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接一個複製貼上。
影響我最大的小說,是高中時代逃避現實人生時,曠日廢時、廢寢忘食、拼命閱讀的大陸起點文。
而身為讀者的我,最在意的是什麼?除了作品有不有趣這種基本功以外,還有作者必須能夠做到「穩定更新」這四個字。
那個時候我還不會寫小說,所以不知道一般小說家一天能夠寫多少字。
所以對於純讀者的我來說,標準是這樣的:
一天更新一章(3000字):菜鳥作家。
一天更新兩章(6000字):中堅作家。
一天更新三章(9000字):大神作家。
至於那些連一天一更都做不到的,叫做不專業、不入流的小說作者。
抱著這樣的標準,我大學時踏進寫小說的世界,想說取個平均值,一天寫個五千字就好了。
於是我後來的生活就是:
一邊忙課業,一邊寫五千字。
一邊忙打工,一邊寫五千字。
一邊打遊戲,一邊寫五千字。
一邊看動漫,一邊寫五千字。
中間斷最久的時候,是大二剛進入LOL的時期,大概有兩三個月期間完全沒有動一個字。每天都在打LOL,後來也是一邊打LOL,一邊寫五千字。
我爸曾經跟我說:「你做這種事情毫無意義,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職業作家。寫小說對你的人生到底有什麼幫助?根本就只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去找工作。」
外地當兵期間,每到假日就衝網咖寫五千字。就算回家了,也是在自己的電腦前面寫五千字。
我原本以為這是很普通的程度。一直到我在各方面接觸到其他小說創作者,接觸出版社人員,我才很震撼的知道:原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跟我一樣在過日子的同時,每天還能寫五千字。
我所接觸的絕大多數臺灣創作者,光是寫個一兩千字就跟便祕一樣,寫個五百字就要先慶祝一下,三天兩頭就沒有靈感、手感不佳、感覺不對、心情不好,然後就停更道歉公告,去跟完全不存在的想像讀者道歉。
他們會形成比你想像還要更多的小圈圈,互相鼓勵、互相吹捧、互相催稿、互相評文、互相刷人氣、互相按讚,什麼雜七雜八的事情都做了就是不去寫稿,然後互稱彼此是大作家。
如果問他們為什麼自稱作家卻不去寫稿,他們會說:我要工作啊!上班很累啊!女朋友跟我吵架啊!要期末考了啊!我媽要我考公職啊!我生病了啊!沒有動力啊!懶癌發作啊!NEXFLIX太好看了啊!諸如此類。反正就是沒有辦法寫稿就對了,而他們依舊認為自己是作家。
同時我就會很納悶:
為什麼我一樣在打遊戲,但我還有辦法每天寫五千字?
為什麼我一樣在忙打工,但我還有辦法每天寫五千字?
為什麼我一樣在忙課業,但我還有辦法每天寫五千字?
為什麼我一樣在忙上班,但我還有辦法每天寫五千字?
除了「他們很顯然不夠努力」的原因這點外,估計還有別的可能:
我大概有寫小說的天分。只有在寫小說的這個領域,我能輕而易舉地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更加後來:
那些忙課業卻自稱作家的創作者不再創作了,成為了跟他課業有關的社會人士。
那些忙談戀愛卻自稱作家的創作者不再創作了,然後結婚生小孩了。
那些忙著各式各樣的事情卻從不寫稿,依舊自稱作家的人,會不知不覺的從寫作小圈圈裡消失,沒有人知道他去哪兒了。
而堅持每天寫五千的我,成為了職業作家。
過往的日子我能一邊處理日常一邊寫五千,既然現在的我有幸成為職業作家,每天寫一萬我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再也不必忙課業、再也不必忙上班工作、也從來沒有感情困擾,每天的日子除了寫作以外就是享受人生。
我不用上班,每天睡到自然醒,也沒有在所謂的見紅就休,包括六日、228、清明節、兒童節、51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雙十節、元旦......諸如此類。
我的日子只有分兩種:「有事」跟「沒事」。
有事的話就處理,沒事的話就一天寫一萬字,而我絕大部分的日子都沒事。所以可以說我每天都在上班,同時也可以說我每天都在休假。
收入雖然沒有說到很多,但至少夠活下去,而且最大的重點是:我的日子過得非常快樂。
因為有這樣的經驗,所以我相信運氣,相信天賦,努力雖然是必需品,卻是次要的東西。
不肯努力的普通人會成為社會垃圾。
不肯努力的天才會成為自以為是的普通人。
肯努力的普通人會成為成功的人。
而肯努力的天才,才會成為真正的頂尖人物。
如果有年輕人在煩惱未來人生走向,我一律都會回答:
去找你擅長做的事情,去找到你的天分才華在哪裡,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然後把它做到最好。
