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偶:尋是越過濛濛細雨的尋,偶是還沒雕塑的偶然。
睡前與好友聊了些許,想起先前被揶揄的兩個點:論文及異性。不禁莞爾,話說隨緣本身是件弔詭的事,處於岔路的起始:一條留給樂觀進取,付諸全力後輕鬆以待,交由他者裁決般悠然;另一條則是主動放棄了競爭,任由錯覺中的偶然去支配,自己只是個被繫繩的木偶,淪為群體意識下的、無區別的單位。
不談求偶,求之一字,隱約蘊含了慾望(渴求)與彰顯階級落差(正因不得而求之)。偶亦非配偶、木偶、成偶,而是彗星雲般的偶然,與耽溺於緣分或一己私欲有別,偶然像是你要捧起晨曦,它卻將你整個人洗淨;抑或你在街巷遇到的那名陌路,你們的背影和走路的姿態如出一轍。
聆著屋簷墜落的清脆,昨夜微雨仍在拉扯夢枕一隅,我推開門,尋的是一份寧靜,即使渾身濕濡;門被我輕輕關上,它要的是門縫底偶有灰塵寄寓,人為的喧囂除外。
六點半,我找尋著眼鏡與手錶,這無疑是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