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只是做了身為教師的事:指導、關懷、體諒、愛護孩子。這都僅是基本,不足以拿來誇耀。今天家訪,與家長分享了怎樣教育孩子的幾個技巧。
一、等待,以和緩的語氣緩解孩子的脾氣:千萬不要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可以思考「別人的心情」,而非一味否定或責罵。
二、有計畫的工作與獎懲制度:設定孩子可以每天做到的事,例如串珠子五分鐘、幫忙拿筷子等,有做到就記一個點,以週為單位累計,集滿幾個點就可以換取相對應的獎賞,建立孩子學習的動機與成就感,讓他們理解「我很棒」、「我也能幫忙父母」,然後調整難度,提高標準等。
三、當孩子有情緒時,通常是需求未被滿足,他們有時不太會表達,就必須引導他們說出想要的事物,譬如想要如廁、肚子餓了、孤獨、想要家人陪等等,將所有可能的問題釐清,孩子自然不會有情緒。
家訪時,孩子的祖母還說我人很好,想幫我找對象;孩子的父母依依不捨,很感謝我,說我很有耐心和愛心。但這都只是為人師表的基礎,我還害怕我做得不夠。離開時,孩子是笑臉盈盈,倘若我是個糟糕的老師,他應該不會對我敞開心胸,這可以說是真的有被孩子喜歡吧?
有時當老師只是為了孩子的笑容。開學在即,我必須調整身心,要用更燦爛的笑容去迎接他們。
能夠當老師,真好。為了孩子,我必須不斷努力,改變壞脾氣、改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