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反思日記] 思維復健的障礙與技術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 2020-10-22 00:23:40 | 巴幣 38 | 人氣 472

一轉眼,K完過大大的國際關係概要後,發現說人話的教科書真是鳳毛麟角,尤其是人文學科(或者該社群想升級自己為科學,社會科學)。

大體而言,教科書難以說人話,也跟近幾十年,全球連結過度快速(全球化)的現象有關。全球化的涵義有很多,但最與所有人相關的是「相較於過去,資訊、交通的交換更緊密,因此全球各地的相互影響更大」。全球化的影響是,首先,理工、資科類的知識容易替換,即使人文學科也難以倖倖免。加上非主流(美)的研究範圍或對象的出現,甚至反思研究可以做些什麼。這替知識間的交流、轉化,落實成實際改善世界的方案,增加更多變數。最後,論文積分制度,令第一線的研究者\教職人員,與其寫本利於傳播(受眾:不特定大眾)、教學(受眾:在學學生)的教科書,不如寫Paper,或者被拖去替學校、校所、學閥拚評鑑。

然而,這並不太妨礙學生的學習,頂多造成不便。學習的核心,在於「意識到,當前懂的邊界(不懂)何在,並突破為懂,再突破下一回的邊界的」的循環而已。也因此,若想由不懂突破到懂,則沒必要依賴名師、名校、名學閥的教科書。即使那些書再權威,也僅是該科學社群的典範(paradigm,白話文:若你要加入他們,必須熟悉的立場與語言)。例如,各大考試的出題來源,以及能被期刊接受的標準。換句話說,學習上的循環(懂→不懂),與考試上的得榜,不必然得連結在一起(當然,天資聰穎能看爛書卻促類旁通,或者志在考上所以能背起來,又是另外一件事情)。

另外,在讀書上,與懂與不懂的議題是「對問題的直覺」。近來的感想是,對於問題,學習者可以策略性擱置好奇心,但永遠放置,則對直覺不利。從而長期有損思考力、判斷力。然而,問題分很多種,但此段並不是指感到不公不義的「這社會有問題」,而是讀者就文本中,詞語之間的關聯,以及與自身經驗的關聯,無法融貫(懂)一事。更簡單的說,某一段知識看起來是亂碼,儘管不同讀者間,看起來亂的程度不同。

無視或難以察覺亂碼是問題嗎?背後代表的是對問題的麻木。擱置亂碼久了,就會麻痺,久而久之會認為亂碼不是亂碼,而且自己不會有意識反省「我為何不覺得這是亂碼?我懂嗎?」這看起來很像專家。認知心理學中,有學者提到專家有「自動化」的傾向,以利於在工作記憶存放更多當前的知覺,從而解決就熟練的舊知識而言較新的問題。然而,儘管無視亂碼似乎有同樣的效應(看起來你能專注在局部事物上,而且看起來是新的棘手事物),但由於你只是不懂裝懂,或者不懂自己不懂,因此經過檢驗就原形畢露。換句話說,擱置不懂、擱置亂碼,看起來像專家,但可能只是裝模作樣,而且麻痺對自身不懂的事物的敏感度,進而突破不懂→懂的循環,從而令學習更無效,無論被教育,還自學。

順帶一提,即使在問題上麻木一事,似乎很嚴重,但我們可以分兩方立場思考。一是相信不嚴重,尤其若是你的親戚們的特質趨近此(更幸運的,如果你的家族很多低能兒,你的觀察經驗可能令你支持這立場)。二是相信(就找反例,仔細觀察你能觀察到,譬如達爾文獎的獲獎人,如果你能訪問「它」們那更好了,附帶一提,「它」不是錯字,除非屍體有生命)。另外,或許可以折衷前兩者,接近某種懷疑態度,不輕易接受任何一方,即使還沒觀察到實際或充分的證據,但存而不論。這既代表對自身渺小的謙卑,也代表對世界之大的尊敬。如同Just We,既不高傲,也不自卑。

短暫的結論,對於學習者,學校、課程,或老師爛(或者使用較中性的詞,不合需求)並不是毀滅性的災難,反而是學習者喪失對問題的覺察力,無法察覺不懂,從而無法突破不懂→懂的循環。即使存在某些思維復健者,他們也許遭遇挫折而體認到自身不足,從而復健思維,但可能急躁而過早走入偏激或批判的觀點。並非說批判的觀點不對,但批判若有力,則基本上建立在對當前現況深且廣的了解(見:[短語]辯論讓人打開眼界),而非從起初就站定某個信仰立場,否定其他,即便有不少聲音檢討主流,但有多少源自於自問自答「不懂→懂」的辯證思維,而非從眾或服從權威?

