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舊遊戲使用上,CRT電視和螢幕,對於舊世代主機搭配上一直都會有較好的視覺效果
雖然有些玩家會追求使用影視彩監螢幕,但由於取得管道有限,且價格不太親民
一般來說沿用家中老電視其實就可以了,而以臺灣消費市場來說末期平面映像管
帶色差端子的機型,其實對於使用上已經有很好表現。色差端子電視和彩監相比
RGB顏色上是4:4:4和8:8:8,就和PC上16BIT色和24BIT色的差別,這是利用人眼對顏色
並沒有那麼敏銳而做的設計,就使用來說已經很接近RGBS的效果,這篇算是分享
想將非低階顯示的懷舊設備,如樹莓派、PC、NS之類能接駁上CRT電視方式
----------------------
0407補充
可能內文寫得太雜了,看討論似乎有些人誤會轉換器和CRT電視的搭配方式
這裡補充簡易判斷流程圖方便參考。
----------------------
這篇算是遲了很久才交的測試報告,將HDMI裝置轉換到傳統CRT色差的應用
主要是接續之前在FB巴哈姆特懷舊遊戲群的這篇討論所延伸出來的
上一篇有提到一個雷點,就是CRT電視有分低解析度SDTV和HDTV,分界是480i和480P
後續去查資料對應日規D1規格和D2規格,目前現有臺灣找得到的CRT都是SDTV規格
我原先也認為平面映像管有色差的CRT電視就是末代了,結果是更後期極短時間
有出過HD規格16:9的CRT,如SONY的KD28-HR500 KD34等,這些多半是日本原裝貨居多
雖然從網路考古有些臺廠或美規機型,曾蹲點中古市場許久也沒有人釋出過相關機型
,原本想做更完整測試只能作罷,就先用手邊現有資料先做分享。
先說結論,目前網拍或淘寶上找得到的HDMI轉色差裝置,都不能用,尤其是百元規格的
以轉換器或線材來說,有分直入直出的轉換器,就是你餵甚麼格式出來就是甚麼格式
另一種是帶縮放功能SCALER的轉換器,以便利性來說,帶縮放功能比較簡單,隨插隨用,
我之前在測簡易轉換器時有發現PC已不支援800x600以下解析度,然後樹梅派我照
網路教學修改config內容調整顯示輸出480i也沒成功過,可能我功力不足吧!
而帶縮放功能SCALER的轉換器最便宜也有千元,可以說千元以下的轉換器都不能用,
只能給HDTV規格的機型使用。而之前踩雷買了各型轉換器,發現連SCALER最低也只到480p,
很多說支援480i的都是必須來源是480i才有輸出480i,不然都是480p起跳,這就完全無法
使用在低解析度電視上。
最後就將目光放到其他販賣平臺,在AMAZON找到不在華文圈銷售的品牌進行篩選,最終有在一款
轉換器的用戶心得找到使用成功案例和心得才購買來試試看。
外包裝很簡單,其實和之前網拍買那幾款沒甚麼差異,但就是沒在華文圈賣,包裝內容也很簡單
說明書也沒寫支援480i,是AMAZON的使用者review有成功使用照片和實際測試可用模式列表才知道
買之前還滿怕已經改版了不支援,還好收到是可以用的
使用SteamDeck做測試,測試的是Panasonic 29吋平面電視,Steam的介面看起來還行,因為是掌機
BigPicture模式,文字還算清楚。
測試一些像素風遊戲,R-TYPE、詛咒之月2、迦納戰刃,原本畫面就偏懷舊向,看起來就像原生遊戲
跑一下尼爾自動人形,遊戲畫面突然覺得像是PS2遊戲了
用SteamDeck跑batocera,試試模擬器,PCE、FC、MAME大致上都沒太大問題,偶而有些遊戲畫面邊緣被裁切狀況
轉換器在測試過程沒有太多問題,如果不是色差需求,或想盡量接近RGBS畫面,一般用HDMI轉AV其實在普通使用上就足夠了,
如果電視機AV端子有帶3D疏型濾波的話畫面效果就不錯,另外這臺電視在測試時忘記帶遙控器,
色溫上需要再調整目前顏色感覺有些太淡了,如之後有機會,會再測試更專業機型的轉換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