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驀然回首》(ルックバック)是漫畫家藤本樹,於2021年7月份在少年Jump+網站公開的漫畫短篇作品,故事描述小學生藤野在學年新聞發表四格漫畫,卻遇到畫功比她更好的京本,截然不同的兩人因漫畫創作產生交集,演繹出關於「創作」的各種情感。
這部作品在公開首日就引起極大的迴響,造就上百萬瀏覽量的點閱率。能達到如此驚人的現象,除了歸功於作者藤本樹極為優異的漫畫敘事功力,還有角色們對於「創作」的種種情感,喚起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
自己是時隔半年以上,購買了東立出版社翻譯的中文版漫畫實體書,也是第一次接觸藤本樹的漫畫作品。
閱讀了這本漫畫後,書中蘊含的強烈情感宛如澎湃浪潮,在我眼裡,這本書映射出關於「創作」這件事的種種面向,最後所交織出的是對於創作的愛,是很美麗的短篇故事。
這篇心得有個人的主觀詮釋,也不是專業評論,只是想脫離社會事件的層面,單純訴說這漫畫本身給我的感受。
整體心得
看完漫畫的第一印象,就是作者運用畫面構築故事的功力相當強大。這本漫畫的畫風並不特別美型,偏向寫實風格,筆觸細膩且紮實,作者本身的繪畫功力就很厲害。
首先是人物角色的表情很生動,搭配額外的肢體語言,深刻傳達角色情緒,不管是藤野在雨中跳動的歡欣雀躍,京本蜷縮身子,竭力對藤野傾訴喜愛之情,還是京本去世後,藤野跪地痛哭的懊悔悲傷,都讓讀者感受到角色的情感。
另外景物的描繪十分豐富細緻,以房間物件及窗外景色呈現四季流轉,還有以書本及練習本的堆疊累積,象徵藤野及京本日復一日的練習,光是用靜態畫面就能傳達出龐大的訊息,很精湛的漫畫表現手法。
以生動人物及豐富景物,將角色情感與劇情訊息蘊含於靜態畫面中,再用流暢優異的分鏡將這些畫面串連在一起,營造宛如電影敘事的獨特風格。
如果將每一格的畫面比喻成一條條河流,這些靜靜流淌的河流就在分鏡下匯聚成大海,蘊含的情感就宛如一波波浪潮,隨著劇情發展衝擊讀者內心。
除了漫畫的敘事手法很優秀,劇情主旨也相當清楚明確,故事聚焦於藤野跟京本這兩名主角,藉由他們創作者/讀者的身分,詮釋有關創作的各種面向,。
藤野跟京本因創作而相遇,體驗過各種創作的酸甜苦辣,最後意外的生離死別拆散兩人,藤野陷入絕望之時,卻也因創作得到救贖,繼續走下去。
我自己認為這部漫畫的核心就是「創作」,雖然這部漫畫是以「漫畫」創作為主,其共通的創作情感卻能投射到各種形式的創作上,讓創作者及一般讀者都能產生共鳴,加上各種意象及場景的對比呼應,短短一百多頁就道盡創作的各種情感,並在最後的「Look Back」做出美麗的歸結。
以下心得就書寫自己所感受到的故事內容。
創作的最初
一開始,藤野還是四年級的小學生,她在學年新聞刊載的四格漫畫大受同儕好評,但此時藤野對於漫畫創作並沒有特別的追求,也沒有一定要成為漫畫家的打算,擺在她眼前的道路,還有成為運動員的選項。
另一方面,在家閉門不出的京本,只是為了打發漫長的無聊時光而開始畫畫,並沒有進入美術大學的志向。
我想許多人開始創作,或許也像她們兩人一樣並沒有特別的目標,最初只是想打發時間或是隨性創作,就像在創作路上懵懂的孩子。
然而,隨著年歲增長,接觸的人事物漸漸變多,對於創作的想法也會隨之改變,有些人會放棄創作邁向新的目標,但也有人會確立對於創作的目標,更加認真投入創作。
藤野跟京本就因為創作而相遇,因為彼此確立自己創作道路上的目標,對於創作有了不同的態度。
創作的評價
對於創作者而言,只要公開創作,就會受到外在眼光審視評價。
故事中的藤野的四格漫畫公開於新聞上,受到同學及師長的好評,藤野因此產生對創作的驕傲自信。
但當京本的四格漫畫同樣公開在新聞上,兩方的創作就會受到外在眼光的比較評價。作者藤野和京本藉由差異性極高的四格漫畫,讓讀者能馬上清楚了解兩邊創作的優缺點,是很高明的表現手法。
藤野的漫畫畫技拙劣粗糙,卻極富故事性及趣味性,也有一定的分鏡架構能力;京本的漫畫背景描繪水準極高,卻沒有故事及人物,了無生氣。
但外在讀者的眼光,不一定能精確評價兩人創作的優劣,當同學們都一致稱讚京本的畫技,甚至評價藤野的漫畫普通。
「4年級居然有人畫得比我更好,我絕不允許!」
藤野一直以來的自信心瞬間被他人的評價所擊碎,她驚訝於京本畫功的優勢,卻沒意識到自己創作的優點,加上其他人的外在評價,她就認定自己的漫畫比京本還差勁。
