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本身放浪形骸,不是社會期待的教師斯文模樣,並非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樣板,卻也絕不假仁假義,人前一套人後一套,說著冠冕堂皇的好聽話,背後卻陷溺貪嗔癡的漩渦。教師這職業(yè)打一開始就與學生之間存在著權力不對等,若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掌握著權威,忘了彎腰欠身去面對孩子,就容易陷入師心自用,自以為是,進而目不見睫,落入想要把「孩子變成什麼樣子」的傲慢。
不是教師去改變孩子,而是教師的努力讓孩子自發(fā)去改變自己,這兩者之間有雲泥之別。與其要求學生,不妨先要求自我。與其說教師是孩子的貴人,其實孩子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在課堂的反應、下課的嬉鬧、與同儕師長家長的應對才能引導教師去反省:教師的言行、環(huán)境的佈置是否仍要琢磨?
在學校學習的理論僅僅是畫框,用來固定譬如學生心靈的畫布,而教師則是學生手上的水彩,將一切給予他們,並指導他們如何拿起畫筆,在畫布上留下自己的風格。教師不過就是這樣的輔助,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是。
大四實習生在三週的密集培訓中,確實成長了不少:原本就擅長製作教具和多媒體的他們,懂得審時度勢,理解怎樣與孩子互動,更能分配各種資源去應對各種變故。譬如特教學生的情緒、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不同的教育策略去引導、顧及班級經營的同時又能讓課程步上軌道等等。在特教班最重要的無非是注重每個學生的需求:無論身心。
回到如何作為一個教師,我捫心自問,自己是個很差勁的人,不配為師,但至少明白廉恥。教師不需要無謂的尊榮,也不用旁人多餘的溢美。只需為了學生努力:學生的學習歷程中的成長與喜悅便是教師能創(chuàng)造的寶貴遺產,而教師的夙願就是以個人生命為基石,幫助學生一步步踏上巔峰;或為微螢,為前方迷茫奮力點亮漆黑的長夜。最後等學生成長之後,功成身退,默默遠離舞臺。
教師只是這樣的引路人。不需任何榮耀和鼓舞,只有和學生一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