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曲獎的第三十屆這充滿紀念意義的數字,饒舌界不僅僅是入圍到滿出來,也是第一次得到複數的獎項。看這洋洋灑灑的名單還真的是沒想像過。
這一屆開場就是由主持人Lulu做出饒舌表演,以一個非饒舌歌手來說已經算是非常有誠意了。畢竟除了呂士軒寫的Flow有難度以外,連RGRY的編曲也沒有給她一個很明確的鼓來對拍,這對一個新手來說真的滿越級打怪的。
第30屆金曲獎表演:Lulu黃路梓茵 _ WELCOME TO GMA
葛西瓦就是以29屆在典禮上表演的單曲入圍了原住民語歌手,如此一來達成了饒舌全語言歌手都入圍的成就。
葛西瓦是來自Boxing樂團的主唱,這個樂團曾奪下第26屆金曲獎的最佳新人,也是阿妹旗下的子弟兵,近期以個人的方式發行了幾首饒舌曲目。
這首「Maya maluqem 別退縮」融合了排灣族語跟國語的混搭,藉由J.Wu的製作宣示了態度的氣勢。對於捍衛族語,滿敬佩他也抓到最適合的時間點用正要起飛的饒舌來宣揚,畢竟你真的會去聽的原住民語歌曲可能不多,但是乘上這波饒舌列車就可能不一樣了。
不過畢竟只是單曲入圍,要得獎似乎也比較有難度一點,於是第30屆最佳原住民語歌手是雅維·茉芮《斯瓦細格》。
BOXING葛西瓦「Maya maluqem 別退縮」
至於頑童MJ116以《走跳》入圍是連ESO本身都覺得很莫名其妙的一件事情。個人不知道是以「走跳」這支單曲入圍,還是以跟《董》曲目重疊非常高的EP《走跳》入圍。
就算是以EP入圍好了,這張EP三人合作的曲目也只有「走跳」跟「少年董」,另外三首都是各自Solo,是真的有點難以稱為「組合」。不知道這樣明年的《董》這樣還能不能報名?
不過「走跳」這首歌是真的滿猛的,不僅ESO正常發揮,小春的Flow也在這首歌中令人驚艷一番,大淵也讓副歌充滿了氣勢。概念延伸自當年麻吉的作品,所以作品開頭也找了黃立成來獻聲。
最佳演唱組合最後是由椅子樂團《Lovely Sunday 樂芙麗聖代》以有點浪漫的復古風格奪得。
大支這次以《暗網》為主題。他想說的是以他生活周遭發生的事情,一般人可能難以體會,這就像暗網一樣,上面的資訊不是隨便都能查詢到。所以他就把它寫出來,試著讓聽眾也能了解他們沒接觸到的生活是甚麼面貌。
不同的是,大支終於回到他最令人懷念的臺語饒舌。根據他本人的說法,他認為國語是比較好講大道理的,所以當他要宣傳社會議題或者關懷社會的時候他會用國語。但他這次鎖定的題材範圍來自周遭的生活,他認為使用他的母語更能夠貼近人心。不論如何,我們都很久沒聽到臺語的大支了。
所以相對於大支前兩張專輯,這張就不是那麼宏觀的角度,但是他確實把一些日常人看不到的東西都寫進了歌裡,同時也取樣了不少老歌,讓大家體會體會臺灣在地的感觸。
這屆的臺語男歌手是流氓阿德《溫一壺青春下酒》,臺語專輯則是廖士賢《西部》。
劉柏辛的歷程看下來真的不容易。一開始先參加韓國的選秀節目,參加之餘還得找時間準備申請國外大學的申請。與國際藝人的合作甚至簽下了美國獨立廠牌的合約,最後才是大家知道的對岸節目。
也因為多數人認識劉柏辛大多是來自對岸的饒舌節目,所以就認知她為饒舌歌手。但其實聽了《2029》會發現它並不純粹的饒舌,反而是一張很有質感的流行專輯,饒舌只是其中的一點元素。