已經成年的創作者,都不一定能準確評價自己的作品,也多少會在意外界評價,正值小學生年紀的藤野,當然更沒有評價自我創作的能力,也無法擺脫他人評價的眼光,而對自己的創作產生錯誤的認知。
然而,藤野一直是為競爭對手的京本,卻對她的作品給予極高的評價,稱讚她是漫畫天才,毫無保留地表達喜愛之情。
京本作為粉絲,單純地喜歡藤野的作品,並將這份喜愛傳達給藤野。
因為此時評價藤野作品的人是小學生,這些孩子對作品的評價,還沒有大人的掩飾跟顧慮,而是最直接單純的想法。
所以男同學普通的評價才讓藤野如此受到打擊,並將這份評價作為對自己作品的真正評價,即使無比努力且花費無數時間,她的作品依然很「普通」,讓她一度想放棄創作。
然而,小學生的京本作為粉絲給予藤野作品的至高評價,有著孩子的純粹直率,直接傳達進藤野心中,才翻轉藤野對自己創作的差勁評價,感受到身為創作者的至高喜悅,並繼續投入創作。
創作的累積
藤野本就是自尊心高又不服輸的性格,即使認為自己輸給京本,她反而更加努力投入漫畫創作,購買素描本及參考書,上網找尋進步方法,就是想要在畫技上勝過京本。
這邊漫畫上的表現也堪稱一絕,首先以白天與夜晚的教室及房間,呈現藤野日夜不懈的努力;以圖書館、客廳及戶外的場景,再搭配日漸累積的參考書,呈現藤野不論在任何地點都認真練畫;最後四格則是藉由放間擺設及窗外風景,將藤野練畫的時間拉長到季節的時間。
藤野就這樣日日夜夜,四季流轉,都持續努力練畫,在這過程中,讀者只能看見藤野孤獨的背影,呈現創作的磨練並非一蹴可幾,也沒有人可以直接幫忙,即使過程苦悶且孤單,創作者只能獨自不斷努力,提升創作技巧。
然而藤野勤奮練畫,卻依然比不上京本,讓她一度放棄創作,但當她來到京本的家,看到延伸到走廊盡頭的素描本,遠比自己練習的素描本還要多。
作者僅用一頁的畫面,就讓讀者清楚明白京本在創作上的練習量如此龐大,證明這兩人在畫技上並非所謂的天才,就和大多數創作者一樣,仍要靠不斷練習,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歷經作畫練習的累積,各有長處的兩人於國中開始合作,採用融合兩人姓氏藤野京的筆名,這時的畫面就從練習的累積,轉換為創作時間的累積。
此時在畫面上,讀者仍只能看見藤野創作的背影,但她的身後有著京本描繪背景,京本一直在她身邊,不論白天與夜晚,晴天及雨天,隨著每天兩人繪製的原稿越來越多,最終兩人離開房間,將成品投稿到集英社。
短短幾頁的畫面流動,時間就長達一年,證明創作並非馬上就能完成,漫畫需要一筆一劃描繪,小說需要一字一句書寫,戲劇需要每分每秒的排練演出,每個創作都需要創作者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才能成就一部好作品。
得到漫畫大賞的兩人,開始在周刊刊載短篇,此時兩人不管到各地取材,還是在房間裡創作,畫面中的藤野創作時仍是展現背影,而京本一直在她身後,另一邊的畫面中,兩人合作的短篇數量也越來越多。
之後終於得到連載機會的兩人,卻因為京本就讀美術大學,兩人分道揚鑣,藤野仍以藤野京的筆名繼續創作漫畫,在偌大的工作室中,只有藤野獨自作畫的背影,她的身後已經沒有京本的身影,而她累積的漫畫單行本越來越多,累積到的11集,成功動畫化的集數。
從小學到成人,從練習作畫到成為職業漫畫家,縱使歲月流逝,她身旁的景物不斷流轉變換,或許藤野在外界眼中是所謂的天才,但漫畫卻如實呈現她在創作中所投入的大量時間。
我們這些在漫畫外的讀者們,也都一直看著藤野創作的背影,看著她花費大量時間心力所累積的創作成就。
挫折與痛苦-創作之路的斷絕
然而,在藤野的創作之路上,卻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存在挫折與痛苦,而且大部分都與京本有關,讓藤野數次想要放棄創作。
最初小學時期,藤野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的創作,而和她比較的對象就是京本,京本高超的背景畫技贏得眾人讚賞,藤野第一次品嘗到挫敗的屈辱,縱使她發憤圖強磨練畫技,卻依然比不上京本的精緻。
加上投入練習的過程中,藤野變得孤獨,成績變差,同儕和家人對於創作的不諒解及質疑,也讓藤野懷疑自己創作下去是否正確。
京本的存在,讓藤野付出大量時間卻換來挫折感,藤野便說:「不想畫了」,轉而和朋友家人玩樂相處,放棄自己的創作。
