻擋哥吉拉的創(chuàng)意場面,
只是正宗哥吉拉也因為開會鏡頭過多所以被嫌棄。
本片最厲害之處就在於僅有運用一千萬美金左右便拍攝完成,
與好萊塢許多商業(yè)片動輒就要破億美金砸大錢拍攝,
甚至是就連一小時一集的電視劇拍攝成本也都破千萬相比。
哥吉拉-1.0展現出來的成果確實是CP值相當高。
拍攝過寄生獸以及STAND BY ME 哆啦A夢、魯邦三世 THE FIRST等多部動畫片的山崎貴,
這名導演本身就是視覺效果總監(jiān),所以相當擅長控管動畫的品質。
假如當初能給他像拍攝好萊塢鉅片的上億美金來運用,或許就能讓視覺效果爽到飛起。
觀看本片當然還是要在越大的螢幕看會越好,
假如視聽效果不佳,反而可能會將注意力放在演員演技上而產生不太好的效果。
我個人用27吋電腦螢幕觀看內心是毫無波瀾,
再加上影片本身的拍攝比例是超寬螢幕,
在16:9的電腦電視螢幕裡會有上下黑邊,讓畫面顯得更小了。
來到43吋電視機才較有視覺享受感。
所以假如要達到最好的居家觀看品質,還是要70吋螢幕以上,
加上開啟雙杜比(vision及atmos),或是加裝5.1聲道家庭劇院組,才有那種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