而身為讀者的我,最在意的是什麼?除了作品有不有趣這種基本功以外,還有作者必須能夠做到「穩定更新」這四個字。
那個時候我還不會寫小說,所以不知道一般小說家一天能夠寫多少字。
所以對於純讀者的我來說,標準是這樣的:
一天更新一章(3000字):菜鳥作家。
一天更新兩章(6000字):中堅作家。
一天更新三章(9000字):大神作家。
至於那些連一天一更都做不到的,叫做不專業、不入流的小說作者。
抱著這樣的標準,我大學時踏進寫小說的世界,想說取個平均值,一天寫個五千字就好了。
於是我後來的生活就是:
一邊忙課業,一邊寫五千字。
一邊忙打工,一邊寫五千字。
一邊打遊戲,一邊寫五千字。
一邊看動漫,一邊寫五千字。
中間斷最久的時候,是大二剛進入LOL的時期,大概有兩三個月期間完全沒有動一個字。每天都在打LOL,後來也是一邊打LOL,一邊寫五千字。
我爸曾經跟我說:「你做這種事情毫無意義,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職業作家。寫小說對你的人生到底有什麼幫助?根本就只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去找工作。」
外地當兵期間,每到假日就衝網咖寫五千字。就算回家了,也是在自己的電腦前面寫五千字。
我原本以為這是很普通的程度。一直到我在各方面接觸到其他小說創作者,接觸出版社人員,我才很震撼的知道:原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跟我一樣在過日子的同時,每天還能寫五千字。
我所接觸的絕大多數臺灣創作者,光是寫個一兩千字就跟便祕一樣,寫個五百字就要先慶祝一下,三天兩頭就沒有靈感、手感不佳、感覺不對、心情不好,然後就停更道歉公告,去跟完全不存在的想像讀者道歉。
他們會形成比你想像還要更多的小圈圈,互相鼓勵、互相吹捧、互相催稿、互相評文、互相刷人氣、互相按讚,什麼雜七雜八的事情都做了就是不去寫稿,然後互稱彼此是大作家。
如果問他們為什麼自稱作家卻不去寫稿,他們會說:我要工作啊!上班很累啊!女朋友跟我吵架啊!要期末考了啊!我媽要我考公職啊!我生病了啊!沒有動力啊!懶癌發作啊!NEXFLIX太好看了啊!諸如此類。反正就是沒有辦法寫稿就對了,而他們依舊認為自己是作家。
同時我就會很納悶:
為什麼我一樣在打遊戲,但我還有辦法每天寫五千字?
為什麼我一樣在忙打工,但我還有辦法每天寫五千字?
為什麼我一樣在忙課業,但我還有辦法每天寫五千字?
為什麼我一樣在忙上班,但我還有辦法每天寫五千字?
除了「他們很顯然不夠努力」的原因這點外,估計還有別的可能:
我大概有寫小說的天分。只有在寫小說的這個領域,我能輕而易舉地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更加後來:
那些忙課業卻自稱作家的創作者不再創作了,成為了跟他課業有關的社會人士。
那些忙談戀愛卻自稱作家的創作者不再創作了,然後結婚生小孩了。
那些忙著各式各樣的事情卻從不寫稿,依舊自稱作家的人,會不知不覺的從寫作小圈圈裡消失,沒有人知道他去哪兒了。
而堅持每天寫五千的我,成為了職業作家。
過往的日子我能一邊處理日常一邊寫五千,既然現在的我有幸成為職業作家,每天寫一萬我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再也不必忙課業、再也不必忙上班工作、也從來沒有感情困擾,每天的日子除了寫作以外就是享受人生。
我不用上班,每天睡到自然醒,也沒有在所謂的見紅就休,包括六日、228、清明節、兒童節、51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雙十節、元旦......諸如此類。
我的日子只有分兩種:「有事」跟「沒事」。
有事的話就處理,沒事的話就一天寫一萬字,而我絕大部分的日子都沒事。所以可以說我每天都在上班,同時也可以說我每天都在休假。
收入雖然沒有說到很多,但至少夠活下去,而且最大的重點是:我的日子過得非常快樂。
因為有這樣的經驗,所以我相信運氣,相信天賦,努力雖然是必需品,卻是次要的東西。
不肯努力的普通人會成為社會垃圾。
不肯努力的天才會成為自以為是的普通人。
肯努力的普通人會成為成功的人。
而肯努力的天才,才會成為真正的頂尖人物。
如果有年輕人在煩惱未來人生走向,我一律都會回答:
去找你擅長做的事情,去找到你的天分才華在哪裡,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然後把它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