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櫻花革命(サクラ革命)》宣布於6月30日結束營運,自2020年12月15日開放以來才過了197日。在起伏不定的手遊界這其實很正常,畢竟還有個開服不到24小時就收攤的傳說,能撐六個月很不錯了,但如果是以經(jīng)典老 IP 再出發(fā)的角度來看,1000%的不及格。
《櫻花革命》是《櫻花大戰(zhàn)(サクラ大戦)》系列的最新作,發(fā)跡於1996年9月27日,2005年7月7日發(fā)售5代後消聲匿跡,直到2019年12月12日才推出續(xù)作《新櫻花大戰(zhàn)》,整整隔了12年,SEGA 自己也明白,是故遊戲也順勢而為,把故事時間軸拉到了《櫻5》14年後的世界,再後來推出的動畫則是遊戲1年後的世界,作品本身評價微妙,但畢竟是代表著老 IP 的新生,大多數(shù)玩家還是對此給予正面肯定、實際表現(xiàn)也還說得過去,於是 SEGA 想藉機挑戰(zhàn)下手遊市場,遂才有此計畫,但沒想到,這把革命之火最終卻「燒毀」了一切。
2020年11月,各種大型電玩中心營運每況愈下的 SEGA 面臨了約600名本職與外聘人員自請離職事件,這意外使《櫻花革命》被視為短期內最有可能的「救世主」,沒想到營運首日就大爆死,連前50名都沒擠入(日本手遊排行榜基本上營運首週要在前50內名才算成功,跟電影「首週票房冠軍」的概念差不多),最後更是一路掉到215名(平均),造成這結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遊戲本身與系列作大幅切割,原本的敵人「降魔」與我方機體「零子甲冑(光武)」被換成了「降鬼」(但主要還是人類之間在內鬥)跟「靈子戰(zhàn)衣」,古感的機設、經(jīng)典的角色、系列的特色可說是應無盡無,其次是製作方為那個傳說中的 Delightworks,這間公司爭議很多,但抱到《 Fate 》這個能讓他們躺著賺(百億營收)的 IP 也是不爭事實,《 Fate/Grand Order(FGO)》一開始也是很慘的,蘋果審核沒過、數(shù)值設定不合理、滅絕人理的操作設計、各種想得到想不到的 BUG,開服當日就停機維修,最後甚至被 Google 勒令暫時下架,平均排名一度跌到421位,幸獲兩大原作(武內崇、奈須蘑菇) 鼎力支持才又重返神壇,SEGA 明顯是想跟著演一齣相同戲碼,抄是抄了,結果卻英靈召喚失敗,跌下去就爬不起來了。
從此之後,「Delightworks」成了專業(yè)砸鍋的同義詞。
2021年3、4月,一向離職率低的 DW 也面臨了前後110人(約總員工數(shù)1/4)的離職潮,據(jù)內部來源透露,似乎是和《櫻革》製作人有關,究竟這個連社內都一瞞再瞞遲不公開的藏鏡人是誰呢?答案是傳說中的 馬場英雄,2017年2月跳槽到史克威爾開發(fā)《 Project Prelude Rune 》失敗的他沒想到居然跑這來了。說起此人的偉大事蹟,那得從2015年1月22日發(fā)售的《熱情傳奇(Tales of Zestiria)》開始才行,至於那個搞砸 FGO 動畫的小太刀就先不提了吧。
《傳奇(Tales of)》系列是萬代南夢宮娛樂公司(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Inc,BNGI)於1995年12月15日開始發(fā)展的一個遊戲品牌(臺灣早年譯做《時空幻境》),在歡慶20週年的同時,也趁勢推出號稱歷代最強劇本的《熱情傳奇》,而馬場就是其製作人,這不是他第一次負責該項目,《命運》、《純真》、《心靈》、《美德》、《無盡》、《無盡2》這六部傳奇都出自他手,是個老油條。
2013年12月13日,在「傳奇系列發(fā)表會」上,《熱情》正式公開亮相,並且展示了由 奧村大悟 繪製的兩名角色:「斯雷(スレイ)」與「艾莉夏(アリーシャ)」。
正常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都會認為是男女主角吧?玩家們也是這麼想的,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兩人也一直出現(xiàn),官方在宣傳資料上給予艾莉夏的身份是「ヒロイン(Heroine)」,也就是所謂的女主角,加上遊戲的「神依」(天族附身人類)設定,在一整群伙伴中僅有兩名人類的情況下,更加令人篤定。
2014年8月,馬場在接受雜誌時提到「遊戲的最終調整已結束,只剩細部與平衡需要再修改」,畢竟連前傳動畫跟角色 PVC 都已預定好,穩(wěn)了。
2014年9月,突然又冒出了一個女人(類)「蘿潔(ロゼ)」,而且還跟男主角斯雷一樣能神依,這下玩家們就困惑了:到底誰才是女主角?
