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為民國112年11月27日收集到的資料,如有變動請見諒
參照資料:
前言:
此篇為早期5G事後分析跟探討的後續,由於這波合併對後續5G的發展非常關鍵,另外寫一篇易懂的方式做說明,臺灣之星將與12/1將與臺哥進行整併作業,本人有先去兩間的門市詢問相關問題,另外放這做說明
臺臺合併:
自12月1號起,臺灣之星為消滅公司,臺灣大哥大為存續公司,目前聽到的回應則是所有的條款與用戶權益不變(包含雙11專案的所有合約內容都將適用於臺哥大),同樣亞太和遠傳也是相同的方式,只需留意,改成臺哥大後可能會出現大量的促銷電話與簡訊,有些長輩可能會不懂,屆時要提醒他們一下。
關於MOCN和合併後比較簡單的說法:
角色
饕客:原臺星用戶
角色
饕客:原臺星用戶
廚師:基地臺
中央廚房:核網
比如說,我去A餐廳吃東西,照理來說,A餐廳提供的餐點應該要由A公司的中央廚房提供食材並由A餐廳的廚師烹飪才能維持同樣的品質,吃的也是A餐廳的廚師所訓練出來的手工,而B餐廳提供的餐點雖然源頭沒問題,但是廚師的烹飪手法不熟練,導致出餐品質不穩定。
而B餐廳的老闆看到這情況,營收未達預期,於是跟A餐廳合作,食材一樣由B公司的中央廚房生產(指臺灣之星核網),但由A餐廳的廚師進行烹飪以及留下的B餐廳的廚師做二廚或打雜(指臺星用戶直接接入臺哥基地臺),有部分的B餐廳的廚師會被開除(指關掉臺星與臺哥共同的基地臺)。
到後來饕客發現B餐廳的菜色越來越像A餐廳(指核心網陸續被臺哥取代),連內部的裝橫也越來越像A餐廳,到後來的B餐廳的老闆也跑了(指完全關臺星核網)
回到合併,SIM卡這種東西本身只是作為一種身分驗證,而為甚麼合併後 臺臺可以無縫接軌,就如同上面提到的,基地臺可以同時接受兩種身分的ID驗證,前提是需要可相容的設備。
亞太遠傳的說法:
亞太將於發民國112年12月15日併入
由於亞太和遠傳的4G設備完全不同,因此合併後也等於直接併入遠傳的核網,就不存在臺臺的MOCN可能會存在的問題,當然就需要亞太用戶自行找時間去遠傳換SIM卡,而資費合約那些跟臺臺併一樣,權益不變,就是要留意促銷電話與簡訊。
說到這裡,你認為這篇只是單純講合併?
之前我有說過,不管如何,5G在臺灣剛開臺資費很貴,現在可能有比較好了,但是整體而言還是偏貴,主要是疫情延後了兩年,不然以4G開臺後的時程,這時間就能享受到比較優惠的方案,現在還能看到4G優惠方案,代表並不用特地去辦。
而5G相關並不是完全沒消息,雖然合併後的5G一樣也是NSA組網,但有2CA的5G組網,還是有好一點,SA目前處於企業租用的狀態,就等2024年會有甚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