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中國的河水大多東流,且這樣東流的意象常常使詩人興發愁思或慨嘆,因為東流的江水就像是某些事物逝去後再也不會回來了。
例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李白的「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等。
蘇東坡被貶到黃州後,與一位名醫成了好友,並一起到清泉寺遊玩,寺旁就是蘭溪。蘭溪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是向西流的,和一般東流的江水不一樣。
這讓蘇軾頓時體會到許多事情有其例外,同樣地,人的衰老也不是一種絕對。所以,不需要害怕年華老去。
感覺這跟我之前讀的「變老的勇氣」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聖誕節的夜晚,將這闋詞送給一直抖內我的同學,雖然可能沒什麼連結。
蘇軾的作品相當有意思,並不是定風波或臨江仙可以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