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提過,每年大概10月至12月的這個時候,是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的湖光山色藝術季(也可以說是秋季公演),會有各式各樣的如京劇、歌仔戲、民俗技藝、客家戲等精彩的表演,除了學生們的公演外也會請到專業團隊來表演。
上週六我爸跟公司同事去騎腳踏車享受鐵腿的感覺,我就和我媽母女二人一起去看了下午場的歌仔戲《呂蒙正》,順便去逛木柵圖書館。
這算是我有印象以來第一次看現場的歌仔戲,是個很新鮮的體驗!以前有沒有看過沒有印象,長這麼大也只看過陳亞蘭演的《嘉慶君遊臺灣》——反倒是布袋戲,因為我小時候超怕布袋戲偶,所以格外有印象==
我連《呂蒙正》這個聽說是歌仔戲傳統經典劇目到底是演什麼都不曉得,也忘了事先查一查,在發現這齣戲可能只有文戲沒有武戲時,本來還有點擔心會不會又看到睡著......沒想到我全程看完,完全沒打瞌睡(頂多只有剛開始時因為睡眠不足頻打呵欠)。
究其原因,我媽說可能是因為臺語我比較能聽懂,搞笑的部分也就更容易理解,還可以去學一些臺語;另外,上半場有段劇情是男主角去行乞,結果之後行乞行到從觀眾席冒出來,這種橋段我很喜歡w
但沒想到......還真的有人塞錢給演員???
一開始,因為我看到有幾人給的是紅色紙,想說這是不是安排好的環節——然後下一秒,就看到一堆爺奶級的觀眾紛紛掏出了粉色國父、藍色小朋友,後面還有人掏出五張小朋友?!甚至還有觀眾在演員都走到臺階那裡,還衝過去塞錢
![](https://i2.bahamut.com.tw/editor/emotion/11.gif)
觀眾太熱情,演員差點回不了臺上。
看電視版的歌仔戲時,基本上不可能會有這種與觀眾互動的橋段吧?因為實在太有趣太新奇了,所以當天表演結束後,我就把這事兒po到FB粉專和IG分享。
結果意外有個戲曲學院出身的人,在粉專留言回覆——歌仔戲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在只要演到這樣的劇情時候唱出乞食調基本上大家都會紛紛拿出紅包給演員,也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意境,藉由給予紅包讓演員講好話獲得祝福等。
看到對方的解說,我才恍然大悟:演員要重回臺上時,確實好像有講了句類似祝大家發財之類的話,還獲得一票相當熱烈的掌聲......然而我那個時候可能有點走神,加上臺語不是很好,所以就一臉茫然的跟著拍手,完全不曉得為何其他觀眾要這麼興奮?
p.s因為我只知道陳亞蘭和楊麗花,所以在演出開始旁邊字幕機跑著的工作人員表中,看到「小咪」這個在一排人名中格外突兀的名字時就有點懵——當時還想著「怎麼會有個像寵物名字出現在上面?
」,倒是我媽超興奮的,告訴我這兩個都是國寶級演員!最後兩位都有出場跟演員一起謝幕,看起來都很有氣質~
![](https://i2.bahamut.com.tw/editor/emotion/39.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