這裡便展現關於創作的挫折苦痛,每個創作者公開創作時,難免會與其他創作者產生比較心理,當別人的創作作品比自己好,成就比自己還要高,創作者就會對自己的創作能力產生質疑,進而感到痛苦。
另外,好的作品並非一蹴可幾,一般創作者總是孤獨的,必須投入大量時間努力練習或創作,但最後得到的成果卻不一定美好。
可能遭受他人批評嘲笑,也可能達不到自己的理想,縱使努力投入卻不一定能成功,如此苦澀的現實,這份屬於創作的苦痛,也讓許多創作者想要放棄。
藤野第二次想要放棄創作,則是因為京本的死亡。
當初藤野跟京本兩人立下約定,如果開始連載就要大幅提升畫技,京本便為了這個約定前往美術大學就讀,導致京本被人殺死。
京本因為自己的創作踏出房間,因為自己的約定成為美術大學學生,讓藤野將京本的死亡怪罪到自己身上,流淚說出:「為什麼我要畫啊,就算畫了也沒有任何幫助……」
藤野直接喪失創作的意義,憤而將自已過去四格漫畫撕碎,否定了過去創作的一切,想要斷絕自己的創作之路。
因為最初就是京本說喜歡她的創作,才讓藤野成為漫畫家,而京本的死亡,讓這一切彷彿變得毫無意義。
愛與救贖-創作之路的延續
京本的存在及死亡,讓藤野數次痛苦到想要放棄創作,但也是因為京本的存在,讓藤野得以在創作路上繼續前行。
京本對藤野的創作懷抱無比強烈的愛,最初當藤野的四格漫畫滑入她房間時,就算沒有署名,她也能認出對方就是藤野,足不出戶的她願意鼓起勇氣,對從沒見過面的藤野傾訴對她創作的喜愛之情,。
那份熱烈喜愛的情感,是無比的率直而純粹,她對藤野的創作如數家珍,收集簿裡收藏著藤野的漫畫,注視藤野作品的眼神總是閃爍著光輝。
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熱烈喜愛的藤野,也第一次感受到身為創作者最純粹的喜悅,即使在京本面前沒表現出來,她仍開心的在雨中舞動,雨水彷彿沖刷掉她以前放棄創作的心,藤野迫不急待拖著淋濕的身軀重新作畫。
兩人因創作而相識,藤野再度重拾畫筆,跟京本合作繪製漫畫,兩人因創作產生的羈絆更加深刻。
小時候因為京本的愛,找到創作意義,走上創作之路的藤野,成年後卻因為京本的死亡,失去創作的意義,但作者以平行時空的轉換概念,給予這作品一個無比溫柔的詮釋。
藤野否定自己的創作,她所撕碎的漫畫紙片滑入另一個京本的房間,斷絕她和小學的自己相識的機會。
但最終京本仍會進入美術大學,和藤野重逢,訴說對她作品的喜愛,兩人終究會因為創作而相遇,藤野也會因為京本的愛而重拾創作。京本在另一個時空看著藤野「初吻」的漫畫,「輪迴轉世仍要再次親吻你」,呼應了藤野跟京本另一個時空的再次相遇,再度一起踏上創作之路。
唯一不同是,京本就算沒有藤野的創作,也會走出房間進入美術大學,所以京本的死亡不是藤野的錯。
故事中也以行走的畫面,代表繼續在創作之路前進的意象,最初在京本身上得到創作動力的藤野,興奮在雨中奔跑,所繪製的漫畫是持續奔跑的畫面。
升上國中後,藤野行走於田間小路,回到家就和京本一起繼續作畫。另一個時空中的京本,也是行走於小路上,回到家開始畫漫畫,兩方的畫面呈現有著前後呼應的效果,創作的道路在不同時空仍會繼續延伸。
即使時空變換,京本跟藤野仍會以不同的方式締結創作的緣分,最初藤野繪製的漫畫,將京本帶出房間;而另一個時空的京本所繪製的四格漫畫,則是滑入現實時空的藤野面前,將她帶出囚禁自己內心的房間,拯救了她的心。
最終,ルックバック(Look Back)
京本最後所繪製的四格漫畫「看見背後」(Look Back),畫中的藤野即使背負傷痛,仍堅毅前行,我想不只是京本最後對藤野最真摯的告白,也是整個故事溫柔的總結。
藤野踏入京本房間時,沒有任何一句臺詞,但畫面承載的情感如此強烈,京本即使在死後,仍以自己的方式,訴說她對藤野創作的純粹喜愛,就如同過去小學時那樣,她的那份愛始終不變。
她書桌窗前貼上數張四格漫畫,書架上擺滿藤野出版的好幾冊漫畫書,都在告訴藤野依然喜歡她的漫畫。
鯊魚踢的主角,就像在另一個時空的藤野踢走壞人,在京本眼中藤野就像是英雄,也是她的偶像。「一踢再踢,試著活下去」,彷彿希望藤野繼續堅強地活下去。
藤野當初在背後簽名的衣服,最後揭露藤野的名字為「步」,彷彿希望藤野邁出步伐,繼續在創作道路前行。
最後的一段臺詞,是對藤野創作意義的詢問:即使不喜歡畫畫,不有趣又很麻煩,還要花費一大堆時間,那麼藤野妳為什麼要畫呢?