不過也不會太驚訝她在唱功中的韻味,畢竟她先前在對岸就是不少饒舌歌手中要的女聲。在這張專輯中混搭著一些電子、R&B,帶出了一種冷冽,有一點冰山氣質,但卻能感受到剛中帶柔的輕撫。再加上她中英文夾雜得行雲流水,美式中帶點東方的氛圍,即使也有中國風的曲目在裏頭,整體還是是相當歐美的。
而這張專輯能入圍錄音也不太意外,可以輕易地聽出來音場的立體感,以及對於氣息的收音都是相當有感的。最後專輯錄音獎是由林憶蓮《0》拿下。
19歲就做出這種品質的作品,還真的讓人滿期待未來的。
劉柏辛《2029》「Strange Things」
為什麼又要把蔡依林拿出來講了呢?因為蔡依林這次的製作班底除了陳君豪負責抒情歌曲以外,其他部分都是饒舌掛的陳星翰跟剃刀蔣來製作的,而且蔡依林原本是不打算收錄抒情歌。
剃刀蔣原本是在街聲上丟了一些Demo被蔡政勳老師注意到,最後被招攬當製作助理,這段期間獨立的嘻哈跟主流的舞曲都有涉獵製作。做著做著覺得時機到了,就和米奇林一起創立了新樂園娛樂。
於是乎你看到了蔡依林在這張專輯中嘗試了饒舌還有模有樣,舞曲上也比以往更加到位精確。基於蔡依林的尊重專業,使得陳星翰和剃刀蔣完全發揮他們的專長在這張專輯上,讓蔡依林既《呸》的巔峰後,又繳出新代表突破之作《Ugly Beauty》。
這邊已經完全證實了主流和獨立之間的隔閡已經徹底被打破。而蔡依林完全放膽地不以主流樂壇的製作人來製作這張專輯,且也獲得絕佳的成效,非常令人敬佩她的眼光。
最後剃刀蔣製作、富有極大含意的「玫瑰少年」從閃靈、何韻詩「烏牛欄大護法(望天版)」、陳奕迅「海底睡人」、林憶蓮「沙文」、S.H.E.「十七」、李宗盛「新寫的舊歌」、茄子蛋「浪流連」中,奪下年度歌曲獎。
而雖然國語專輯輸給了以爵士為基底混搭各種元素的孫盛希《希遊記》,但於所有語種專輯入圍者,加上陳奕迅《L.O.V.E.》(因為這張是粵語)中,奪得了最大獎年度專輯獎。
第30屆金曲獎年度專輯--《Ugly Beauty》
剛剛提到了剃刀蔣跟米奇林開創的新樂園娛樂,他們的第一個藝人就是?ZI,也在蔡依林的專輯中製作了一首歌。看?ZI入圍的項目跟數量就知道他實力超群,是R&B跟Rap都很專精的一位歌手,而且歌曲製作跟拍攝MV都可以自己來,是堪稱最全能的新生代。
以一頭紅髮作為標誌。雖然在2015年?ZI已經在網路上發布作品,也讓一些音樂人開始關注他。或許有部分的人知道他放棄跟韓國公司簽約的機會,因為不想當個偶像然後被綁七、八年。但我比較意外的是,原來迪拉胖在他十八歲的時候,就已經找過他談過要不要從顏社出道。
至於我開始認識到?ZI是由一首2017年最猛,也是近期最經典的Cypher:「走到飛」。現在看起來有參與的歌手都發展得還算不錯。
呂士軒、?ZI、熊仔、吳卓源、B.C.W.、Barry、大支「走到飛」
入圍單曲製作跟編曲的作品是跟9m88合作的「B.O.」。這首歌?ZI以R&B跟Rap交錯在主歌之中,塑造一種柔與強硬的混搭,爵士鋼琴的加入是神來一筆,讓整首歌帶了節奏感又能讓人微醺,9m88的聲線更是自然而然地像舞池相遇後的默契,享受的氣氛就這樣營造出來薰陶著聽眾。
?ZI《?ZI: The Album》「B.O.」feat. 9m88
這兩項項目競爭者也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單曲製作由還沒發專輯就先拿獎的超級新生代余佳倫、黃宣製作的「不開燈俱樂部」(他們的團叫Yellow),而編曲則是法國編曲人尊室安以電子、嗩吶等元素為臺語歌曲編出「遙遠的所在」。
