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y -Fluorite Eye's Song-》(以下簡稱Vivy)是四月的原創動畫,講述了史上第一臺自律學習型AI—Vivy(薇薇),原本是在新樂園這座人工智慧主題公園擔任歌姬的工作,她的使命就是負責唱歌給遊客聽。某一天,一個名為松本的AI出現在她身邊,告訴她在一百年後,會爆發AI與人類的戰爭,為了阻止這場戰爭,而向薇薇請求協助,這是一個兩種不同使命的AI,一起改變未來的故事。
筆者在看了三集後,認為這部有提到一些關於AI倫理學和科學哲學的內容。而本篇文章想談談在上禮拜(4/18)播出的第四集中,兩臺姊妹型AI-艾斯黛拉跟艾莉莎白的共享意識實驗
在動畫中,艾絲黛拉跟艾莉莎白是除了髮色跟聲音外,幾乎沒有差別的AI。而她們原本的使命,是為了照顧人類起居的Lifekeeper
然而科學家想透過這對姊妹,讓其中一臺的實驗數據,完全複製在另一臺上,企圖製造出兩臺一模一樣的AI。
艾絲黛拉是實驗組,而艾莉莎白是對照組,實驗期間長達半年,這半年的時間,艾絲黛拉完全見不到艾莉莎白,艾莉莎白則完全無法行動。
只是到最後,實驗失敗了,艾莉莎白被廢棄,而艾絲黛拉則遵循原來的使命,成為照顧人類的AI
關於這個實驗,筆者想到三個著名思想及思想實驗,分別是:計算機功能主義、圖靈測試以及中文房間,它們三者互相關聯,所以要一起講
計算機功能主義是由美國分析哲學家普特南(Hilary Putnam)提出,他認為人的心靈就像電腦程式(軟體),是一種輸入刺激後,又輸出行為的功能。相對於心靈這個軟體,扮演硬體功能的是大腦
(普特南)
把心靈這個軟體當作程式的演算過程,那積極分析這個軟體的運作的硬體,也就是大腦構造的立場就稱為計算機功能主義(Computer Functionalism)
透過計算機功能主義,可以延伸到圖靈測試(Turing Test)這個思想實驗。整個實驗分為受試者,還有站在牆壁另一端的人類(A)和電腦(B),受試者向他們提出幾個問題之後,再回答哪一個是人類。若有超過30%的受試者認為B是人類,那麼B便能視為具有心智的人類。
受試者們
人類(A)和電腦(B)
圖靈(Allen Turing)主張在詢問牆壁另一端套用程式的幾個問題時,如果沒有看穿另一端是電腦的話,那麼就需認定那臺電腦有和我們一樣的心智。這也分類出所謂的強人工智慧(Strong AI)和弱人工智慧(Weak AI),前者被認為電腦有跟人類一樣的心智,後者被認為沒有,但有助於心智的研究。而《Vivy》的主角薇薇屬於前者,擁有與人類同等的心智。
(圖靈)
只是圖靈測試這種思想實驗,很難說服每一位學者。美國哲學家希爾勒(John Searle)就抨擊認為人工智慧有其可能性的計算機功能主義,並利用中文房間(Chinse Room)這個思想實驗指出圖靈測試的極限。
(希爾勒)
這個實驗講述一個看不懂中文的英國人,待在一個小房間,裡面有一本英語手冊,寫著「看到OOO的中文,就回覆XXX的中文在一張紙上,之後把紙丟出去」。手冊雖然寫著遇到什麼中文就用什麼中文回復,卻沒有寫出那些中文的意思。寫完以後,紙丟了出去,屋外的中國人撿到,會以為屋內的是「懂」中文的人,然而屋內的人完全不懂,只是按照手冊上的指示回復。希爾勒因此提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人工智慧就好比是在中文房間裡的英國人,無法透過思考來理解自己的行為
這也是為什麼艾莉莎白雖然跟艾斯黛拉共享同一個意識,卻沒辦法做出同樣的行為,就是因為她無法理解她姊姊的舉動。說到這邊,我很佩服這部動畫的編劇和劇本,應該是有讀過神經科學或電腦科學的書籍,才能夠寫得出這樣的劇情。
參考書籍:《哲學超圖解2 中國·日本·歐美當代哲學篇》,田中正人著,野人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19年4月
《當代哲學最新應用》,岡本裕一郎著,時報出版,2018年8月
《歡迎來到人生哲學研究所》,朝日新聞著,臺灣東販出版,2019年12月
希爾勒《心智哲學》
《Vivy -Fluorite Eye's Song-》應該能說是這個四月我最期待的動畫,從開播前就獲得不少關注。其動畫表現的確相當出色,不論是打鬥的畫面、動人的音樂,還有那冷不防虐妳一波的劇情(第四集真的好虐啊啊啊!看到哭出來QQ一定要這樣嗎?長月老賊),都讓它變成我每周最想看的動畫。希望它能維持這樣的劇情表現,不要爛尾或爆走(回想起某DitF)
筆者為了寫這篇文章,接觸到心智哲學這個我不太熟的領域,花費不少時間在理解哲學家們的思想,希望喜歡《Vivy》這部作品的巴友們能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