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宮部美幸日本國民作家的稱號很響亮,但這其實還是我第一次接觸她的作品, 會入手這本主要首先還是因為封面實在太好看了(膚淺,光是這書封我就可以欣賞很久了xd
接著才是也十分吸引人的書背簡介,當然這本的書名也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孤宿之人,究竟是怎樣一個悲涼寂寞的稱呼呢
個人心得(無劇透
分為上下冊的時代推理小說──《孤宿之人》其實沒有讓我有像之前在看同類作品的金色大人時那種眼睛一亮的驚豔感,甚至不得不說中途實在是覺得有些無聊冗長,覺得故事量其實是可以濃縮成一冊的。
看這部需要有點耐心,因為在單純描述時代背景、人事上用了相當大的篇幅,雖然並不是說那些部分不重要,但悲涼的故事加上緩慢的節奏與稍覺囉嗦的時代背景說明,讓我在看這部時的心情有時是十分焦躁沉鬱的。
儘管有些吃力還是硬擠在兩天內看完了,主要是覺得不一次讀完的話很容易忘記這個不熟悉的江戶時代中的一些背景說明和各種小人物、大人物的職務關係,更別說有很多陌生的舊時代名詞。
文字溫潤柔和,也細膩地隱藏著悲憫。
整體讀來這本實在是很致郁、很悲傷......既殘酷又無奈的情節很多,結尾令人動容,這種動容並非是讓我掉淚,而是一種積累又壓抑著的心酸感,這個故事或許沒有帶給我爆發性的感動或驚喜,但是依舊是可以深殖人心的,特別是書中透過那所謂取決於人心的惡靈與聖靈傳達的人性之惡與善念。
推理的部分在這本中並不是主軸,一開始就將案件兇手身分、手法、動機攤在讀者面前,比較像是在闡述──雖然知道真相,卻無法伸張正義、無法與之對抗的這樣一個悲哀的故事。
劇情介紹
//
要在這塊土地上生存下來,只能選擇逃避。但總有一天,我們一定要把一切公諸於世。
讓我們打造一個再也沒有人會用祕密折磨人、或為祕密所苦的社會,讓我們打造一個再也不會有人在祕密中喪命的社會。
但──在這樣的時刻來臨前,「真相」這種東西,只是妨礙大家生活下去的絆腳石。
//
時代是江戶。
孤苦無依,任隨坎坷命運漂泊至丸海藩的小女孩「阿呆(あほう)」被井上醫家收留。然而某天,待她極好的千金琴江小姐卻遭人毒殺。
兇手、手法、動機一應俱全,卻無論是家族成員抑或友人皆無人道出真相,甚至聯合編造謊言埋葬琴江死亡的真相。
同時,在江戶殺妻、殺子、殺光僕人的前高官「加賀先生」遭流放至丸海藩,由於其慘絕人寰、猶如惡鬼般殘暴血腥的行徑,造成百姓甚至將軍的恐慌,更形成許多傳說,比方加賀大人在江戶被惡靈附身而殘殺妻兒,自己也變成了惡鬼邪靈的說法,民間因而視他為「人間惡靈」。
阿呆後來被安排至關押著這位加賀先生的宅邸裡幫傭,背負深重罪孽,遭人忌憚憎恨的人間惡靈、心境澄明,猶如白紙般純潔無垢的人間傻瓜,兩人境遇迥然相異,命運卻從此交疊。
而被稱為恐怖惡鬼的加賀先生,卻和善地教導她世間道理,習字算數,更賦予了阿呆(あほう)新的名字,告訴她,她的「ほう」並非是呆子的ほう,而是方(日文同音)。
//
「過去的妳,對於自己身在何處,想去何處,該往何處,完全不知道。那的確是呆子的呆。但今後的妳,已經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將往何處,所以,這個方更適合妳。」
//
無去可處,寂寞的孤宿之人這才第一次真正踏臨世間,逐漸從一張只有純粹的單薄白紙,成為可以追求自己人生方向的真正的人。
//
「山川草木皆有佛性,眾生萬物之中皆有佛。這話怎麼說呢?」大和尚厚實的手掌貼在自己胸口。「因為即便是我們這種虛空、卑微的人,體內也有佛性。對加賀先生來說亦然。」
宇佐不禁瞠目以對:「大和尚,加賀先生殺了人耶!他犯了殺生的罪,還是親手殺死自己的妻小,那種人身上怎麼可能有佛?」
「那是因為,我們雖有尊貴的佛性,卻也只是虛空、卑微的凡人。」
//
加賀大人並非惡鬼邪靈,只是無奈背負罪孽,悲哀而虛弱的普通男子,由於藩內的人們各自的欲望、想法和保身,將加賀大人打造成惡鬼,將自然與人類引起的事件歸咎於「作祟」。
