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小透,不喜可按上一頁。
起初Marvel所主打的四大英雄(鋼鐵人、美國隊長、浩克以及雷神索爾)中,我認為最難看的就是雷神索爾(一、二集)。
無法理解的是為何大魔王最終都是被地球人所滅。
除了鎚子會很重之外,完全不懂雷神索爾強在哪裡。
但在《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我卻看到和前兩集不同個性的雷神索爾,更也清楚能詮釋出索爾之所以是雷神的真正原因。
看來導演換成紐西蘭人塔伊加維迪提(Taika Waititi),是真的很正向的好效果!
或許有人會說是反效果,但電影觀感本就是個人主觀,好看不好看,或好笑不好笑,都是見仁見智。
又尤其是Marvel(漫威)英雄系列這種電影,爽度足夠,效果十足,多半影迷還是很買單。
但是雷神索爾前兩集讓我感到十分失望,對於《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原本是沒有打算買票進電影院觀看,想不到寶貝老婆看了預告片之後發現有她最喜歡的浩克,於是為了滿足她個人的喜好,就衝首映了。
『漫威最好笑的電影。』
不論是電視廣告,或是看完後的影迷心得,都用這簡單有力的幾個字,表達對《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的觀感。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整體故事主軸的詮釋方式,我真的很喜歡!這也是我認為Marvel英雄系列電影該有的基本架構。
不論是索爾這角色的表達方式,或是作戰的英姿,都跟前兩集有很不一樣的效果,也讓我看完《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後,會有想打無雙系列電玩的衝動。
這才是看完這種英雄爽片後該有的觀感。
不過就打鬥方面,我還是認為有些可惜的地方。既然最後兩大魔王在阿斯嘉都可以獲得強大能力,為何在打鬥過程如此精簡?
好啦,我知道或許是因為配角戲分不多的原因。
比起前兩集,索爾的打鬥的戲分多很多,也不在單一僅只有雷神之錘的武器搭配,把索爾的『雷神』稱號,完全給表達出來。
對於『雷神』本身就有特殊喜愛的我,期望還是太多,覺得『雷神』型態的打鬥過程太少,希望下一次索爾出場,可以看到更多不一樣的『雷神』型態的打鬥方式。
在雷神索爾英雄系列電影中,Tom Hiddleston(湯姆希德斯頓) 所飾演的洛基,表現依舊很棒,深受觀眾喜愛。
但我的焦點卻幾乎是放在飾演瓦爾基麗戰士的Tessa Thompson(泰莎湯普森)有夠正!
其餘角色也都讓人印象深刻的演技表現,像是Jeff Goldblum (傑夫高布倫)飾演的薩卡星獨裁統治者,和他身旁幾名跟隨,至於寶貝老婆最想看的浩克,就真的精彩到無話可說了。
難怪有人會開玩笑的說誤以為是《浩克3》呢!?(大笑)
過去我聊起有關於Marvel(漫威)英雄系列的電影時,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抱怨著過於商業化的走向,使得買票進場似乎變成了一種流行趨勢,而不是我個人觀看電影的本質。
什麼是我個人的電影本質?就好比願意坐下來聽人說故事,但聽完整個故事後,並沒有得到一些心靈或人生上的啟發,或是精神與身裡獲得較輕鬆的元素,可以使得心情較愉悅。
不過在上一部進電影院看的Marvel英雄系列電影《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 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就有感覺Marvel英雄電影的呈現方式,以及所想表達出的故事主軸,已有漸漸在轉變,不再只是單一走向商業化的考量。
當然,票房才是一切。有票房就會其它商業利益,只是如何讓消費者願意無怨無悔掏錢進電影院買票,一直以來都是製作電影最根本的現實考量。
不論《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是否為太商業化的英雄片,我認為電影已經達到該有的娛樂性,可讓人身在其中,享受著索爾所散發出來的英雄魅力,再加上購買兩張國賓電影票還能送質感不錯的雷神之鎚的磁鐵。
好看又有好康可以拿,《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當然是值得推薦進電影院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