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寫封信,《致伊文漢森DearEvan Hansen》
這齣音樂劇可說是2017東尼獎最大贏家,包辦了最佳音樂劇、音樂劇男主角。
老實說,我原先對這一齣戲沒有太多興趣.<也沒錢出國看百老匯QQ>
直到聽過原聲帶之後,被BenPlatt的歌聲電到,
才積極去找歌詞和文本劇情,靠著網路些許片段做了一點搜尋和解讀。
才積極去找歌詞和文本劇情,靠著網路些許片段做了一點搜尋和解讀。
今天短短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有聽過現場的人客,非常歡迎留言討論指教!
故事從有社交問題的高中生伊文摔斷手臂打石膏之後,
媽媽和治療師鼓勵他寫信給自己,好重建自信,接納人群。
一開場媽媽建議他除了寫信之外,也可以讓同學在他的石膏上簽名,好開啟人際互動。
伊文口頭上說好,但事實上並沒有任何朋友可以和他簽名互動。
無趣的校園生活中,他碰上一樣沒辦法融入人群的康納墨菲,
無趣的校園生活中,他碰上一樣沒辦法融入人群的康納墨菲,
在半開玩笑中康納在石膏上簽了名。
兩人才準備互相認識,康納卻在無意間讀到伊文寫的信,
誤以為伊文是為了設計他、嘲笑他,才故意寫信吸引他注意。
憤怒的康納搶走伊文寫的信,這段友誼來不及展開就遭到斲除。
兩人才準備互相認識,康納卻在無意間讀到伊文寫的信,
誤以為伊文是為了設計他、嘲笑他,才故意寫信吸引他注意。
憤怒的康納搶走伊文寫的信,這段友誼來不及展開就遭到斲除。
幾天後,康納自殺身亡,傷心欲絕的墨菲一家在他房間裡發現伊文的信。
一連串誤會因此而起,家長們以為這兩個同樣孤僻的孩子有過友誼,
伊文不忍拆穿真相,二次傷害墨菲一家,只好謊稱他和康納時常信件往來。
為了說服他們兩人確實友誼深厚,伊文偽造信件,並以康納為名,
在社群網路上發起康納計畫,號召人們紀念康納,關懷難以融入人群的同學。
誰知活動一炮而紅,在社群網路上愈傳愈廣,
伊文的白色謊言因此愈滾愈大,漸漸壓垮了他原本的生活……
一連串誤會因此而起,家長們以為這兩個同樣孤僻的孩子有過友誼,
伊文不忍拆穿真相,二次傷害墨菲一家,只好謊稱他和康納時常信件往來。
為了說服他們兩人確實友誼深厚,伊文偽造信件,並以康納為名,
在社群網路上發起康納計畫,號召人們紀念康納,關懷難以融入人群的同學。
誰知活動一炮而紅,在社群網路上愈傳愈廣,
伊文的白色謊言因此愈滾愈大,漸漸壓垮了他原本的生活……
讀到這裡,也許會有人想,這樣的劇情似乎不算特別突出。
主角迫於壓力撒謊,之後疲於奔命圓謊、收拾殘局的劇本並不少見,
致伊文漢森能夠拿下多項大獎,不是單單靠著將劇本延伸到社群網路這樣的花招而已。
事實上,除了動人的音樂和精美的製作,
鄙人認為致伊文漢斯在劇本和歌詞上,也有非常完美的配合,
將一個舞臺上看不見的主題融進劇情裡,藉由音樂反覆暗示臺下的聽眾。
這件事發生在開場前,主角伊文跑去爬樹了。
主角迫於壓力撒謊,之後疲於奔命圓謊、收拾殘局的劇本並不少見,
致伊文漢森能夠拿下多項大獎,不是單單靠著將劇本延伸到社群網路這樣的花招而已。
事實上,除了動人的音樂和精美的製作,
鄙人認為致伊文漢斯在劇本和歌詞上,也有非常完美的配合,
將一個舞臺上看不見的主題融進劇情裡,藉由音樂反覆暗示臺下的聽眾。
這件事發生在開場前,主角伊文跑去爬樹了。
然後,他摔斷了手。
事實上,伊文爬樹這件事沒有真的在舞臺上發生,
可是如果仔細聽,可以發現在歌詞裡不斷提及這個意象,
我們可以說劇本在一開始就已經暗示了整個故事的結局,
只是伊文自己不知道,觀眾則要等到聽完全劇才能恍然大悟。
光說沒用,讓我們來找一下線索。
首先是兩首伊文的獨唱,
我們可以說劇本在一開始就已經暗示了整個故事的結局,
只是伊文自己不知道,觀眾則要等到聽完全劇才能恍然大悟。
光說沒用,讓我們來找一下線索。
首先是兩首伊文的獨唱,
在Waving Through a Window中,歌詞中斷不斷反覆強調
這段自問自答乍聽之下莫名其妙,
在無人的樹林中墜落,敢不敢發出聲音?
