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反思公民與公共領域的關係

臭臭泥甕 | 2023-07-16 00:04:00 | 巴幣 0 | 人氣 205

最近大學分科測驗,普遍新聞報導都說公民難度偏高。這也讓人想思考,什麼是公民,以及公民與公共領域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一、公民的定義

公民(citizen)指的是政治群體中的一員,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如果具有強烈公民身分認同,則是會積極參與他們所處社會的政治生活(political life)[1]。政治(political)則是有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意涵,起初是源於希臘城邦(polis),而中世紀politik一詞則指的是謹慎、明智和睿智。政治作為公共言論(public speech)的領域,被視為崇高且追求正義[2]。

二、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

在Hannah Arendt《人的境況》一書,她認為人類的活動可以區(qū)分為「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前者是透過勞動維持生命,後者則是透過話語或行為展現(xiàn)自己的理念[3]。過去僅有特定的人能參與公共領域的事情,但是在現(xiàn)代社會理論上每個人都能有參與公共領域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如果以Arendt的角度來詮釋,勞動(labor)指的是平常我們上班賺錢來維持生計(屬於私領域)、工作(work)指的是我們在特定社群中所能發(fā)揮的專業(yè)技能,至於行動(action)指的是我們在公共場合的言行。

三、公民參與公共活動的意義

公民參與公共活動(公民運動或政治活動),某種程度來說即是交流原本屬於私領域或特定社群的價值觀,並藉由公共化了解彼此的資訊落差。相反的,缺乏這方面的參與,人們對社會的認識就會容易侷限在自己既有的認知範圍。用比較白話的說法就是,吃不起白飯的人,為何不去吃麵包?因為對某些群體的認識不夠,以至於僅能用自己的世界觀(看待世界的方式)評價事物之間的對與錯。

身邊有許多人會說,自己不喜歡關心政治、自己平常的活動很忙很累、自己只想要娛樂哪想管這麼多。但是,政治其實無所不在,甚至不談政治這個主張,本身就是一種政治上的意識形態(tài)(即是放棄參與公共領域的權利)政治的問題等同於是公共的問題而忽視公共的問題,便放棄了平衡知識或資訊落差的機會。例如:某國為何能同時發(fā)行國債又能夠讓該國法幣升息?為何這個國家的升息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股價?為何國外消費需求的減弱會導致企業(yè)必須讓員工放無薪假或裁員?為何不同領域之間的薪水落差會這麼大?這些政治問題(公共問題)有許多本身會影響到私人領域與特定社群,越是試圖了解或分析它們背後的意義或本質,越是能夠在私人領域或特定領域做出適當?shù)臎Q策和選擇。

四、公民對公共議題的關心

如果說關心公共議題的人是希望國家能照顧到私領域,那麼僅關心自己私領域的人,即是忽視了身為公民在社會中應承擔的公共責任[4]。不過,這或許也是一個實然與應然的問題(Is–ought problem)[5],關心公共問題(實然)在邏輯上是不能夠跳脫到應該參與公共活動(應然),因為在現(xiàn)代資訊發(fā)達的社會,主動關心公共問題其實本質上就能達到類似參與公共活動的效果。然而,我們所接觸的媒介充斥著各種的假訊息(fake news),包含錯誤訊息(misinfomation)、虛假訊息(disinfomation)和惡意訊息(malinfomation),以及七種不同的形態(tài)[6]。對習慣追動畫開好幾倍速、相比自己閱讀更愛看或聽懶人包、影片超過1分鐘就看不下去的人來說,當所有的事物都加快求快的時候,要慢下來的仔細認識和整理眼前的眼花撩亂的資訊或許是困難的。總結來說,這或許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所謂的好公民到底是什麼?


參考資料

[1]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7): Citizenship.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citizenship/
[2] THE KEYWORDS PROJECT, COLIN MACCABE, AND HOLLY YANACEK (2018): The politics of “political” – how the word has changed its meaning https://blog.oup.com/2018/11/politics-of-political/
[3]維基百科 (2017):人的境況。https://zh.wikipedia.org/zh-tw/人的境況
[4]哲學新媒體(2019):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區(qū)分。https://philomedium.com/contributions/80592
[5]維基百科(2023):是-應該問題。https://zh.wikipedia.org/zh-tw/是-應該問題
[6]世界公民文化中心:FAKE NEWS:假訊息偽裝術。https://core-corner.com/Web/Main.php?stat=a_5g3x5lt

創(chuàng)作回應

更多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