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有形形色色的人物。
有清高空靈、深情纖巧,同時敏感而體弱的書香孤女林黛玉;
有端莊穩重、八面玲瓏,維持家計、頗有城府的皇商之女薛寶釵;
有溫柔多情、不喜仕途,與姊妹一起長大、倍受寵愛的豪門公子賈寶玉;
有精明犀利、好強弄權,但是偶會憐貧惜弱的掌家少奶奶王熙鳳;……等等。
其中,我特別喜歡的,
卻是戲份不很多的蕉下客賈探春,
以及出場非常少的冷郎君柳湘蓮。
柳湘蓮戲份極少,不確定是否介紹,
以下聊聊賈家三姑娘賈探春。
之前提到,《紅樓夢》流露著作者對過往的眷念,充滿了主角對故人的追憶。
在主角賈寶玉這一輩,賈家有四個女兒: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
元春是賈寶玉同父同母的親姊,嫡女(妻所生),入宮做女官,後封賢德妃,早逝。
迎春是賈寶玉的堂姊,庶女(妾所生),生性平和無爭,但是柔弱易欺,出嫁後被凌虐而死。
探春是賈寶玉同父異母妹妹,庶女(妾所生),她公私分明、聰慧善斷,最終遠嫁和番。
惜春是賈寶玉的遠房堂妹,嫡女(妻所生),性情孤冷,後出家為尼。
此四女,合為:元 (原) 迎 (應) 探 (嘆) 惜 (息)。
探春初次出場,是林黛玉進賈府時。
黛玉眼中的探春──「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是怎樣的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讓人見之忘俗?
探春擅書法,勤習練,尤愛顏真卿的字。她素喜闊朗,居處的佈置典雅大氣。
比如:「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云:『煙霞閑骨格 泉石野生涯』。」
住在大觀園的青春歲月中,她送花箋邀約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等人,創建詩社,其文逸趣高遠:
「風庭月榭,惜未宴集詩人;簾杏溪桃,或可醉飛吟盞。」
「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余脂粉。」
「若蒙棹雲而來,娣則掃花以待。」
雖然在詩社中,探春的詩才未及薛林二人,但是喜歡她的創意、行動力,以及高雅志趣。
這樣一個神采飛揚、興趣高雅的小姑娘,其實在賈府中的處境有些難堪。
探春的生母是侍妾趙姨娘,依照那個時代的規矩,她必須叫父親的正妻王夫人為母親,喚生母為姨娘。
而作為侍妾生的庶出子女,她易被人輕視,甚至被奴僕欺侮。
她的父親賈政基本上不管內宅之事,她在賈母(祖母)、王夫人(父親的嫡妻)跟前長大,婚姻大事主要掌控在王夫人手裡。
王夫人待她一般,沒有明顯的虐待,但也未必有真心的疼愛。
趙姨娘雖是她的生母,卻也是她許多困窘的根源。
在探春因為時機與才幹,被指派協助理家時,趙姨娘衝到她面前,當著眾人,撒潑道:妳發達了,怎麼不用這權力,多分我些錢? (原文簡化的意思)
探春不肯徇私,被氣得搬出規矩說:我的母親是王夫人。 (原文簡化的意思)
趙姨娘不愛親生女兒嗎?未必,但是應該及不上愛自己親手養大兒子賈環。
而趙姨娘又是如何對待親生兒子賈環呢?
原著中,趙姨娘不時罵賈環“你這下流沒剛性的”、“誰叫你上高臺盤去了?”
親娘如此,同母的親弟賈環又被教的猥瑣卑鄙,探春心底大概有著許多痛苦。
因此,她說:「誰和我好,我便和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