這樣的疑問劇中的此時沒有解答,感覺沒頭沒尾。
但是到了For Forever歌詞中,伊文編造他和康納的探險,
這樣的疑問劇中的此時沒有解答,感覺沒頭沒尾。
但是到了For Forever歌詞中,伊文編造他和康納的探險,
這個問題漸漸變得有意義,和背景隱藏的意象緊貼。
歌詞中寫道,
One foot after the other
One branch then to another
I climb higher and higher
I climb 'tilthe entire
Sun shines on my face
One branch then to another
I climb higher and higher
I climb 'tilthe entire
Sun shines on my face
And Isuddenly feel the branch give way
I'm on the ground
My arm goes numb
I look around
And I see him come to get me
He's come to get me
And everything's okay
I'm on the ground
My arm goes numb
I look around
And I see him come to get me
He's come to get me
And everything's okay
前半段再次出現爬樹這個主題,只不過這次主角不再是一個人去爬樹,
而是有個忠心可靠的朋友作伴,並且在他墜落時出手拯救伊文。
最直接的解讀是伊文將擁有朋友的幻想,變成一首歌投射到康納身上,
此時的墨菲一家也樂於接受他的幻想,想像生前寂寞的兒子有過朋友作伴。
這段和後來揭露謊言,伊文痛心陳述所有人都只看自己想的真相,
有前後對照的呼應效果,並且再一次加強了爬樹這個主題。
而是有個忠心可靠的朋友作伴,並且在他墜落時出手拯救伊文。
最直接的解讀是伊文將擁有朋友的幻想,變成一首歌投射到康納身上,
此時的墨菲一家也樂於接受他的幻想,想像生前寂寞的兒子有過朋友作伴。
這段和後來揭露謊言,伊文痛心陳述所有人都只看自己想的真相,
有前後對照的呼應效果,並且再一次加強了爬樹這個主題。
在伊文的幻想中,他有一個叫康納的好朋友,
而他們一起做過最值得紀念的是事件很特別的事——爬樹。
而他們一起做過最值得紀念的是事件很特別的事——爬樹。
所以問題來了,為什麼是爬樹?
這個意象為什麼這麼重要,值得歌詞和劇本反覆提及?
這個意象為什麼這麼重要,值得歌詞和劇本反覆提及?
也許我們可以回頭想想爬樹這件事。
就某個角度來說,這件事和伊文漢森說謊事件發展一模一樣,
從陰暗的樹林底下出發,費力攀著粗厚的樹幹漸漸往上爬。
隨著一步一步往上,爬樹的人慢慢看見樹冠上的陽光,
但是在他手中腳下的枝幹卻愈來愈脆弱,
直到再也撐不住他的重量,斷裂讓爬樹人摔回陰暗的樹林底層。
想想開頭說的,伊文爬樹摔斷了手。
就某個角度來說,這件事和伊文漢森說謊事件發展一模一樣,
從陰暗的樹林底下出發,費力攀著粗厚的樹幹漸漸往上爬。
隨著一步一步往上,爬樹的人慢慢看見樹冠上的陽光,
但是在他手中腳下的枝幹卻愈來愈脆弱,
直到再也撐不住他的重量,斷裂讓爬樹人摔回陰暗的樹林底層。
想想開頭說的,伊文爬樹摔斷了手。
再回到獨唱WavingThrough a Window問的問題,
當在無人的樹林摔傷時,伊文怎麼了?
當在無人的樹林摔傷時,伊文怎麼了?