而一場雷災之後,原就充斥在壓抑與不安的丸海藩人民終於在藩內相互引爆爭執與暴動。
在藩內擁有高階級身分的人們這回期望藉著將加賀大人重新塑造為神靈安定民心。
於是加賀大人自願成為犧牲品,以生命換取能安定這混亂世間的謊言,冠以大義之名的惡與善。
一連串的事件結束之後,阿方從已故的加賀大人那又獲得了新的名字。
與呆、方的讀音一樣,「寶(ほう)」,是為寶貴的寶。
混沌不堪的世間之中,與加賀大人相遇的這名純潔無垢,有著澄明內心的小女孩,她的生命就是寶,是世上最尊貴的東西。
//
「只有像這樣純真無垢的人,或許才能洗滌我們這些大人們的黑暗,以及虛無的恐懼,執著,欲望與憎恨。」
幸福在哪、光明在哪、希望在哪?生靈塗炭的亂世,人只能委曲求全。
人啊!孤身降生世間,神靈與惡靈都不在人外,而是雙雙棲宿在我們心中……
//
阿寶依舊在充斥著混沌的人世間寄宿,可她澄明的內心能映照真實,雖然不懂普世,卻乾淨無汙的菩薩心,真正的神就在那裏,只要哪裡都不去,就哪兒都能去,所謂孤宿之人,不受現世的汙濁沾染,在不堪的世道中獨自保持純淨,何其寂寞。
劇情感想──「那雙最純淨的眼睛,如何才能溶化人心長久以來所積鬱的惡?」
直擊權勢、尊卑和隱忍之惡的這本書充滿著悲傷與無奈,宇佐與小大夫嚮往的是人人都可以說出心聲、透露真情的時代。書裡有一句話:「只有深入內裡,方可看透人心。」
被冠以惡之名就真的是惡嗎?不透露出真正人心的話,虛浮的表面便成真了,從中竄出真正的惡壟罩世間,不斷積累編織成更多的惡念。
這些冠以大義甚或是善之名的實質惡念,映照著阿呆全然純淨的內心時便化為醜惡不堪又悲哀無比的原型了。雖然或許是無奈,或許是為了大義,太多的理由逼得無力的人們無法反抗,反抗的人們便一一犧牲,因而才造就了如此的時代,如此愚鈍的人們和這般悲哀的故事。
很喜歡阿呆與加賀先生的相遇,加賀先生對於阿呆來說是個令她成長,給予教導與關懷的好人,而阿呆對於加賀先生來說,或許便是那悲哀命運的最後救贖了吧,雖然是如此醜惡的世間,卻依舊存有這般純淨無瑕的內心,所以才說是世間上最尊貴的寶物。
舷洲大夫和英心和尚懷抱的智慧中包含著隱忍與接納,而宇佐、小大夫及渡部則是包含著渴望與之對抗的意念,有更多人則是跟隨著宿命走向覆滅。
雖然書裡的所有發展都沒有任何出乎意料的表現,因此讀來比較平淡,但也是這樣的平淡營造出一種壓抑的悲傷氛圍,有種徹底被拉入書裡時代的強烈代入感,我覺得是這本最成功的地方,這種深植人心的感觸不容易忘記,每當回憶起這個故事,我想那股宛若置身其中的悲哀感也會再次將我包覆吧。(好像不是太好的事?
不過雖然說很悲傷,但書裡傳達的人心溫暖也讓人深有感觸,人的善念成為了對他人與自己的救贖,不敢想像阿呆若是沒被加賀先生救下,與加賀先生沒遇上阿呆便就此背負罪孽,孤寂而亡的發展。
另外還想一提的是,後半段的閃電雷擊,描寫的也太生動了,有畫面魄力感的文字就是這樣吧。
總結
這是一部充斥著謎團與陰謀,描寫了人類這種生物的愚蠢、無力,同時又精心編織了人情,襯托人類這種生物的可愛、純真和堅強,既溫柔又悲傷的作品。
雜談
其實跟這部同時間入手的還有她被譽為最高傑作的《模仿犯》,本來應該是先看它的,對作者的印象應該會更好(?,(老實說看完這部是產生了描述上囉嗦,甚至是有點煩躁的既定印象了啦w
但那部老實說拿到的時候對於它的厚度我是有點嚇到的xd對照一般小說的厚度就像這樣:
1400頁的篇幅量,就算分成兩本,厚成這樣我光是拿著讀就要費盡力氣了吧......於是這部還不知道會被我放置多久#
所以雖然之前聽人說這部孤宿之人不太適合作為接觸宮部美幸第一本入門書,但我還是先讀它了(?ˊ?ˋ*)~
(不過畢竟不只是一個人這麼說,所以我想對宮部美幸作品感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建議xd
此外現在還是好難過,很容易受故事影響心情的我QAQ這回又需要幾天才能走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