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國民義務教育階段的時候,一定有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大家的共同回憶。
那就是,當老師在課堂上問問題的時候,沒有人答腔,也沒有人舉手,非得要老師點人起來,那人才會回答。
我從小被教育服從,要說是耐性和道德心的砥礪,我卻並不是那麼同意。就事實上來看,許多與我相同年代的人都經歷過這種服從階段,但並不是許多人都擁有一把能把他人的不便放在心底的道德尺度。
這也沒有關係,道德是用來反求諸己的,並不是用來要求別人的,但為什麼「關注彼此需求」在資訊取得如此便利的現代都會,竟會如此困難呢?
說來也有趣,只是因為我們習慣被動回答問題罷了。
有需求,忍。有想法,忍。有話要說,想想還是算了。
久而久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橋樑經常是閉塞的,在猜疑和僵化的社交辭令當中揣度對方的想法,在隔著螢幕、隔著網路的情況下,不安與不快的想像又更多了。
往往在網路上面熱烈交火的,在現實當中都能把盞言歡。見面三分情,在表情和語調的提示之下,我們更能接收到對方不說出口的表達。
「溝通」的橋樑,正是由表現而來。
當「不爽要說啊」只是一句幹話的時候,人和人之間的信賴與真誠,確實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