2014年10月,面對玩家疑問,馬場的回答是「現(xiàn)在還不能說」。
2014年11月,艾莉夏的模型發(fā)售,商品頁上依然寫著「ヒロイン」。
2015年1月22日,遊戲如期發(fā)售,隔天就有人發(fā)現(xiàn)不對勁:艾莉夏會在遊戲前期「永久離隊」。事情是這樣子的,由於斷絕關係許久,大多數(shù)的人類已無法感知天族存在,像蘿潔這樣長期與一名天族相伴、或根本就在天族村莊長大的斯雷是唯二例外,艾莉夏是看不到天族的,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和成為導師(救世主)的斯雷建立連結成為「從士(眷屬)」,但這會給導師帶來身體負擔,艾莉夏靈力低落,給斯雷的負擔甚至大到使其單眼失明的程度,為了不拖累同伴,艾莉夏選擇離開,這劇情其實沒什麼問題,但表現(xiàn)手法很不恰當,首先人才剛走,天族們在給予其行為能力高度讚賞後回頭就慫恿史雷邀請?zhí)}潔加入,理由是「能見識相同事物的人才是真正的伙伴(真の仲間)」,對比懷著天人共存夢想?yún)s不做辯解導致天人永隔的史雷,這話顯得十分諷刺,而且劇情上他明明就是為了救艾莉夏而加入戰(zhàn)爭,卻中途「失憶」跑去做別的事情,完了才想到人還沒救,讓人懷疑他到底有沒有把對方當同伴。其次就是遊戲的戰(zhàn)鬥系統(tǒng)也無形中加入了這波排擠行動,因其設計上十分吃重屬性克制,所以沒神依(每位天族伙伴各對應一種元素)絕對會陷入苦戰(zhàn),連雜兵都強得跟 BOSS 一樣,這讓無法神依的艾莉夏顯得很沒存在感,偏偏解決方案還不是角色強化,而是直接換人,已知用火。
2015年1月27日,最強助攻出現(xiàn):網(wǎng)上流出了艾莉夏的劇情 DLC 情報,要價1300日圓(遊戲剛發(fā)售時約3700~4700日圓左右,二手貨現(xiàn)在只剩三位數(shù),最低還曾賣到100日圓,連碗牛丼都不如),所謂的提油救火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後來才又改成「限期(前兩週)免費」。
2015年1月28日,來臺灣參加「APGS 亞太遊戲高峰會(暨臺北國際電玩展)」的馬場表示:「(官方)從來就沒有刻意強調誰才是女主角,這部分應讓人自己決定,很抱歉造成了誤會」,無巧不巧,活動當天的主持人正好 Cosplay 成艾莉夏的樣子,甚是諷刺。
2015年2月1日,手遊《群星傳奇》加入了《熱情傳奇》的角色,其中艾莉夏的介紹欄位又出現(xiàn)了「ヒロイン」字樣,最後在一天內被官方撤掉,還真的是(讓公司)「自己決定」。
2015年2月13日,馬場直接在原本預定出席的 NICONICO 直播節(jié)目《熱情傳奇官方完全指南》中玩失蹤,被網(wǎng)友揶揄是《馬場逃走中》。
除了對艾莉夏的定位隱瞞以外,對蘿潔的置入操作可能也是導火線之一,她與身為王女兼騎士的艾莉夏不同,是個接單暗殺者,最初就是為了剷除艾莉夏而來,雖然之後和解,但「不管有什麼理由,只要不覺得殺人有罪的話那個人就只是怪物」、「只要是惡我就會去殺」這兩句遊戲前、後期的臺詞依舊矛盾,加上馬場曾表示自己比較喜歡蘿潔(含聲優(yōu))、以及她在別人的 DLC 中不但搶戲當主角讓人家成為從士,甚至在八點檔般的吵架互搧耳光劇情中開嗆:「妳那什麼表情?是沒被人還擊過嗎?也對啦,畢竟是公主嘛」的表現(xiàn),最後讓火越燒越旺,連帶蘿潔的人設 藤島康介 與配音員 小松未可子 跟著遭受人身攻擊,原本可以擺在一起體現(xiàn)價值觀衝突的兩位女角也就此分道揚鑣重點是艾莉夏依舊無法神依啊。
