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特別喜歡綠色的色調,一個原因是心境使然,有種嚮往田園的情緒,以至於我愈發對這座灰色城市感到無所適從,但這份感覺來自內心,不一定能說出口,更何況這是一座充滿祕密的城市。
剛結束宜蘭的旅行,我在途中很努力想拍出更有趣的素材,但本性貪玩如我,依然努力緊抓攝影的空檔,認真當了一回耍廢路人。我很喜歡散步於城市的角落,享受那種空蕩幽靜之感,這份感覺在臺北很難擁有,作為厭倦人群卻又與之為伍的存在,我明白這份矛盾感將持續下去。
上個月在博客來花過頭了,導致這個月阮囊羞澀,我買了很多有趣的書打算好好研讀,我經常說人生少有悅讀,因為讀本身是一種汲取,是需要時間打磨與沉潛。
「哪有甚麼快樂閱讀,有的只有埋首苦讀?!?br>
這是我的一貫態度,所以我很排斥過於粗淺的論調,這樣的言行在網路卻大行其道,因為簡單好懂不需要思考也能講得頭頭是道,讀書人應虛懷若谷,但看見掌理話語權之人皆是庸碌,會讓人深感無奈。
明朝成化時代,于謙的兒子于冕終於受到赦免返鄉,他上書替自己父親申冤,最終一代名臣于謙沉冤得雪,歷史終究不會埋沒這位「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之人。
于謙在地方理政近二十年,中年後才入朝為官,他為人剛正,性格相當固執,湍急的川流之中,總有執拗的頑石屹立不搖,在風雲詭譎的朝堂是一塊硬石頭。
當瓦喇軍大舉南侵之際,他與長官鄺埜堅決主張防守,然而少年天子英宗最終決議北伐,要說英宗是昏君也不盡然,明代天子多的是這種熱血笨蛋,他們都是聽著長輩成祖皇帝五征漠北的故事長大的,內心早已種下金戈鐵馬、揚威域外的種子。
老祖宗朱元璋親手打下這片江山、成祖自燕王時代從年輕打到老,仁宗身子不好,但他有個熱血的孩子也就是宣宗皇帝當年也曾跟著成祖衝鋒陷陣。
所以在罵英宗昏愚的同時,我們或許更該寄予一份同情,活在偉大父輩的陰影中,他要的只是證明自己。
僅此而已。
大概也沒人想到龐大的明軍能敗得如此慘,慘烈的土木堡之役帶走了數十萬明軍主幹,于謙的長官鄺埜也跟著歿於戰陣,但他留下了一顆希望種子,那就是作為副官留守京師的于謙。
我曾在部落格專欄撰寫一篇名為〈等等!神機營還沒登場呢!〉的小文章,其實當時只是寫來自己樂著,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中,我真的很喜歡明代士人形形色色的故事。
于謙力挽狂瀾的故事被鐫刻於史書,六百年來往事如煙,于謙的廟堂依舊屹立於天地,經歷了明清鼎革、世道興衰,在物換星移的世界裡,未來依舊會有無數學子,從他的故事中獲得了勇氣。
人生的許多徒勞都是一份修養呢。
剛結束宜蘭的旅行,我在途中很努力想拍出更有趣的素材,但本性貪玩如我,依然努力緊抓攝影的空檔,認真當了一回耍廢路人。我很喜歡散步於城市的角落,享受那種空蕩幽靜之感,這份感覺在臺北很難擁有,作為厭倦人群卻又與之為伍的存在,我明白這份矛盾感將持續下去。
上個月在博客來花過頭了,導致這個月阮囊羞澀,我買了很多有趣的書打算好好研讀,我經常說人生少有悅讀,因為讀本身是一種汲取,是需要時間打磨與沉潛。
「哪有甚麼快樂閱讀,有的只有埋首苦讀?!?br>
這是我的一貫態度,所以我很排斥過於粗淺的論調,這樣的言行在網路卻大行其道,因為簡單好懂不需要思考也能講得頭頭是道,讀書人應虛懷若谷,但看見掌理話語權之人皆是庸碌,會讓人深感無奈。
明朝成化時代,于謙的兒子于冕終於受到赦免返鄉,他上書替自己父親申冤,最終一代名臣于謙沉冤得雪,歷史終究不會埋沒這位「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之人。
于謙在地方理政近二十年,中年後才入朝為官,他為人剛正,性格相當固執,湍急的川流之中,總有執拗的頑石屹立不搖,在風雲詭譎的朝堂是一塊硬石頭。
當瓦喇軍大舉南侵之際,他與長官鄺埜堅決主張防守,然而少年天子英宗最終決議北伐,要說英宗是昏君也不盡然,明代天子多的是這種熱血笨蛋,他們都是聽著長輩成祖皇帝五征漠北的故事長大的,內心早已種下金戈鐵馬、揚威域外的種子。
老祖宗朱元璋親手打下這片江山、成祖自燕王時代從年輕打到老,仁宗身子不好,但他有個熱血的孩子也就是宣宗皇帝當年也曾跟著成祖衝鋒陷陣。
所以在罵英宗昏愚的同時,我們或許更該寄予一份同情,活在偉大父輩的陰影中,他要的只是證明自己。
僅此而已。
大概也沒人想到龐大的明軍能敗得如此慘,慘烈的土木堡之役帶走了數十萬明軍主幹,于謙的長官鄺埜也跟著歿於戰陣,但他留下了一顆希望種子,那就是作為副官留守京師的于謙。
我曾在部落格專欄撰寫一篇名為〈等等!神機營還沒登場呢!〉的小文章,其實當時只是寫來自己樂著,在浩如煙海的歷史中,我真的很喜歡明代士人形形色色的故事。
于謙力挽狂瀾的故事被鐫刻於史書,六百年來往事如煙,于謙的廟堂依舊屹立於天地,經歷了明清鼎革、世道興衰,在物換星移的世界裡,未來依舊會有無數學子,從他的故事中獲得了勇氣。
人生的許多徒勞都是一份修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