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靠的敘事者】
一章前半,我們可以看到Riddle雖然有點模範生高傲的感覺,但取締違規行為時態度是非常淡然的,就事論事,目睹Ace大說自己壞話時只是靜靜皺眉沒有發飆,在Cater說笑緩頰後情緒就恢復平穩了。
反而是Ace犯錯還沒反省完畢就開始說人壞話,生起氣來就隨意把別人的發言往極壞的方向誇大曲解,讓我在一章的前半劇情中一度感覺他個性很雷。
直到Riddle在闇墮前失去冷靜開始進行人身攻擊,甚至變得傲慢無比,滿口「我是最強的你們無法反抗我」「母親是對的,所以我也絕對是對的」這種已經失去邏輯的暴君發言,彷彿實現了Ace在非生日派對中槓上Riddle時痛罵的「什麼深紅的統治者,我看你就只是個任性暴君」和決鬥後怒嗆的「就算你被一個嚴格的要命的虎媽養大,那又如何? 媽媽說什麼你就做什麼,你是小嬰兒嗎」。
事情的發展變得和Ace的發言如出一致後,倒搞得最初毫無根據誇大Riddle缺點的Ace像是個預言者了。但是稍等一下,Ace真的是可靠的敘事者嗎?
事情的發展變得和Ace的發言如出一致後,倒搞得最初毫無根據誇大Riddle缺點的Ace像是個預言者了。但是稍等一下,Ace真的是可靠的敘事者嗎?
Ace說的話雖然銳利,一針見血的時候也很多,但充滿了偏見和根據片段情報做出的錯誤猜測,惱羞成怒時也會誇大批判刺激對方。
除了一章後半,綜觀一章後的活動劇情和主劇情,時間軸在一章前的個人故事和一章前半,就沒看過Riddle像一章後半的劇情一樣『只因意見被反對,遭到批評就立刻暴怒,思考停滯,把母親的教誨當成行事唯一標準』。硬把闇墮初期精神異狀(墨汁滴落的演出)開始出現時Ace對其做出的評價解釋為Riddle的本質,實在對他很不公平。
另外,在Ace「媽寶」「暴君」「任性」的接連批判下,平時比同齡人還早熟且自律(不被允許任性),在家和雙親有距離不太有機會撒嬌的Riddle彷彿受到精神暗示,自制的情緒徹底爆炸,竟真的變得像個媽媽長媽媽短,事不如意就大發脾氣的幼兒。
這讓我想起「自證預言」(預言的自我實現),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曾說的話,只要話語進入了意識中就會逐漸影響行為模式。滿口別人壞話的人,脫口而出的壞話會逐漸影響自己的人格,而越在意別人說的壞話,越可能逐漸往對方所罵的方向發展(怕什麼就來什麼)。
當然,一章中Ace說的話固然不全是事實,甚至充滿了偏見,但百分之百是他的肺腑之言。
我覺得,Ace的長處不是分析精闢,而是忠於自己的內心。這孩子明明是個頗會看場面行事,愛耍小聰明的人,但只要牽涉到自我和尊嚴的事情就決不退讓,不想表態時死不低頭,有話想說時不吐不快,直率得非常可愛。
之後面對Riddle的道歉,不服氣地表示「你哭著道歉我就要原諒你嗎?」固然讓很多人反射性吐槽「搞什麼鬼啊」,卻也讓曾為了迎合場面委屈自己原諒對方的人感到痛快吧。
****
【情緒化又自私?】
很多人對Roseheart家和Riddle的觀點都是來自一章中Ace和Trey的發言,因此Riddle常常被描述為動輒狂怒,整天我媽長我媽短的媽寶,同人創作中,Riddle的母親也常被形容為歇斯底里咒罵不休(情緒失控),把小孩當成滿足自己私欲的道具,用恐懼教育勒索小孩,不允許小孩有任何意見的恐怖家長。問題是他們說的話真的能全信嗎?
觀察出現在闇墮回想中的Riddle的母親和Riddle平日的行為模式,我倒覺得,自私任性和情緒失控是離Roseheart家最遠的形容詞。
觀察出現在闇墮回想中的Riddle的母親和Riddle平日的行為模式,我倒覺得,自私任性和情緒失控是離Roseheart家最遠的形容詞。
整理一下共同點,可以發現母子兩人都不容許沒有盡力就放棄的怠惰行為,但不會因為對方能力太低做不到就嘲笑斥責,願意改變方式教導,給對方時間去吸收。自我中心固執己見,但對方提出相反意見時並不會予以嘲笑,只會陳述自己的理論冷靜反駁。
哪怕對違規行為感到不滿,也不會任由情緒爆發進行羞辱,(闇墮回想中Riddle媽前一秒明明還很憤怒,卻沒多罵幾句就停止斥責開始轉向思考對策,責備的內容更未涉及威脅和貶低,這和我所知的「情緒失控的家長」相差甚遠),應對比起情緒化更接近機械性的就事論事。
哪怕對違規行為感到不滿,也不會任由情緒爆發進行羞辱,(闇墮回想中Riddle媽前一秒明明還很憤怒,卻沒多罵幾句就停止斥責開始轉向思考對策,責備的內容更未涉及威脅和貶低,這和我所知的「情緒失控的家長」相差甚遠),應對比起情緒化更接近機械性的就事論事。
只談規矩和約定固然是少了點人情味,但Riddle在對方真有苦衷時也會讓步。雖然時常蹙眉或表現嚴厲的態度,除了持續遭到人格攻擊的時候,他基本上從未暴怒過。
Riddle母子固然自我中心(意指認知封閉),自尊過高而敏感易受傷,卻並不自私。
他們為了守護社會規範過度壓抑自我,把公益放得過大凌駕於個人自由意志之上,僅存的私欲也和規範同化(舉例而言,從符合規範的事物或義務中找出樂趣)而難以分辨,使他們誤以為自己真能達成無我無私,反而產生「自己絕不會也不能徇私縱情,故無論何時自己所為皆為公益」的謬誤,無意識中以權謀私(將個人價值觀偏好強加於他人)。
***
【一個栗子派的血案】
越看越覺得栗子派引發的血案真的超冤,因為在這之前無論是Riddle還是Ace和Deuse都對彼此沒有太大惡意,寮長只是按規矩行事,新生組對寮長也還是有敬意的,直到Riddle為了紅心女王的法律要廢棄新生組辛苦做好的栗子派,才讓Ace等人當場怒火爆發。
問題是Riddle是自己願意這麼做嗎? 答案是否的,Trey前輩之所以會誘導新生們選栗子派就是因為Riddle最近說過想吃栗子派,選這個最能討好寮長,更有機會讓寮長原諒偷吃了派的Ace。
要是在非生日派對的前晚(也就是栗子派剛做好的當晚)就先讓Riddle過目的話,就不會把栗子派帶進禁止端出栗子派的非生日派對觸犯紅心女王的法律,Ace也可能當晚就順利回宿舍睡覺了。
但在非生日派對上,Riddle就算再想吃那個派,由於規範凌駕於私欲之上,身為執法者也只能選擇把栗子派和違法者一起趕出現場。恰逢這時他已經開始走向偏激,將一條違規放大成對整個規範體系的挑戰,對自己努力建立起來的完美世界的破壞,無法再做出冷靜的對應,導致Ace等人的不滿。
只是時機糟了點,就引發了後續的一連串慘劇,只能說是劇本為了先跌到谷底再尋求根本解決之道,刻意在心寮眾人(一章主角)身上施加的Debuff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