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鋼琴課幾乎從零開始打掉重練,從手指敲擊按鍵的方法與接觸位置,到手腕在彈奏時的轉向,幾乎在每個地方都需更加注意細節。一首簡單的小奏鳴曲馬上變得困難,有了動力繼續挑戰讓自己更加近完美。
兩小節的譜(取自Schumann Album for the Young and Scenes from Childhood OP. 68, 1),光是看左手只有圓滑線,但其實應該把主音演奏大聲一點,F-G-E-G-D-G-F#-G,F-E-D對應到右手的主旋律,而裝飾填補的五級音和臨音的F#則必須演奏相對弱。而右手<>代表在小節第一顆音符左右兩邊需比該顆還弱,有點細微的~cresc.~dim.~cresc.~,非常細緻的表情符號。這些只有人知道要這樣演奏,電子琴,DAW就很難完全將表情符號表現出來。
也因此從教學中發現音樂近似於繪畫。光是一個普通的旋律與伴奏,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性。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兩小節的譜(取自Schumann Album for the Young and Scenes from Childhood OP. 68, 1),光是看左手只有圓滑線,但其實應該把主音演奏大聲一點,F-G-E-G-D-G-F#-G,F-E-D對應到右手的主旋律,而裝飾填補的五級音和臨音的F#則必須演奏相對弱。而右手<>代表在小節第一顆音符左右兩邊需比該顆還弱,有點細微的~cresc.~dim.~cresc.~,非常細緻的表情符號。這些只有人知道要這樣演奏,電子琴,DAW就很難完全將表情符號表現出來。
實際聽人演奏時,一但表情符號做出來,旋律的「曲線」便能聽出來。對我來說,上面範例的左手部份就會像起伏不大的波浪一樣,重音上輕音下,波浪小但又不是一攤死水。旋律產生點與曲線,樂句詮釋框架,帶出開頭感,承接感或堆疊感,而樂章為歌曲增添表情,一段落的完整心情詮釋,而整首歌主要帶出顏色。
你是否有注意過一首歌曲帶給你的顏色?跟歌曲分類不同,不是所有悲歌都是藍色,也不是所有死亡搖滾金屬樂團歌都是黑色,歌曲中顏色的詮釋帶給你感受,其中旋律的動態在顏色色塊中起伏搏動。對我來說,綠鋼琴真的就是深綠色,帶有一點黃綠色的圓形斑點如陽光般灑落,Crotian Rhapsody主調是紅褐色,但是它所表現的圖像卻是在一條不長的扭曲線條中有力地跳動,感覺以後我可以分享我聽到的歌的「動畫感」。
如果你在聽歌,感受不出來有以上的動畫感,那只有幾個原因。第一,你聽的音質不夠好,聽不出歌曲的細節,所以我都用音質有一定水準的耳機聽歌。第二,你正在聽有歌詞的歌,跟歌曲風格完全不搭調的歌詞會毀了這首歌,模糊這首歌詮釋的線條架構,或是過於突出的人聲主唱。第三,你被分心了,抑或是樂器(揚聲點)太多,腦袋無法分析太多細節,或是當時被太多雜音或不必要聆賞音樂的情緒,比如「嗨起來叫」或是「大家一起唱」這種真的是完全破壞體驗。第四,你沒有慧根,或聆聽藝術的情懷/細胞。
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不怎麼喜歡樂團表演,甚至我上次去國家音樂廳聆賞交響樂團演奏時我都覺得很可惜,有些細節都沒辦法仔細地感覺到。重新拾回聽音樂的感動,不再是跟著眾人隨著氣氛大嗨,而是回歸音符本身,與藝術產生聯覺,有時候真的會聽音樂聽到心情大樂,大哭,沉寢在音符裡面,是一件多麼難得,又多麼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