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了。」獨臂少年杖苗刀而立,橋上凜風扯髮、雨疏風驟。
「是,我來赴約了。」獨眼書生從竹林中走出,揭開隨身布包、露出一雙虎頭鉤。
橋邊傍林一長桌三張椅,椅上三位長衫長者四方各有一名蓑衣弟子協力搭棚擋雨。
雙方就位、凝神見證。
苗刀帶鞘攻來,凜風驟停、讓路於揮刀勁風,書生竊喜、從容鉤住攻來刀鞘,只消雙臂發力就能絞斷兵刃──書生僅靠這一招後手便能勝大半江湖高手;然而絞碎刀鞘觸感詭異、彷彿刀鞘內空無一物,原來是少年借絞力反手抽刀,以「子母劍」原理虛晃一招,實際殺招乃旋身攔腰一斬。
書生也非尋常高手,改握虎頭鉤未開鋒的劍身為握把、原握把上的月牙護手攔截苗刀,待苗刀勢頭到強弩之末就以握把末端尖刺封喉,常人能犧牲一條臂膀格檔,少年獨臂、局勢好似絕殺。
倏地少年刀插地面作拐,躲過刺擊同時鞭腿橫掃書生軟肋,出腳方向正好是書生盲眼死角,不得已只能橫鉤阻攔,虎口一麻、兵刃脫手,至此眾人才驚覺自己先入為主的錯誤──武林人士第一眼都會認兵器,知兵器則知絕學、知絕學則知底細,未料到少年苗刀僅是障眼法、腿法才是真功夫。
「好!」位列中間的老者出聲示意比武結束。
少年立刀於地,拾起虎頭鉤奉還、刀刃向己以示敬意,書生以禮相還,高手過招點到為止,齊聚長桌前恭候,兩名弟子奉上茶水手帕,三位老者奮筆疾書紀錄比武過程,蓋上手印、裹上蘆葦桿、油紙封緘,雙方各留一紙證明,餘下一紙令明日江湖將人盡皆知。
爾後十年江湖仍有人傳唱:「刀鉤相錯、棋差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