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雜談:從<harmony>談社會的認知失調

萍緣 | 2023-08-28 08:51:24 | 巴幣 2 | 人氣 122

       偶然想起一部很老的動畫 <harmony>  ,一部相當優秀的反烏托邦作品。這種題材的作品在歐美、日本的文化中會被用於反思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然而在臺灣卻常常淪為攻擊對岸的諷刺作品。有道理嗎?當然是有的,但不免得讓人惋惜。
       這是種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尤其是在臺灣各種充斥右翼民粹言論的論壇上。關於這點的切入點很多,今天就想從認知失調的方向淺淺地觸碰一下。
       首先,從維基百科上查詢關於認知失調的理論,其中有三個對於人類認知的基本假設:人們都有追求認知一致性的需求、當出現認知失調時,人們會在心理上感到不適、心理上的不適感會驅動人們解決認知的矛盾,以恢復認知的調和一致。      
       另網站又說到:「認知失諧的強弱程度取決於所有涉及的失諧認知的數量,與協調認知元素的數量之比率,以及這些認知元素對個人的重要性。對個人越重要,而且失諧認知元素的數量越大,認知失諧程度也越大。」
       在我的經驗中人類總是拒絕承認自己處在失調的狀態,除了<harmony>,我還找到了一部從宗教切入的影片(見下方連結)。不過除了上面這些保持些微距離感的例子,其實我們還可以從自己周遭著眼,就比如前幾年的韓粉新聞。
       再往臺灣社會的根本思考,或許我們還能注意到不管法律如何不理性,現實常常都會是支待現行法律的聲音佔上風,這點可見近年的交通法案、同婚法。此外,我總是懷疑兩岸華人對死刑或其他重刑的狂熱,是否也是在經歷千年重刑重典後的認知修正呢?
       最後回到<harmony>這部作品上,臺灣的許多分析都將之定性為對極權政府(或者直接指名中共)的反抗思想,除了有<1984>這類盛名已久的反共文學(此為抗蘇時期的定性)影響,更有臺灣社會慣於先將問題作為打擊對岸的工具的習慣之原因。這是否也是一種認知失調的保護機制呢?
       愈往深想,愈是令人顫慓。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