回到專輯本身,?ZI這張專輯概念相當純粹,就以R&B跟Rap貫穿,訴說的主題也圍繞著傲氣跟慾望,做出來的作品不是被氣勢震懾,就是聽得心迷意亂。他也用一句「這首R&B把你逼到瘋了」當作一個自身的標籤,不斷地在專輯中強調令人印象深刻。
而且這張專輯也是很罕見地把慾望唱得露骨而不帶汙衊的一張專輯,題材上對華語樂壇來說相對大膽了一些,也賦予了一點新意。
當他的製作跟演唱都被金曲獎肯定的時候,毫無疑問地從剛剛提到的劉柏辛《2029》、專輯元素多元的Karencici《SHA YAN》、新一代臺語奇葩美秀集團《電火王》、貢寮雙大獎厭世少年《青春校園戀愛物語》、電子復古溫馴樂團The Fur.《Town》、陶山子弟兵流行代表王艷薇《框不住的艷薇》中拿下最佳新人獎。
下面這首「Diamond」也有收錄在剛剛提到的《Warrior》原聲帶裡頭。
?ZI《?ZI: The Album》「Diamond 鑽石」
在發行《健康歌曲》之後,Leo王發行了個人第二張專輯《無病呻吟有情抒情》,依舊是Kiang到不行。
先來談談Leo王本身,資歷攤開來看就是個神奇的人物。一開始Leo王是個搖滾團體:「巨大的轟鳴」的主唱,而且本身也繳出不錯的成績,不只是在獨立音樂界有一定的粉絲量、出國演出數次,也曾拿下過金音獎的最佳現場演出。
然後他某一天看到春艷在Diss RBL和熊仔對戰的影片,覺得饒舌這圈子好像可以做,就跑去當饒舌歌手了……蛤?
之後的事情就像介紹夜貓組說的,先發行了自己的一些作品、首張專輯挖掘到9m88、跟春艷組成夜貓組。
Leo王《藝術家脾氣》「陪你過假日」feat. 9m88
聆聽這張《無病呻吟有情抒情》會覺得音樂裡面應該添加了一些大麻(諧音都玩成這樣了。),因為怎麼聽都會覺得這批很純。會有這種感受是因為,Leo王的演唱帶有自己獨有的韻律。
這也是Leo王身為饒舌歌手的獨到之處。曾身任樂團主唱的他,副歌處理當然沒有問題,更賦予了眼界更廣泛的音樂性。而首次聆聽會覺得怎麼在詮釋每一段Flow的掌控上,都會有一種顫抖或是彈一下的聽感,但又不算是R&B,這形成一種很隨興、捉摸不定的流動,也是他令人感覺很Kiang的原因。
作品層面就是很單純的寫寫生活,不論是掉了錢、房間漏水、找貓等等,都被他寫進歌裡頭,可能也是這樣特別貼合他的音樂,所以他唱起來、我們聽起來,都會感到一種毫無約束的氛圍在,這也是Leo王想強調的。
最後Leo王《無病呻吟有情抒情》從李榮浩《耳朵》,以及一群樂壇的新生代:柯智棠《吟遊》、謝震廷《愛麗絲》、?ZI《?ZI: The Album》中,刻下第一位以饒舌歌手的身分拿下的金曲歌王里程碑。
不得不提他的得獎感言是我個人聽過近期金曲獎最優質的感言之一,不論是對親情還是對創作的喊話都是不講大道理的簡單有力。
在第三十屆這種紀念性的數字之下,饒舌音樂獲得了前所未見的勝利。
當初想說上篇的起尾,就是第一個饒舌入圍的新人(宋岳庭),到第一個饒舌得獎的新人(葛仲珊)。下篇也順理成章地第一個入圍男歌手的饒舌歌手(蛋堡),到第一個得獎的饒舌歌手(Leo王)。
只是沒想到近幾年饒舌崛起的數量有點爆棚,大眾跟音樂人都越來越重視這一塊,於是上下篇的篇幅就比例不太平衡,這邊就先說聲不好意思。
我還滿意外於,其實饒舌的崛起跟主流音樂的關係並不小。
