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列主要是展示《靈魂圖騰》系列中自己設(shè)計的桌遊【五行術(shù)】的卡圖、他們的名字及所屬種族分類,少部份會補上設(shè)定。之後會以日誌的形式補上遊戲規(guī)則。
此次是「大阿爾克那」代表"8"的"力量"──「八垓力量」!
原本「大阿爾克那」牌面設(shè)計的圖案,是女神與獅子。女神憐憫?yīng){子的獸性,而象徵征服的百獸之王,在冷靜慈悲的目光下也變得溫順可親。而《靈魂圖騰》世界觀的設(shè)定,則將兩者合而為一。
八垓力量
靈界/聖魂門/土屬/人種/獸族
八/土/八
將心中的境界拓展至極限,便能包容萬物,使人性之魂與獸性之魄達到協(xié)調(diào)。獸神之女以堅韌之心馴服體內(nèi)的獸性,獲得能自由驅(qū)使百獸之力。
以下是關(guān)於「八」與「土地」相關(guān)的用詞整理與說明:
1. 八垓(ㄍㄞ):八方的極限。
唐·任公叔〈通天臺賦〉:「白日旁轉(zhuǎn),青雲(yún)上浮,八垓可接於咫步,萬象無逃於寸眸?!?/font>
垓:
(1) 荒遠之地。
(2) 界限、邊際。
(3) 數(shù)目字。古代以十兆為經(jīng),十經(jīng)為垓。也就是「百兆」!
2. 八垠(ㄧㄣˊ):八方的邊界。
唐·杜甫〈寄薛三郎中〉詩:「賦詩賓客間,揮灑動八垠?!?/font>
3. 八埏(ㄧㄢˊ):八方邊遠之地。
南朝宋·裴駰·集解:「埏音延,地之際也。言其德上達於九重之天,下流於地之八際也?!?/font>
4. 八柱:神話傳說中有八根柱子支撐地底層。
宋·洪興祖·補注:「《河圖》言:『地下有八柱,柱廣十萬里,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淮南》云:『天有九部八紀(jì),地有九州八柱。』」
5. 八極:
(1) 天下至遠之地。
《荀子·解蔽》:「明參日月,大滿八極,夫是之謂大人,夫惡有蔽矣哉?!?/font>
《後漢書·卷二·孝明帝紀(jì)》:「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靈臺,恢弘大道,被之八極?!?/font>
(2) 神話傳說中的神仙。
《西遊記·第七回》:「玉帝傳旨,即著雷部眾神,分頭請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聖,來此赴會,同謝佛恩?!?/font>
6. 八神:
(1) 古代齊國所祭祀的神。八神分別為:一、天主,祠天齊;二、地主,祠泰山梁父;三、兵主,祠蚩尤;四、陰主,祠三山;五、陽主,祠之罘;六、月主,祠之萊山;七、日主,祠成山;八、四時主,祠瑯邪。見《史記·卷二八·封禪書》。
(2) 八方之神。
《漢書·卷六·武帝紀(jì)》:「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於禮樂,故用事八神?!?/font>
東漢·文穎·注:「武帝祭太一,並祭名山於太壇西南,開除八通鬼道,故言用事八神也。一曰八方之神?!?/font>
《文選·揚雄·甘泉賦》:「八神奔而警蹕兮,振殷轔而軍裝。」
7. 八紘(ㄏㄨㄥˊ):紘,維也。古代以為八紘即為天下。
《淮南子·墬形》:「九州之外,乃有八殥?!藲捴?,而有八紘?!?/font>
高誘·注:「紘,維也。維落天地而為之表,故曰紘也。」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遍覽八紘而觀四荒兮,朅渡九江而越五河。」
8. 八維:
(1) 撐立四角四方的繩維。
《楚辭·東方朔·七諫·自悲》:「引八維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長生。」
漢·王逸·注:「天有八維,以為綱紀(jì)也?!?/font>
(2) 四角四方。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三間四表,八維九隅?!?/font>
唐·李善·注:「四角四方為八維?!?/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