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心得|聊聊《三體》

是奇點呦 | 2023-03-19 17:43:28 | 巴幣 114 | 人氣 3534

 

我大概是去年十一二月看完《三體》的。最近隨著動畫版的開播,以及同作者《流浪地球 2》的上映,劉慈欣的作品開始受到比較多的討論。

  看了一些討論,感覺中國內把《流浪地球 2》當成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電影描寫的集體主義是對西方電影的個人英雄主義的反擊,將此部電影的票房與《滿江紅》去做比較,到後面感覺好像只要是《滿江紅》的票房比《流浪地球 2》高的話,就代表對中國電影的一次打擊,是對中國文化輸出的一個阻礙。

  而《三體》這部小說裡面的用詞更是深入到中國網路裡,我能看到諸如「降維打擊」、「二向箔」、 「黑暗森林法則」在中國網民討論裡頻繁出現,更勝者部分網民將「黑暗森林法則」稱作「洼地特色思想」,但「黑暗森林法則」貌似就是費米悖論的延伸而已。

  我想很多關於劉慈欣作品的爭論,是因為他的作品已經不只是他的作品,在部分人眼中更是個文化輸出的載體。而我今天想分享一下《三體》的心得,雖然我也承認,當初也是因為網路上的討論才有了閱讀的動機。

  對於三體,我最有印象的不是什麼黑暗森林法則,是作者創作出來的一臺機器:思想鋼印。

水是劇毒的


  思想鋼印是故事裡面壁人希恩斯意外創造出來的機器。原本此機器是作為研究大腦思維之用,受試者需要根據測試命題按下是或否的按鍵,而此機器會觀測大腦的神經網路運作。

  在受試者 104 號中出現意外的狀況。

命題一號:貓共有三條腿
命題二號:石頭是沒有生命的
命題三號:太陽的形狀是三角形
命題四號:同樣的體積,鐵比棉花重
命題五號:水是劇毒的

  在命題五號時,104 號回答為偽,而機器為了提高掃描精度,對大腦判斷思維的區域進行強化掃描。意外發生了:測試結束後,104 號得了恐水癥。他拒絕喝水,食物需要放進微波爐烤乾才願意吃。

  希恩斯:「年輕人,生命在水中產生並且離不開水,你現在的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
  104 號:「是的,這個問題在折磨著我,這是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事了。」

  在此之後,人們將此機器命名為《思想鋼印》,並將它投入在軍隊上:將勝利信念透過思想鋼印牢牢的固定在軍人的大腦裡,杜絕軍隊裡的失敗主義。

《思想鋼印》的發想


  在看完《三體》後,思想鋼印與其故事情節成為我用來描述某些事情的用語,我認為作者很形象的把某些現象描述出來,也就是所謂現實中的思想鋼印。

  他首先是我接收到的一個觀點,然後隨著時間、接收到的次數變成標籤,再之後變成我思想里不可撼動、直覺性的一部分。就像磨刀石,逐漸銳化、固化你接收到的觀念,變成你的價值觀,所謂的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而且過程中無聲無息。

  也許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像思想鋼印這樣快速的機器,但在社會中,某些觀念隨著時間逐漸變成自己的真理,在我看來跟思想鋼印只有時間的差別。

  可怕的是在故事中,希恩斯即使知道水並沒有毒,他仍然沒有辦法喝水、接觸水,直到做了兩個月的心理治療,他才慢慢的可以喝水。這所謂「知道有錯誤,但仍然是自己思考的慣性」似乎才是最恐怖的部分。

《三體》觀後感


  《三體》共有三部曲,我最喜歡第一部,其次是第二部。我不喜歡第三部。

  我認為第一部厲害的是它的鋪墊。第一部用了很多的篇幅去描寫三體世界,作者很用心的去建立世界觀,將三體問題融入到世界觀裡,並發想在此星系裡的行星運作的困難,諸如「三日凌空」、「三日連珠」、「飛星不動」等三體行星的災難。同時第一部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寫角色的經歷,從而讓角色的行動是有說服力、角色是有深度的。有些人的重點可能會放在某些角色文化大革命的故事背景,但我在閱讀後覺得這在故事裡並不是一個重點,單純是一個角色背景塑造的選材而已。

  第二部是故事展開的重點,上文的思想鋼印也是出自於此。

  第三部我覺得時間線跨度太大,直接從西元 2000 年左右直到整個宇宙結束,尤其是後半段。故事發展也有點讓我摸不著頭緒。

  整體來說我是挺推薦的,但也就是小說層面上的推薦。我覺得沒必要也不需要把它當做什麼語錄,或是什麼文化輸出。它就是一本精彩的小說。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