最後,無論遊戲內外,在艾莉夏離隊後依然販售她的服飾與裝備(漫畫家 真島浩 就曾在推特上表示「才剛買了 DLC 服裝就永久離隊,只能『苦笑』」)、男主角聲優(yōu) 木村良平 於訪談中表示「開始配音時劇本還沒完成」(所以我說那個最強呢?),種種跡象讓人覺得有刻意操作(臨時換角)的嫌疑,而話始終說不明白的馬場,自然就成了眾矢之的。
從此之後,「真の仲間」成了對官方欺瞞行為的代稱。
2015年6月6日,「傳奇系列嘉年華2015」舉辦時祭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規(guī)格安檢,而已被禁止露面與談論「某作品」的馬場理所當然的缺席,只剩遊戲角色的聲優(yōu)們撐場,從小松未可子(蘿潔)在舞臺上二度下跪與 茅野愛衣(艾莉夏)一句:「我們《熱情》聲優(yōu)組能加入傳奇系列的大家庭嗎?」就能看出此事在各方面造成的傷害有多深,連新作《緋夜傳奇》都沒膽公開製作人的名字,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算是喜聞樂見的好消息:動畫版《熱情傳奇》製作確定,且與遊戲過場、前傳動畫一樣由幽浮桌(ufotable)負責。
2016年7月3日《 熱情傳奇 THE X 》(因含部分《緋夜傳奇》劇情而有綴字「X」)正式開播,既然是那個傳說中以燒經(jīng)費聞名的公司,那想必是不會照著遊戲演,不然公司就倒定了,果不其然,艾莉夏的基礎能力被大幅提昇,雖看不見天族但卻能感應其存在,而在面對可能拖累自己的狀況時,斯雷也只是很 MAN 的一句「只要我變強就好啦」帶過,帥得無以復加。最後,艾莉夏成為從士、見到憧憬已久的天族並流下感動淚水的橋段,或許是當年經(jīng)歷過遊戲的玩家心中最美一幕也說不定,劇情中也一反(遊戲)常態(tài),兩位翅膀女主角在磨合期過後的相處融洽如神話般耀眼。當初幾個字、幾句話改一下就能迴避的問題,何苦要搞成這樣呢?
2020年6月19日,歐美地區(qū)發(fā)生了另一場大火:來自頑皮狗(Naughty Dog)團隊新作《最後神壇生還者2(The Last of Us Part II)》的「全民喬爾夫」事件。
喬爾是《最後生還者》的主角,喪屍疫情爆發(fā)時他帶著家人倉皇逃生,途中女兒不幸被射殺,之後喬爾成了一名走私犯,他冷漠無情、老謀深算、對周圍人事物始終戒慎恐懼、也幹了不少壞事,然末世之下,又有誰能獨善其身?某次,為獲得一批武器,喬爾接受了地下組織「火螢」的委託:護送疑似「免疫者」的女主角艾莉到組織研究所。幾經(jīng)磨難後,兩人開始有了交情與羈絆,在得知研發(fā)疫苗需要犧牲艾莉的事實後,喬爾殺了火螢領導人、滅了整個研究所後向艾莉謊稱疫苗已提取完畢,無效,可以回家了。以上是初代劇情,亂世中是非對錯難以判對,但玩家一路跟著兩人冒險至結局,終究是能認同乃至理解他們行為的。
然而在(遊戲內時間)5年後的《最後生還者2》中,才剛開始沒多久喬爾就莫名其妙地被新主角 艾比 持高爾夫球桿殘忍地殺害,一點解釋都沒有,玩家要到遊戲後期才會得知她是一代中那個本來要把艾莉做成疫苗但被喬爾殺害的醫(yī)生的女兒。老樣子,這劇情不是不行,但表現(xiàn)方法要慎選,喬爾跟他弟湯米才剛救妳一命就要反殺人家?為什麼不咆哮一句「你殺了我父親」?再說妳明明就打算要當場弄死喬爾了,拿槍打人家腿防止逃跑後幹嘛還替他止血?當然這可以有很多解釋,事發(fā)突然啦、和平日子過太久大意啦、想折磨人不給死啦等等,但編劇就只是把各種要素摻在一起,並沒有做成撒尿牛丸。
