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製劑:散劑、丸劑
半固體製劑:膏劑
湯劑:
武火煮沸
文火保持沸騰30min
紗布篩濾取濃縮液
藥渣可二煎
補腎(益):酒煎
不想、不能喝酒:水酒各半
傷、婦、內科:醋煎
膏藥:麻油、茶油煎
煎煮藥會破壞成分、散發臭氣,通常高貴藥材為避免成分損失或是病患病情穩定不需要頻頻更換處方,較不使用湯劑,改用丸劑
時間:滋補藥>一般藥>解表藥(感冒藥)
1預先將藥物加水浸透。
2開始煎煮時可用強(武)火,煮沸後改用中(文)火,保持藥湯微沸,
但要注意不要煮乾藥汁,煮乾焦的藥材就不能再用了
3藥液煎成後應立即過濾,不宜久置鍋內(藥汁被藥材吸回)。
丸劑跟湯劑相反
1. 用蜜或水或米或麵糊,製成圓球形(圓粒)的固體製劑
2. 具有服用、攜帶方便及保存時間較長…等優點。
3. 缺點:「丸者,緩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藥之舒緩而治」,緩釋劑
4. 因是緩釋劑,血中最高濃度相對低,毒性(副作用)低
1.久虛之病患,宜久服緩治者,可用丸劑。(六味地黃丸、腎氣丸)
? 2.對於瘀血、癥瘕(有腫塊)、積水等病,在難以用湯藥猛攻時,
可改用丸劑治療,(抵當丸、大黃蟅蟲丸、舟車丸)
? 3.具有毒性之藥物,難入湯散者,可改做丸劑服用。(備急丸) ∵
峻猛藥品,不能急切使用,作用會太大,故做成丸劑,取其緩效。
? 4.對於某些藥物,如麝香、冰片等主成分含精油類,不宜煎服,
可做為丸劑。(至寶丹、蘇合香丸-可用於中暑、神志昏迷)。
散劑:粉
多少目=一英吋(25.4mm)有幾個孔
一般粉: 110-130 目
細粉: 130-140 目
極細粉: 140-150 目
散劑製備:研缽、粉碎機
複方經調劑者稱為「散」(例:活血止痛散)
單方則稱「粉」(例:川貝粉)
內服散:煮散(ex:五積散) :磨粉後攜帶一部分,再煮
外用散:桃花散p.s.可生肌止痛,治一切瘡口不收
散劑吸收速率比丸片劑快,比湯劑慢
供喉科和眼科散劑須研為極細粉(過200目以上的篩);內服煮散為粗末(20~40目);胃潰瘍應用過120目以上
酒劑能宣通血脈
多用於風濕痺痛等諸證,強壯滋補藥也可製成酒劑
應用在虛寒型的人或失眠患者幫助入睡
膏劑:
1. 將藥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煮所得藥液,繼續反覆煎煮至稠黏適度的流體狀濃汁,加入蜂蜜或飴糖而成
2. 供長久服用
3. 適用於補益藥及慢性疾患
外用藥膏:
1. 藥料、動物脂肪、黃蠟或植物油調成的糊狀
2. 用作瘡傷、皮膚病之外敷
外用膏藥:
1. 用油類煎熬藥物,去渣取油,加入鉛丹或白蠟,使之合成富有黏性的膠質,再攤於紙上或布上,敷貼患處
2. 持久藥效、保護傷口
3. 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痠痛
軟膏:中藥細粉或經溶劑(ex:水、酒、醋…)提取後濃縮後的浸膏,加入適量的基質研勻,製成容易塗佈於皮膚或黏膜上的一種外用半固體製劑。
煎劑: 基本上同於湯劑,藥物煎成渣後再用文火重複煎煉,多用於急性疾患。
飲劑:一般湯劑用以冷服或需頻頻服用者
膠劑
製備時間:冬前一個月或半個月製作。
服用時間:冬至前一週與後一週服用(補陰力最強~),其他時間則不必。
禁忌:腎臟病患者澱粉酶高時,不可處方膠劑。
可養血、和血、補血、止血。
可用於骨質疏鬆、陰陽兩虛(潮熱、腰痠腳軟也怕冷)、產後調養、天氣冷時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