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強調行動,因為你不行動,永遠都會在思考策略階段,那策略要做到什麼時候?
你先拉時間線,你五年後或十年後要達到什麼目標,當你達到目標的前一刻,有哪些事情是從一開始就得做,並且在你到達目標後還是得持續做下去的,當你擬定後就可以直接從那些事情開始做起。
比方說你今天要開一間麵攤,有什麼事情是你可以做的?
煮麵
研發產品口味
菜單設計
店面大小
材料跟誰買
定價決策
行銷方式
更多更多
那麼,在你也不確定做不做得起來,只有一點想法的情況下,要在這麼多事情當中選擇一件事情開始做,可以怎麼做決定?
「選擇你可以最快完成並且至始至終都會持續做的那件事情。」
比如菜單設計這件事來說,只要在某個階段設計好之後暫時就不用再研究了,只有到了你的事業中期或是有什麼狀況需要做更改,比如漲價或是取消某些產品,不然的話菜單設計只算是階段性任務。
那麼行銷策略呢? 他算是要一直保持思考並且持續精進的事情,但是對還沒開店的你而言,要開始做行銷策略其實是打高空,真正要做到落地,只要一開始做好初步策略就好,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五年後或十年後你想像自己要站上什麼位置,之後就先可以不用策略了,所以目前暫時分類為階段性任務。
那麼看下來,其實最簡單能直接開始執行,並且會一直持續做下去的,就是煮麵了。
就算你沒有店面,你也能在家裡煮,家裡沒器材,電子爐與食材錢花下去就有,你透過不斷煮麵來感受自己對這件事情能不能讓你持續做下去的意義,當你不斷重複煮麵,技能不斷精進,最後給其他人試吃後大家都認為好吃,這時你就可以開始拓展新的任務。
也就是下一波的「最小可行性測試」。
一開始的煮麵練習,是你那時候的最小可行性測試,現在你已經完成了,並且建立煮麵的習慣,也確定身邊朋友都認可好吃,接下來就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的最小可行性測試,就是拿到市場上檢驗,那麼是不是就要開始找店面呢?
答案是不一定,如果你錢多到花不完,你要直接在百貨公司開店也沒問題,但通常就是想賺更多錢才會開店阿! 所以盡可能降低成本的方式做初嘗試,也就是可以用移動餐車的方式,就算失敗也不會太痛。
更省成本的方式,就是先在網路放上自己產品的照片,讓大家開始下單,有多少單做多少,降低耗損成本,頂多就是承擔客人點餐後沒來取的成本以及製作時間的成本,對比直接開店沒人買來說已經省很多錢了。
當你開始接單,單越做越大,這時候就能考慮租個店面穩定輸出,接著就是行銷策略、菜單設計、定價策略開始階段性任務一個個完成,這些事情也因為你過去不斷從小市場測試的過程有了一點概念及經驗,在設計過程中也比較有數據讓你明白從哪個方向設計會讓客戶比較喜歡。
這一系列的操作,步驟很簡單
1、設計出最小可行性方法並開始重複執行
2、這個方法就算失敗也不會讓你傾家蕩產,痛還是會痛,但不會讓你一蹶不振
3、必須逐漸往前往外推進,增加新的階段性任務進來
這麼做的好處是能讓你越做越有信心,就算失敗也不會有太大的打擊,甚至讓你有一種接受挑戰的感覺,想像你拳擊比賽的對手比你重 30 公斤,身高比你高 30 公分,你反而更容易放棄比賽。
要是對手只是強你一點點,你認為專注一點還是有機會擊敗對手,反而認為這是種挑戰,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有這感覺就對了!
回過頭來,想像平行世界的另一個你,仍還在思考該怎麼設計店面,要做什麼產品,一樣的時間,兩個人的距離已經越離越遠,最先開始的人才有更多資源拿來思考,而不是永遠一直思考卻不做,若不做中學那不如把時間拿去體驗興趣還更值得很多。
當然,開始執行就是會有成本必須消耗,時間成本、材料成本、機會成本,這些都是你必須要承擔的,當你已經決定要擔起這些責任,就會開始行動。
這感覺就像現在下了一場大雨,你剛好沒帶雨衣在屋簷下思考著怎麼辦,偏偏已經下班了,你很想趕緊回家休息,這時你只好淋雨回家,雖然回家就能換下衣服卻還是很討厭淋雨的感覺,這時你想了一下淋雨之後的狼狽模樣,只要那個模樣你能接受,在內心當中接受的瞬間,你就會開始行動,往雨中前進,承擔的過程,就是那一瞬間的決定。
理性上你能承擔,但內心還是很掙扎,因為從來沒承擔過任何事情,但男人只要成年,年紀越大要承擔得事情越多,你越是逃避,這些事情仍然會存在,在這些事情主動找你之前,學會自己主動接受責任,擔得下來,你未來才能夠越省事,而不是逃避到最後在某個年紀讓這些事情主動來找你,你那時候就是必須面對,而且你沒辦法好好處理完善恐怕就自爆了。
人類會拖延很正常,因為過去拖延有給你帶來好處,但是他不夠好。
你必須開始感受行動過程帶給你的美好,所以一開始行動要開始啟動時不用很用力,不用想把什麼完成,只要做到一點點就好。
想開麵店? 先煮麵試試
想當網紅? 先拍 VLOG 試試
想當廚師? 先從煮飯炒菜試試
想當電競選手? 先在假日打整天遊戲試試
習慣都是從小行為做為種子開始培養起,並且把對行動的情緒從損失成本漸漸變成得取利益,才能對行動這件事更有正向情緒,才會更願意去執行。
我們理性上明白要去執行才能夠解決問題,但卻遲遲不做的原因,就是因為對於行動有太多負面情緒,對拖延有太多正面情緒,慢慢培養習慣的好處,就是調整你這個狀態。
就像我對金錢其實有負面信念,就是錢好好存著才比較舒服,花錢會覺得若買到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心情會很糟糕,所以我開始漸漸培養花錢的習慣,首先就是先花在日常用品上,雖然最近還是翻車了一下,但至少生活用品我還能承擔,在這過程中也開始體驗到好品質的用品帶來的正面效益,我才得以漸漸打開花錢的負面情緒,轉為正向情緒。
所有你理性上認同的事情,未執行都是因為情緒上面無法轉換,這時可以用最小可行性、失敗後能承擔的方式執行吧!
==============
喜歡文章點個GP
提問表單: 點我提問
穿搭教學:基礎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