緊接著,目睹一切的艾莉(知道5年前的事實後便與喬爾翻臉,直到他被殺前一天才和解)踏上了復仇之旅,結果人沒找到,反倒發(fā)現(xiàn)一堆敵方小伙伴,然後每殺一個、就要回頭控制一個去體驗他們生前的故事,讓玩家知道他們也是有血有淚的人(這種瘋狂進回憶模式的操作跟《飆速宅男》有得拼啊),好不容易追到艾比了,還沒開殺就又被強制轉去控制艾比(此時遊戲剛過半),現(xiàn)在才開始刷好感顯然是太遲了……再後來的事我不太清楚(有點看不下去),只知道她最終選擇原諒艾比、還斷了兩根手指,就我看來,製作人似乎想用「傷害玩家」的反向操作來完成另一種挑戰(zhàn)與突破,這玩法《進擊的巨人》是成功了,但《最後生還者2》顯然是又玩砸了。
要是艾比聽聞喬爾名字後,開始用各種方式試探他是不是自己在找的仇人,而喬爾也在這過程中產生警戒,最後,無論是逃跑還是報仇都選在深夜進行,在一連串心理與身體的交鋒之後迎向原本預定的那段劇情;又或者是魔改一下劇本,讓早已得知喬爾所在的艾比花費多年時間卸其心防、再殺其人也是不錯的安排,編劇得讓觀眾震驚、同時思考:「誒這人到底跟喬爾有什麼深仇大恨,居然為了殺他這麼大費周章?」否則只會讓普通玩家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艾莉,不然乾脆反過來直接讓玩家先跑艾比劇情再殺喬爾也好嘛,沒有代入感的話,不管寫什麼都會被噴爆的。
其實遊戲還有其他炎上的原因:與《熱情傳奇》一樣,沒把主角的定位說明白。最初的「預告騙」就誤導玩家2代仍是喬爾與艾莉的冒險故事,直到艾比尋仇的片段不慎流出,但官方仍告訴玩家「不要相信沒有根據(jù)的說法」,好,就先當成是 BAD END 或分歧劇情吧;遊戲發(fā)售前已有近30家媒體試玩過,除了給7分的日本 IGN 提到「《最2》存在敘事結構上的缺陷」,其他一致給了9.5以上甚至直接滿分,然而紙包不住火,遊戲發(fā)售後很快就炸鍋了,連帶製作人 Neil Druckmann 與艾比演員 Laura Bailey 都受到了人身攻擊、甚至死亡威脅,跟《熱情》比起來,兩位製作人一個是說太少、另一個則是說太多,Neil 曾在接受喬爾演員的訪談影片中表示:「我不在乎,只要賣出夠多產品,我們就能繼續(xù)製作超高銷量遊戲,這樣 SONY 就會繼續(xù)信任我們、並給予自由創(chuàng)作的空間,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浮雲(yún)」,再次完美地「推波助燃」。
從此之後,「10/10」成了對媒體造神行為的嘲諷詞。
其實呢,《櫻革》、《熱情》乃至《最2》,這些看似毫無關連的事件都有個共通點,就是「背叛了內容使用者的期待」,面對群眾確實是一門藝術,我們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至少要讓大部分人滿意,基礎理論當過兵的肯定都學過,就是「拔草測風向」……嗯對,咱只是突然想到這個然後就寫了一整篇幹話,我就爛,大家請坐、喝茶、慢慢看。
我干貝我魚翅我鮑魚我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