因此,首先,偏激是思維復健者要覺察的問題,這也會是第一心魔,因為世界上太多不公不義之事,而思維復健者之所以察覺復健需要,也往往是受到強大打擊,可能多有負面情緒,易有負面濾鏡和情緒看待與對待世界。其產生的結果,除了認知上的偏差外,就是給人「偏激」的印象。沒必要為了復健,降低自己人際關係中的價碼。即使大家對你尊敬,哪知是不是對你的偏激「敬而遠之」?

再來,思維復健者很容易給自身賦予過大的願景和使命感,而忽略技術面的培養。他們很容易一相情願的認為,很多人蠢得跟國小、國中的周邊同學一樣(哪怕你有觀察偏差,因為可能是最智障的同學最醒目,你的樣本沒包括無反應的那群),而對於知識的增長,容易一廂情願的認為,就像高中考卷,但就是國小、中的加強版而已,不過更長,也更細、更臭。由此,容易產生的誤解是,只要自己肯做,就能成長,哪知這只是第一步,而且往往難以突破下一步,就燃燒完熱情,不小心就回到厭世或偏激階段。

見賢思齊。對此,有幾個地方值得觀察:

  • 總論
    • 任何學習方法的書
    • 學習相關網站
      • PTT,Study,廣泛的學習原則、態度與技術,包括閱讀、討論方法、時間表等
      • PTT,SENIORHIGH,雖然是高中升大學板,討論的似乎是無關痛癢的考試議題,但幾乎是學習方法應用的集大成,多半家長和學生會傾一輩子精力在突破大學考試,想辦法拿到PR99。
      • 別去國考版,否則只會更偏激
      • 知乎
        • 留意基本學習法的新詮釋(如S. Young和刻意練習的理論)
        • 承上,基本學習法在資工、數理等學科的應用
        • 留意Anki、Mindmap等學習工具的使用
  • 分論(提提容易忽略的,以下排列暗示推薦次序)
    • 數學普及書
      • (數學應用題是邏輯一學科上最好應用練習題,找適合自己程度的普及書[只要這本書有能耐把算式和情境說明、舉例到你懂,譬如《數學少女系列》])
      • 至於自然科學的科普書,我反而沒這麼推。確實會知道很多科學界的「新發現」,從而擴展人類的視野,但這無助於我們訓練「翻譯」情境的能力
      • 如果擴展到物理學或化學,一定程度又是數學的應用題,沒有基礎翻譯情境→算式的能力,也會受阻
    • 練習程式
      • 算數交給電腦,自己全力解決邏輯(讓電腦看得動你的表達)問題
    • 任何說人話的人文著作
      • 《批判性思考:跳脫慣性的思考模式》
        • 理由是,英翻中後是人話,而且每個章節後有練習題,甚至有參考答案,包括申論題,可以嘗試觀摩一下較周延的言論後的思考
      • 《道德抉擇的艱難︰經典法律案例中的道德思考與決疑論判斷適用》
        • 理由是,英翻中後是人話,而每個案子,作者基本上也用人話,引導讀者們思考更周詳的論點與相關根據
      • 但我反而沒這麼推《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書
        • 理由不是,書不寫人話,而是影片版本呈現得更精彩
        • 另外,書的問題是,每章的小節的論題有些斷裂,影片版本能讓觀眾忘了這件事情

大體而言,對於思維復健者而言,熟悉與練習技術是重要的。雄心壯志可以是內在動機,但具體的實現,仍與技術有關。與技術最相關的,莫過於找到下列事物:

  • 善說明(能把一概念,定義成能舉例的文字),且舉例完整且充分(不負責任的例子:丟給你一句誰說過、誰做過,大不了補上年分,結束,衝三小?)的教科書
  • 學習技術(包含自身思考、理解文本,廣泛來說,還包括學習工具,譬如Anki、Mindmap等使用)
  • 好的學伴(這完全碰運氣,好的社群,無論Cyber或實體,較可能蘊含好學伴)

不過,上述多半是外在工具,唯有思維復健者,能不被急公好義的心魔所惑,又能保持學習的初衷(驅動內在動機),才是好的學習。加上,隨著年紀增長,也會有就業或鬥爭壓力,如何面對外在刺激,無論是帶來快樂或是痛苦的,也是重要課題,而且這是出社會的「思維復健者」,比起在校者,更加艱鉅的挑戰,甚至是主要的心魔來源,因為職場就是充斥不公不義,從你的老闆、主管、同事、客戶開始,可以慢慢細數,若沒傷害過你的,則不必用石頭(等等)。

大致感想至此。擱筆。




筆者資訊
兔操民(nobuusa)
遊戲愛好者,尤好「粗鄙之語」與「王司徒」,現居於臺北市。

最近的興趣是ANKI+學習理論與實踐的應用,尤其在遊戲領域,譬如如何玩遊戲學英文。請多指教。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