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志》華南史:粵桂港澳史「史記?卷百十三?南越列傳?第圩三」
(部分擷取,欲觀全文請點開以上連結)
◎史記:
初稱《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任職太史令(古代官職,負責記錄國史)的司馬遷編寫的紀傳體史書,記載自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2,500年的中國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全書包括本紀12卷、世家30卷、列傳70卷、表10卷、書8卷,共130卷,52萬6500餘字。
◎南越列傳:
◎史記作者:
司馬遷(前145 - 約前86),字子長,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是漢朝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其父司馬談是太史令,所以司馬遷在十歲時已能誦讀古文《尚書》、《左傳》、《國語》等書。其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等大儒,並暢遊各地,採集傳聞。後繼承父業,接任太使令一職,還潛心修史,開始了《史記》的寫作,開創紀傳體史學,稱「太史公」。
◎南越活動年代:
根據《史記》的推估,南越建立於漢王3年(前204),至漢武帝元鼎6年(前111)滅亡,歷時93年,共傳5位國君,其中末代君主趙建德為前代君主趙興之兄。不過趙佗自秦二世2年(前208)從病故的本地長官任囂繼承南海郡尉一職起,已實質經營嶺南,在當地已建立威信。《南越列傳》確切年代以及南越國君在位期間,均標註於以下【本文】當中「秦漢紀年」後的藍色括弧內。
◎本文: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趙氏。秦時已并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秦始皇33年,前214),以謫徙民(注1),與越雜處十三歲。佗,秦時用為南海龍川令。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秦二世2年,前208),召龍川令趙佗語曰:「聞陳勝等作亂,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豪傑畔(注2)秦相立。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且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里,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ぶ虚L吏無足與言者(注3),故召公告之。」即被佗書,行南海尉事。囂死,佗即移檄告橫浦、陽山、湟谿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注4)。秦已破滅,佗即擊并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漢王劉邦3年,前204)高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苦,故釋佗弗誅。漢十一年(前196),遣陸賈(注5)因立佗為南越王,與剖符(注6)通使,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與長沙接境。
(略)
※注釋:
(1)以謫徙民:把犯罪而被遷徙的百姓安置到桂林、南海、象郡。謫,罪過。徙,遷移、移轉。
(2)畔:違背、背叛。同「叛」。
(3)郡中長吏無足與言者:南??さ墓賳T裡沒有誰值得我同他討論這些事。
(4)假守:代理官員。假,代理的。守,官職、職責。
(5)陸賈:陸賈(前240-前170),楚人。西漢初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對早期道家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6)剖符:剖分信符。漢朝封功臣時,將作為信物的符節,剖分為二,一分交給受封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