我幾乎可以想像,一個瘦巴巴的學生抱著斷手不敢哭出聲音,
滿身落葉積水慢慢拖著背包回家,然後家人驚呼連連發現的畫面。
滿身落葉積水慢慢拖著背包回家,然後家人驚呼連連發現的畫面。
說真的,真的很恐怖,
想像一下你自己就是那個瘦巴巴的學生,孤獨無依。
想像一下你自己就是那個瘦巴巴的學生,孤獨無依。
所以在For Forever中有個康納的幻影救了伊文,
中段的合唱曲Disappear中,康納代替伊文說出所有人墜落時,
都應該有人前來找到他們,救援他們。
青少年害怕孤獨,不被認同的深層恐懼,在此栩栩如生。
我們都曾和伊文一樣渴望陽光,卻又害怕被陽光灼傷,
所以只好徘徊在陰暗的樹林裡,絕望地想擺脫,卻又依賴陰影保護。
某些人會像伊文一樣,不顧一切去爬樹,想碰觸些許溫暖的邊緣,
最後最常見的下場,就像劇中暗示的一樣,摔得滿身傷。
把鏡頭拉遠一點,綜觀全局,爬樹這件事總共在劇中發生過兩次。
一次事故是開始前,伊文真的去爬樹然後摔斷手。
接著第二次爬樹是隱喻的,為了他幻想中擁有朋友的陽光生活,
伊文又去爬樹/說謊,直到枝幹/謊言再也撐不住他的重量/幻想,
又一次伊文摔下來了,跌回陰暗的樹林底層。
只不過這一次受傷的不只是他,還有所有的相關人事物,
難怪最後善良的伊文會泣不成聲,唱到曲不成曲、調不成調。
把兩個事件放在一起,會發現開場幾乎就是整部戲的縮影,
伊文預言了自己最後失敗,必須為膽大妄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觀眾在無形中接受到這樣的暗示,幫劇本最後出手的高潮做好準備。
一次事故是開始前,伊文真的去爬樹然後摔斷手。
接著第二次爬樹是隱喻的,為了他幻想中擁有朋友的陽光生活,
伊文又去爬樹/說謊,直到枝幹/謊言再也撐不住他的重量/幻想,
又一次伊文摔下來了,跌回陰暗的樹林底層。
只不過這一次受傷的不只是他,還有所有的相關人事物,
難怪最後善良的伊文會泣不成聲,唱到曲不成曲、調不成調。
把兩個事件放在一起,會發現開場幾乎就是整部戲的縮影,
伊文預言了自己最後失敗,必須為膽大妄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觀眾在無形中接受到這樣的暗示,幫劇本最後出手的高潮做好準備。
面對這樣絕望又真實的恐懼,我們能怎麼辦?
萬幸,我們/伊文有石膏。
雖然這樣說起來難免有些老套了,
可事實如此,確實當缺手缺腳的我們面臨絕境的時候,
只有相互扶持,互相包容,才有辦法走出絕望的幽谷。
康納先伊文走了一步,等到伊文再次受傷的時候,
媽媽和墨菲一家在經歷風波,也開始懂得回頭去扶落後的伊文一把。
他們就像彼此的石膏一樣,也許又冷又硬,頑固又蒼白,
可是有石膏幫助,斷掉的骨頭最後還是可以復原,並更加茁壯。
編劇幫伊文和觀眾留了一條救命繩,指出該做的不是爬樹/自欺欺人,
而是結伴走出孤絕的樹林,勇敢面對陽光。
雖然這樣說起來難免有些老套了,
可事實如此,確實當缺手缺腳的我們面臨絕境的時候,
只有相互扶持,互相包容,才有辦法走出絕望的幽谷。
康納先伊文走了一步,等到伊文再次受傷的時候,
媽媽和墨菲一家在經歷風波,也開始懂得回頭去扶落後的伊文一把。
他們就像彼此的石膏一樣,也許又冷又硬,頑固又蒼白,
可是有石膏幫助,斷掉的骨頭最後還是可以復原,並更加茁壯。
編劇幫伊文和觀眾留了一條救命繩,指出該做的不是爬樹/自欺欺人,
而是結伴走出孤絕的樹林,勇敢面對陽光。
說不定這一次,結局可以有所不同。
02/04補記
寫完心得之後,靠著網路資源補完表演片段,
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細節,寫在後記裡補充。
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細節,寫在後記裡補充。
正如前文提到的,爬樹這件事是本劇裡的重量級未爆彈,
藏著伊文為什麼要發狂似的到處撒謊,留住墨菲一家注意力的原因。
而在劇中,只要每次問到有關為什麼摔斷手這個問題,
伊文就會開始支吾其詞,前言不對後語,
一開始還以為只是要加強他害羞不善言辭的一面,
要到後半段康納幫觀眾揭曉,觀眾才會知道所謂的『摔下樹』是怎麼回事。
藏著伊文為什麼要發狂似的到處撒謊,留住墨菲一家注意力的原因。
而在劇中,只要每次問到有關為什麼摔斷手這個問題,
伊文就會開始支吾其詞,前言不對後語,
一開始還以為只是要加強他害羞不善言辭的一面,
要到後半段康納幫觀眾揭曉,觀眾才會知道所謂的『摔下樹』是怎麼回事。
