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主題

【閒聊】這麝香龜養(yǎng)了幾個月我也忘了

蓋瑞特 | 2023-03-13 22:10:49 | 巴幣 12 | 人氣 718

這篇接續(xù)去年10月寫的【閒聊】養(yǎng)麝香龜一個月了,首先我要聊的是目前的龜缸長了許多褐藻。通常我每個月都會在心情不錯的時候拍一張龜缸的照片,這照片一對比就能體會到褐藻的爆發(fā)狀況。
下面圖一這張是2/11(週六)拍攝的。
(圖一,拍攝於2/11,另外缸前的尺為長45cm的尺。)
再來是圖二3/13拍攝的。
(圖二,拍攝於3/13)
至於我對褐藻爆發(fā)的處理態(tài)度與相關辦法,基本上就是「不管」,至於為何不管則細聽我的論述。

首先藻類作為判斷水體狀態(tài)的一種指標,褐藻的產生至少能讓我確定一件事,便是缸內硝化菌已經形成。就常見的硝化菌形成狀態(tài)而言,通常第一步是水體變渾濁,不過也可能會跳過這一步直接進入到第二步褐藻爆發(fā),而我的龜缸便是如此。因此褐藻的形成可以理解成硝化菌將有毒物質轉化為硝酸鹽後加上光照,而水草等植物的生長能帶走硝酸鹽(相關細節(jié)請自行搜尋「硝化反應」),所以通常他人第一眼看到我的龜缸時,往往會好奇我究竟是在養(yǎng)龜還是在種植物,因為缸內的植物種類一度達到五種(金魚藻、黃金葛、水蘊草、小榕、莫絲,但由於莫絲快被龜破壞完了,故將其移出龜缸),然而在不使用過濾設備的狀況下,在我看來能否維持植物的成長與茂盛是直接影響水體好壞,所以我會自嘲式地回答自己其實是在種植物。

就植物的生長狀態(tài)而言,金魚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畢竟其茂盛程度已經讓我得開第三個空缸去裝了,而這種茂盛也讓我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我撤掉缸內曬太陽的平臺,然後多種金魚藻使其成為一個「水草層」,當龜想曬太陽時就待在水草層之間。隨後經過我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樣的操作對麝香龜這類光照需求較弱的龜是可行的,在上下午陽光照射的時候龜真的會待在水草層之中。不過這樣的操作還是得視龜種而定,若對巴西龜這類光照需求很大的估計就沒辦法了。
隨後是黃金葛第二名,之前還以為自己是種萬年青,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黃金葛。總之這類植物可以水栽,再加上有容器做隔離可以避免龜?shù)钠茐模窟^段時間就得修剪。而就破壞而言,小榕是這缸裡被破壞最嚴重的(這邊我先無視莫絲,因為莫絲遭受的程度已經不是破壞,而是不移走就要被死在龜手上),輕則把盆栽撞得東倒西歪,中則啃食小榕的葉子(因為我缸內只養(yǎng)一隻龜,所以只可能是龜啃的),重則將小榕連根拔起,讓其漂浮在水中,但小榕即便遭到如此破壞卻依然生存了下來,讚歎其生命力的強大。最後是水蘊草,不曉得是水質的關係還是養(yǎng)分搶不過其他植物的因素,當初放進去的水蘊草很多都發(fā)黃爛在缸中,僅有少數(shù)幾柱成功生存並分枝成長。

最後想聊聊飼養(yǎng)理念的發(fā)展,在這數(shù)個月中對我飼養(yǎng)理念影響深遠的觀點有兩個,其一為「缸應該是自動駕駛的狀態(tài),人只是在一旁輔助」;其二為「水質很重要,但水質好不等於生物過得舒服」。我先聊第二點,提出這個觀點的人曾在直播中做出進一步解釋,但其片段我找不到了,大意為:「水質好不等於生物過得舒服這點,可以換位思考成『只要老闆錢給夠,我們工作的時候難道就一定快樂嗎?』」這個換位思考的思想衝擊程度可以說是醍醐灌頂?shù)牡燃墸@讓我思考一個未曾想過的問題,什麼叫「養(yǎng)得好」?

關於養(yǎng)得好,在我的觀察中好像有部分飼主對於「養(yǎng)得好」的理解是「沒養(yǎng)死」,也就是沒把動物養(yǎng)死就是養(yǎng)得好了。先不論這樣的思維在道德上是否應該受到批判,但在我看來養(yǎng)活是作為飼主最為基本的責任,隨後更進一步的種種追求,例如更美的品相、更好的發(fā)色、更多的繁殖,這些都可以視為養(yǎng)得好,畢竟沒養(yǎng)好談何優(yōu)美體態(tài)、如何色彩鮮艷、怎麼繁衍下一代,可是對我這不追求上述三者的人而言,所謂的養(yǎng)得好就是動物過得快樂。
在談動物過得快樂這點的時候,我覺得首先需要清晰地認識到人跟動物是徹底不同的物種,既然是徹底不同的物種,那麼就不能擅自把人的情感強加給動物。這邊可以回到最一開始我對待褐藻的態(tài)度,從上述中得知褐藻的誕生是因為硝化菌將有毒物種轉化為硝酸鹽後加上光照,那麼這個東西便是對缸內無害的,既然無害就應該不管它。但對部分飼主而言褐藻會嚴重影響對動物的觀賞,但是對龜這類天性膽小的物種而言,需要人類的觀賞嗎?需要跟人類互動嗎?在我看來都不需要,需要的是我提供很多石頭、很多水草、很多遮蔽物讓龜可以躲起來,使其感到心安。
談到這邊時就能提到上述提到的第一點「缸應該是自動駕駛狀態(tài),人只是在一旁輔助」,這個構想的重點就我自身的解讀而言,倘若一個缸架設合理,那麼人其實是不用過多去干涉的,因為一個架設合理的缸便是屬於自動駕駛、自動運行的狀態(tài),這時人要做的就只是觀察,在必要時刻才出手干涉。若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一個缸需要飼主天天投入心思、需要不斷磨耗飼主的耐心,那麼這個缸的架設肯定不合理,因此對飼養(yǎng)水族、爬蟲而言,最耗費精力的應該是事前準備與開缸設缸的過程,而不是動物到家開始飼養(yǎng)的時候。

根據(jù)我這數(shù)個月的觀察,當養(yǎng)到龜對飼主降低警戒心後其實互動性挺好的,這種互動不是指直接碰觸龜?shù)幕樱钱旓曋髯叩綌[放各種石頭、種了一堆水草等各種遮蔽物的缸前,其第一眼肯定是看不到龜?shù)模墒沁^幾秒後龜會離開遮蔽物來到飼主眼前,向飼主討食。所以不要擔心看不見動物,而是要擔心為什麼動物見到飼主如見鬼一般逃之夭夭。

先聊到這,有時間再聊。
追蹤 創(chuàng)作集

作者相關創(chuàng)作

更多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