我想這是許多創作這會詢問自己內心的問題,創作的意義每個人的答案各不相同,而屬於藤野的答案,我想就在京本的笑容中吧,我彷彿看見京本對藤野訴說的話語,她依然是當年那個對藤野傾訴喜愛的孩子。
「看看過去,深愛著妳的創作的那個我吧,因為你的創作,我露出笑容、感動落淚、驚喜、歡笑,我們一同累積的時光絕對不是錯誤。」
「不論是在妳身邊,還是與妳離別,我一直在妳身後,看著妳的創作,深愛妳的故事,請妳不要感到憤怒悲傷,請妳繼續向前邁步。」
原文書名的ルックバック(Look Back),比起中文版的「驀然回首」這個書名,我覺得更加符合劇情內涵。
ルックバック(Look Back)是藤野的驀然回首,她回顧京本留下的事物,回想與京本有關的記憶,發現京本懷抱對自己創作的愛,即使背負傷痛與遺憾,卻再次因為這份愛邁出步伐。
故事設計京本是藤野在創作上的競爭對手、合作者及讀者,映射出藤野對於創作的各種感情,但京本最為單純的身分,仍是藤野的讀者。
ルックバック(Look Back)是京本一直在藤野身後,看著她創作的故事,追逐她的背影,想與她並肩而行,即使死亡,她對藤野創作的喜愛仍如此純粹強烈,而她的愛引領藤野向前邁進。
ルックバック(Look Back),也是漫畫外的讀者看著藤野創作的背影,看著藤野的背影,彷彿也看見自己的背影。
藤野所歷經創作的喜悅、痛楚及苦惱,失去重要之人的傷痛,繼續活著走下去的堅強,某方面或多或少呼應讀者自身的經歷,藤野的背影成為讀者的自我投射。
結語
這部短篇漫畫的故事架構其實相當簡單,用一句話就能概括:主角藤野一開始因為京本投入創作,因為京本而放棄創作,最後還是因為京本繼續創作。
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只有藤野跟京本,藉由這兩人互相交織的情感,呈現出創作的各種面向:創作的起源、創作的競爭、創作的累積、創作的評價、創作的痛苦、創作的救贖與愛。
而這本書呈現創作的種種苦惱、責問及哀傷,如此真實而殘酷,彷彿是尖銳的棘刺,深深刺入血肉中,疼痛得讓人想要放手。
但最後的結尾卻極其溫柔,以平行時空的另一個現實,在故事中洗去藤野的罪惡,並告訴讀者京本仍愛著藤野的作品。藤野最後為了這份愛,即使背負傷痛,仍會繼續前行。
創作就是條荊棘之路,即使會被荊棘傷得鮮血淋漓,承受痛楚,仍有無數人緊握住那些荊棘,甚至投入其中,只因為想要相信,荊棘中會綻放美麗的花朵,那些美麗的作品會帶來喜悅與感動,為此獻上純粹的喜愛。
在這部漫畫第一頁跟最後一頁的畫面角落,小小的英文單字與書名結合,將整個故事溫柔包覆住:Don't Look Back in Anger。
回首過去,請不要只記得悲傷與憤怒,請記住那份笑容,那份愛。
千言萬語,最終只想說一句話。
謝謝藤本樹老師,創作出如此殘酷哀傷,卻又美麗溫柔的故事,身為讀者,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