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巴友讀者大家安安,我是神一/小剛,好久沒打近況了,2021年第一篇近況就獻給這篇啦!
(一)邊工作邊讀法律的心得──愛你所擇,擇你所愛
最近把生活過得有點混亂,突發事件太多,有時難以招架。但不要緊,只要到了夜晚,我又可以活了過來,我又可以好好整理散亂的感覺。
想說夜闌人靜的時候,寫點這學期上課的心得,還有在職進修的時間分配,更多的是感動吧。縱使我平常聒噪多回,且讓我再次任性地分享。
我記得在決定念法律前,其實好掙扎。我不斷反覆問自己,我真的要犧牲假日進修嗎?我又是個那麼喜歡在外浪的人。最後還是一個衝動,毅然決然踏上這條路。我得承認,生活需要點衝動,衝動可以在恐懼與自卑趕上我們之前,就促成改變。於是,我找遍了全臺灣所有的法律進修班,最後虛榮心作祟,選擇了考臺大,想沾一下頂大光環的邊。當時想讀法律的起源可以參考這篇:近況 2020.08.18──慶生回顧這一年,迎接24歲。
後來,我發現,不只如此,遠不止如此。
這個答案,是在第一次上課找到的。我發現,為什麼老師之所以獻身頂尖校系,不只是他擁有雄厚的法學知識。更多的,我看見一個革命者的孤獨。
上課時,不厭其煩拿社會案例、時事話題,帶入刑法課程。告訴我們,法官的判決不必然是正確答案。後來我唸書,我發現,教授雖然是刑法界的巨頭,但是他的學說,卻是少數說,並不是通説或被實務界接受。這就是我說的,我看見革命者的孤獨。
《孤獨六講》裡面,蔣勳說過:「為什麼革命者都是失敗者?因為成功的人走向現世和權力,在現世和權力中,他無法再抱有夢想。」
革命者,因為無法成為主流,所以他被定義為失敗者。然而,革命者啊,永遠都在講述並實踐自己的理念,永遠都在抵抗大環境,永遠都在提醒自己必須清醒。革命者知道「雖千萬人,無往矣」,就算眼前有千萬人阻攔我,我仍然決心前往。是這樣悲情的浪漫,讓他們時刻懷有夢想,並保有熱忱。所以《史記》對失敗的項羽有更詳實的記載,對成功的劉邦再無更多描述,因為失敗者奮不顧身的赤忱,更值得講述,也更能撼動人心。
就算教授的學說並非主流,但他相信,司法界需要這樣的聲音。所以,他就一直講、一直講,至今不輟。這樣的熱忱,出現在革命者的孤獨裡面,出現在他講述法律時的炯炯目光裡。
我終於相信,縱使道上孤獨,也沒關係的。因著那深深執著地相信,我又能持守自己的信念;也因著在寂寞中綻放的緣故,我又願意走向孤獨。我們常說的「愛你所擇,擇你所愛」,或許也是孤獨的一種樣態吧。
(二)邊工作邊讀法律的心得──時間分配
突然忘記說我是怎麼分配時間的。
週一到週五正常上班,畢竟還是靠語言治療師這個本行吃飯。午晚班比較多,我就用早上到中午的時間翻個教科書、背法條,每個段落就寫一次摘要。然後,看中天,不是啦,我現在只看公視新聞,看看有什麼司法時事,嘗試用讀過的東西去分析事件。
我無聊時候還會翻翻司法院網站的判決書,特別是時下新聞討論度很高的案件判決書,例如弒母無罪案、火車殺警無罪案、單親母親殺子判死案??怎麼好像都是殺人罪的案件XD。不過讀起來真的會雞皮疙瘩,會有種「喔喔喔對,教科書的意思原來是這個」的感動。
週六就流水帳式轟炸整天:7:00起床梳洗,8:00通勤去臺大,9:00刑法,下午民法上到16:30。再來,課輔助教會整理老師教的重點到18:00。然後19:00到21:00是讀書會,同學們自發組成的,一起討論上課內容。再來趕回住處,22:00準備打遊戲的公會戰。週日就補眠,或是去找點樂子,約吃飯看電影彈彈鋼琴。
日子充實到我自己都有點怕??可是一個學期就這麼過去了,回過頭來看自己的一週生活,覺得很不簡單,原來自己有這麼大的能耐。先感謝大家讀到這,也感謝這學期邊工作邊進修的自己。第一個學期刑法和民法剛結束,第二個學期是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衝吧!
(三)為健康的緣故,那就瘦下來吧!
當時詳情可以參考這篇:[達人專欄] 沒事了,笑聲離你很遠了。我其實很訝異,自己可以堅持這麼久。起初是因為生活太忙,忙到健康出狀況,肝臟差點壞掉QQ。於是,就這麼順理成章給他執行減下去了。
下面是一年前後的比對圖(2020年初vs2021年初),但實際上我是2020年八月才開始減。截至目前實行要滿半年了。飲食控制為主(高蛋白、高纖維、低澱粉),運動為輔。但是,還沒到達目標啦,畢竟我想成為大肌肌,就繼續實行下去吧!
近況就到這吧,下午要回醫院上班了,今天是下午班和夜診,感謝你們讀到這裡。生活未必風平浪靜,但祝福我們每個人都能身心康健、調適穩妥。最後祝大家遲來的新年快樂,2021疫情退散、希望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