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前往
大廳
小說

誤打誤撞成為通訊人(十五)-實驗室的選取標準

棋仙賴 | 2022-11-19 21:27:11 | 巴幣 1206 | 人氣 1268

此篇主要是講述我覺得實驗室要怎麼選
給各位參考參考
那我會針對通訊方面的實驗室去講解
如果是不同領域的人
就加減看吧
自行去套用在你們自己的領域
以下故事開始

我覺得在選實驗室的排序是
畢業時間>教授個性>>>其他雜事>研究題目
畢業時間一定是第一順位
能早點走就趕緊早點走
現在還沒入學可能覺得還好
但到時候你被教授追著跑
你連一天也不想多待

一般按照學校的行事曆來說
超過7/31還沒離校就算是新學期
也就是碩三生了
但上面這是嚴格上來看的情況
那在電機通訊領域說的2年準時
是指在開學前可以讓你離校
所以在開學後如果還沒有離校的話
那就沒有其他藉口了
你就是延畢仔、碩三生了

那按照交大電信所來說
我自己感覺啦(沒有實際的數據)
大概只有50 60%左右的同學可以在開學前離校
而其他人都是在9~12月這期間離校的
就會是所謂的2~2.5年
雖然沒有要讓你拖到半年
但就是要多拖你個幾個月

那眾所周知,教授願意讓你口試的話
就是要讓你畢業的意思
那口試也就只是走個形式而已
所以口委們也會讓你口試通過
才會有下面這個經典的口委梗圖

其實教授爽的話,他也可以讓你早早走
反正口試也是走個形式
其他口委也會同意的
但礙於現實層面的種種考量
教授有自己的放人標準阿
教授想要再多壓榨你,好讓他可以升等
教授覺得隨便放你走,會讓他在學術界、業界名聲臭掉
教授覺得他10幾20年來就是這樣,憑什麼你可以早走
等等的各種原因
所以才會多留學生幾個月

因此,在通訊領域
讀個2~2.5年算是在正常情況了
如果實驗室的畢業時間沒有比這個高的話
那這間實驗室就可以選

再來就是教授的個性了
這裡涵蓋的很廣
包括實驗室規定、教授meeting對學生態度等等
那一般來說大多數的實驗室
不論是直接規定、或是潛規則上
都會要求學生平常要進實驗室
這種其實也還好
時間上不要太扯就好
什麼要在實驗室待到晚上快12.
畢竟來讀研究所就是來做研究的
不在實驗室做研究
你也是在家裡遠端實驗室電腦做研究
再來就是其實每天這樣按時去實驗室
對於研究進度長時間來看一定會有明顯的成長
然後實驗室的同學經過長時間的相處
一定會變得更熟,畢業之後再約出來都有可能

但像我們這種沒硬性規定的
就變成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
沒有私交,畢業後就不可能約出來
會有一點可惜啦

一般來說正常的教授
在meeting時都是採取著challenge的態度
他其實質疑的是這篇論文不清楚地點
而不是臺上的人
但在學生看來
可能會覺得教授很兇,咄咄逼人
但我自己覺得只要做好準備
要認真去想paper為什麼要這樣做
不要把paper照著唸出來
而沒有自己的想法
基本上就不會被電到太慘

所以,通常來說被電的話是很正常了
只要教授不要噴人、做人身攻擊就好

再來就是雜事
有蠻多實驗室為了經費
要跟公司合作一些計畫
但這些計畫多數跟之後的研究論文沒甚麼關係
所以算是對學生的一種負擔

還有老師可能會叫學生強制當他的助教
很常沒給什麼錢
就為了課程叫學生做這做那

甚至有些教授有接一些行政職
也可能會叫學生處理相關的事情

還有很多的可以舉例
大家自行上網找
那以上這些雜事都會影響到修課和研究進度
但是沒什麼實質幫助

最後就是研究題目了
為什麼將研究題目擺最後
因為對於之後的工作面試的主管
They don't fucking care
學術界和業界做的東西差太多
基本上不太可能完全銜接到
所以稍微有擦到邊就可以了

也有人會說做研究當然要做自己有興趣的
這個其實是個理想狀況
因為當你被教授機掰到
你就會覺得那乾脆做自己沒興趣的
可以早早畢業還比較好

再來就是做的題目有要到很夯嗎
或是說很多公司有在做的相關題目
其實也還好
就通訊領域來說
有很大一部份的專業知識養成是靠修課
譬如說我今天是做錯誤更正碼的
但是我透過修課,其他的MIMO、OFDM的知識
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去補足
至少要讀到能跟做相關領域的同學聊上個幾句

而且甚至我有些同學的工作也是做很不相關的
畢竟主管要不要收你,也不全然是看專業能力
有些覺得你及格就好,剩下的是看你的個人特質
看你之後相處起來會不會有問題

總之,碩論題目對於之後的就業並不是到非常重要
主要還是先畢業再說
甚至有些人連碩論題目都還沒定
就可以拿到預聘了
那在面試的時候就報告說
在碩一看了哪些paper
那之後要可能會朝哪方面做研究

再來說說教授們題目的制定
有一種就是教授會自行發掘有興趣的題目
那可不可行就再說
叫學生做了才知道可不可行
每年都做得很不一樣
學生也沒得問人
code也要自己重寫
另一種就是會一直延續畢業學長們做的研究
每年就往之前的研究加一點加一點
那這種實驗室就會有完整的傳承
不論是code還是paper方面的
都不需要自己一個人慢慢摸索
可以減少很多時間

dcard上很常討論的兩種case
1. 很硬很累要接很多計畫,不過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實驗室的題目也相對比較熱門
譬如說是做AI、machine learning、MIMO、OFDM、6G技術探討等等
但是至少要2.5年才可以走左右
2. 很涼,不用接計畫,做的題目有點偏門
譬如說錯誤更正碼、音訊處理(剩下哪些算偏門我就比較不知道)
可以準時2年走人

很多即將要升碩一的人會選1吧
尤其是從後面學校上來的人
會覺得自己的學歷跟純血比就不好看了
那到研究所就應該要多加努力
要和以前的自己說掰掰

這邊跟大家勸世一下
真的不要想不開去1的實驗室
如果老師稍微嚴格一點
不需要到機掰
很有可能讀一讀就休學了
而且也有太多例子可以證實
1和2的畢業學生相比
出路可能也不會差太多
甚至到同一個部門都有可能
那你到時候就很幹
既然最後都到同個部門了
那幹嘛很要作賤自己
去1的實驗室呢

這邊差不多可以下結論了
總之依照畢業時間為最高準則
再來就是老師個性和實驗室的雜事
最後才輪到最不重要的碩論題目

創作回應

天冷了就摸摸耳朵
交大電信所這屆69個人巖壁(需領新的學生證) 簽名換證的時候偷看到的XD
2022-11-19 21:47:45
棋仙賴
這樣是不是要把%數改一下
2022-11-19 21:58:35
空気感液態氫氧化醬
雖然不是113的 不過想問ㄧ下如果沒有實習經歷在畢業後求職會不會影響很大,還是頂多就少個體會職場跟拿預聘的機會而已.
2022-11-19 21:53:04
棋仙賴
我們這一屆的同學大多數都沒有去實習,但最後還是有拿到預聘
去實習只是讓主管先和你磨合,覺得適合的話,就直接讓你拿到預聘
但有沒有實習其實對於求職並不大
2022-11-19 22:06:55
空気感液態氫氧化醬
感謝大佬 看身邊別的lab朋友都有暑假要去實習的計畫 而我大概只能乖乖做計畫 現在看來沒那麼擔憂了
2022-11-19 23:05:14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