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讀了某部民俗怪談系的恐怖小說(刀劍亂舞同人)。太久沒看,劇情已經忘得零零落落,至今卻仍記得後篇最末頁的首段:
紅葉の下には鬼女がいる。
紅葉下藏有鬼女。
桜の下には死體というが、紅葉は鬼女となって人を食う。
俗話雖總說櫻樹下埋著屍體,紅葉卻是會化為鬼女噬人。
故に紅葉は見て愛でるのではなく狩らねばならぬものなのだ。
因此紅葉不是用以賞玩憐愛,而是非狩獵不可的存在。
固然超譯典故,但詮釋得非常帶感。
*****
*****
上文典故來自紅葉狩一詞衍伸出的謠曲劇目。劇情描述主角平維茂上山獵鹿,受賞楓的高貴女客相邀,婉拒幾回盛情難卻,在席上喝得大醉。然而女客其實是戶隱山一位名為紅葉的鬼女,主角在夢中受神明所託,收下大八幡菩薩賜予的神劍,醒來後成功討伐趁隙襲擊自己的鬼女。
由於後世補完鬼女紅葉身世的淒艷作品太過有人氣,逐漸產生逆輸入現象,形成「賞楓會叫紅葉狩是源自鬼女紅葉傳說」的說法。
由於後世補完鬼女紅葉身世的淒艷作品太過有人氣,逐漸產生逆輸入現象,形成「賞楓會叫紅葉狩是源自鬼女紅葉傳說」的說法。
至於為什麼賞櫻是花見,賞楓卻是紅葉狩?
現有的說法中覺得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狩獵是當時貴族的雅好,而賞楓與狩獵同樣是秋天的行事。因此楓紅時節,不狩獵野獸而去親近自然,攀折草木來賞玩,也用「狩」來形容,在時人看來是十分風雅的。
*****
縮圖來自免費圖庫作品。
縮圖來自免費圖庫作品。
參考資料:
****
作品很挑人,所以僅供自己備忘,沒有推薦的意思。
作者巧妙揉合虛實,塑造出以地方山岳信仰為背景的事件舞臺。由於採用論壇形式,加上途中時不時穿插的笑料,讓讀者心理上保有適度的距離,不會被陰慘的氛圍吞沒。只是隨著劇情深入事件核心,真相大白的最後,仍難免留下一縷讓人無法釋懷的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