這個好心幫大家揭曉達真相的康納也很有趣,特別是他和伊文的衣服。
剛開場時伊文穿的是天藍色的衣服,第一次公開演說時戴上了黑色領帶。
接著下半場,他換上深色襯衫,和媽媽吵架後穿上外套,
等他拉上拉鍊,和康納的幽靈站在一起的時候,會發現其實是兩件相同的外套。
衣服從淺色調到加上裝飾,再裹進色調深沉的外套,
不難想見,這時候的伊文已經不是開場的害羞男孩,
他已經被自己的謊言和心魔扭曲,為了攀住墨菲一家不擇手段。
不過再說一次萬幸,終場時他換了另外一件外套,
雖然還是深色系的外套,不過底下已經不是複雜的襯衫,而是純白的T-shirt。
我想也許能詮釋為他重拾純淨的心,雖然說身上還帶著汙點和傷痕,
不過他終於不再作繭自縛,把自己綁在謊言架構的的世界裡。
剛開場時伊文穿的是天藍色的衣服,第一次公開演說時戴上了黑色領帶。
接著下半場,他換上深色襯衫,和媽媽吵架後穿上外套,
等他拉上拉鍊,和康納的幽靈站在一起的時候,會發現其實是兩件相同的外套。
衣服從淺色調到加上裝飾,再裹進色調深沉的外套,
不難想見,這時候的伊文已經不是開場的害羞男孩,
他已經被自己的謊言和心魔扭曲,為了攀住墨菲一家不擇手段。
不過再說一次萬幸,終場時他換了另外一件外套,
雖然還是深色系的外套,不過底下已經不是複雜的襯衫,而是純白的T-shirt。
我想也許能詮釋為他重拾純淨的心,雖然說身上還帶著汙點和傷痕,
不過他終於不再作繭自縛,把自己綁在謊言架構的的世界裡。
說起來有時候治療比疾病本身還要致命。
只聽原聲帶有時候難免會想為什麼這個歌手歌喉比較好聽,
為什麼大紅大紫的反而是另外一個好像歌喉沒那麼出色的傢伙?
最近多接觸一點音樂劇之後才知道,除了歌喉之外,
只能說現場表現這種東西,真相不見不明,
沒有真的親眼看過,不會了解是怎麼一回事。
比如說Ben Platt的歌聲真的像天使一樣,
外型也不像歐美男星那種渾身肌肉,侵略性點到滿的架式,
也是這樣聽眾很容易被錄音室版的原聲帶唬弄過去,以為伊文從頭到尾都是受害者。
不過Dear Evan Hansen最後的告白戲,
伊文終於對墨菲一家揭破謊言時的演唱,
除了天使歌喉之外,還有一段發出像怪物一樣的嘶吼聲。
當然錄音室版本不會收這麼可怕的聲音,不過鄙人真的覺得是這個聲音完整了角色。
拿個電影角色來類比,說伊文是受害者或是陰謀家感覺都不對,
但是我百分百支持說他像極了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
同樣開場都是毫無存在感的角色,為了博取認同,
不斷拿出大家想要的東西,去餵養掌聲,直到全面失控。
告白這場戲至關重要,不只是他終於吐露事實,
還有放過那些被他關在謊言裡,對康納的死念念不忘的墨菲一家。
就像無臉男吐出被吞進肚子裡的受害者一樣,
伊文把這些被強留在身邊的人釋放,才能清乾淨化膿的傷口,
只聽原聲帶有時候難免會想為什麼這個歌手歌喉比較好聽,
為什麼大紅大紫的反而是另外一個好像歌喉沒那麼出色的傢伙?
最近多接觸一點音樂劇之後才知道,除了歌喉之外,
只能說現場表現這種東西,真相不見不明,
沒有真的親眼看過,不會了解是怎麼一回事。
比如說Ben Platt的歌聲真的像天使一樣,
外型也不像歐美男星那種渾身肌肉,侵略性點到滿的架式,
也是這樣聽眾很容易被錄音室版的原聲帶唬弄過去,以為伊文從頭到尾都是受害者。
不過Dear Evan Hansen最後的告白戲,
伊文終於對墨菲一家揭破謊言時的演唱,
除了天使歌喉之外,還有一段發出像怪物一樣的嘶吼聲。
當然錄音室版本不會收這麼可怕的聲音,不過鄙人真的覺得是這個聲音完整了角色。
拿個電影角色來類比,說伊文是受害者或是陰謀家感覺都不對,
但是我百分百支持說他像極了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
同樣開場都是毫無存在感的角色,為了博取認同,
不斷拿出大家想要的東西,去餵養掌聲,直到全面失控。
告白這場戲至關重要,不只是他終於吐露事實,
還有放過那些被他關在謊言裡,對康納的死念念不忘的墨菲一家。
就像無臉男吐出被吞進肚子裡的受害者一樣,
伊文把這些被強留在身邊的人釋放,才能清乾淨化膿的傷口,
回到家中媽媽達成和解,完成他真正的療程。
歌好聽,戲感人
老天,我愛死這部戲了.<跪著看>
歡迎訪客澆水交流
言 雨 部落格 http://showwe.tw/blog/main.aspx?m=3064
不定時電影、讀書心得更新
不定時電影、讀書心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