例如說,如果熱狗沒有在夜店演出被林志宏發現,就不會跟大支一起被簽約、如果倪重華沒有在溜冰的時候遇到布朗,大囍門的專輯也沒有機會再見世、若蔡依林沒有表演金曲獎,陳星翰也不會替蔡依林製作專輯。
這進一步影響的是,可能頑童就沒有機會被熱狗提拔、可能就沒有人人有功練來醞釀小人以及熊仔、可能剃刀蔣就沒有一個製作上的代表作、可能迪拉胖就沒有創顏社廠牌的念頭。
我不知道這樣延伸是不是有點太超過,但是我想說的是,主流廠牌其實還是有老師一直以來都在關注著饒舌音樂,而且也想盡辦法地去讓聽眾都能夠注意到饒舌音樂的,而饒舌音樂也確實因為這股力量也多了一些地位在。
甚至說阿妹跟蔡依林這些一線大咖不斷地跟饒舌音樂交流,也讓大眾越來越能接觸、接納這種音樂,而且他們都是以非常尊重的姿態,並非像早期在流行歌曲硬加一個四不像的饒舌,這種是讓一些好的品味流傳出去。
但也不能否認對岸節目開闢了不少新的聽眾,這也是一個被需要的平臺不是嗎?
而這某種程度上也是鼓勵了各位別輕易放棄你做的事情,畢竟當機會來臨、賞識的人終於出現的時候,你必須表現出最好的一面才會被肯定,而在這之前必定有段比較艱辛的日子。
除此之外,看下來會發現饒舌歌手之間的牽絆很緊密,四大饒舌廠牌:本色、顏社、人人有功練、混血兒都是盡力地去挖掘出好的饒舌歌手,而且想盡辦法給他們舞臺,雖然他們不像大公司有很多資源,很多人也是靠著自己打下的地基來培養新一代。
所以也得致敬這些廠牌,畢竟主流公司對於直接簽下饒舌歌手多少會有點抗拒,但這些廠牌各自招攬了不同風格的歌手,並且將它們發揚光大,打破了流行音樂的侷限。
就像春艷在一個專訪裡頭說的:「我很喜歡臺灣嘻哈圈這種交流密切的感覺,看到欣賞的晚輩你就會想要提拔他,也可能因為嘻哈圈人比較少,有點像家的感覺。」
寫完這篇之後我還是覺得個人對饒舌圈的理解還是略淺,所以有任何不對的地方還是歡迎指教。是還有一些想法想講但一時沒想到,所以還是先丟出來吧。
最後感謝以下的資料對我特別有幫助,讓我做了一些功課,我才能完成了這篇文章:
【嘻哈囝】第二集完整版看這裡!嘻哈囝TAIWAN HIP HOP KIDS 紀錄片|經營篇
大囍門今年入圍金曲獎的專輯 X Album 是這樣做的
【Behind The Beat】為何納斯會論斷《Hip Hop Is Dead》,嘻哈已死?
東海岸最傳奇的製作人,多少一線Rapper排著隊找他合作
平行世界裡,三個平民小鬼,把自己活成了頑童MJ116
HYPEBEAST 專訪頑童 MJ116 談論華語嘻哈和音樂經營
專訪 / 新臺語?顏社的秘密武器 -李英宏:「我並非想像中那樣有天份。」
專訪夜貓組:每個人都對生活有領悟,但唯有把靈感轉化爲藝術品,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2017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獲獎】動漫文化與街頭的合併──《Welcome To The Next Level》
「音樂對我來說,就是證明自己的方式。」- R&B/嘻哈音樂製作人 剃刀蔣 Razor Chiang 專訪
走過孤獨的宇智波鼬——專訪 ?ZI:比起被看見,更想被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