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1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源自“問責運動(Campaign for Accountability)”組織報告的報道。報道詳細介紹了谷歌代表跟多位教授之間的不正當關系,前者通過金錢手段讓后者撰寫一些能夠起到影響政治和學生作用的文章。

《華爾街日報》于當地時間7月11日晚刊登的專題文章
報道稱,谷歌的戰略招聘是尋找“志趣相投的教授,然后通過貿易組織、智囊團、咨詢公司向這些教授所屬的聯合會以及負責的研究提供資金資助。
報道表示,谷歌資助了上百篇學術論文,金額從5000美元到40萬美元不等,有時甚至會直接參與論文撰寫,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論文作者不會公開他們與谷歌之間的關系。
《華爾街日報》中寫道:“一位接受了谷歌資助的教授在論文中表示,谷歌確實收集了用戶數據,但這是以他們享受了谷歌免費服務為前提的公平交易;谷歌并沒有利用其市場統治地位,故意將用戶引向自己或是廣告主的商業類網站,這對于競爭者來說并沒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有些論文甚至表示,應該允許谷歌鏈接到書籍或者其他形式的知識產權資料,哪怕其作者或出版方要求付費......”
與此同時,反谷歌組織“谷歌透明性計劃”(Google Transparency Project)也發表了一篇報告稱,谷歌不僅收集世界上所有的信息,而且在必要時,會去主動影響這些信息!通過與學者們的暗中交易,谷歌會發揮其在學術界的影響力,使相關政策法規制定朝有利于自身的方向發展。
報道稱,伊利諾伊大學法學教授Paul Heald于2012年發表了一篇對谷歌有利的版權方面的論文,但他并未公開其接受了來自谷歌的18830美元的資助
對于此事谷歌回應稱,問責運動是一個存有偏見的組織,正是它推動了反谷歌的議程。谷歌稱,“問責運動”的一個資助者是甲骨文,它正在展開一場專門對抗谷歌的游說運動。甲骨文已經以其個人名義或通過代理資助了上百篇文章、研究論文、專題討論以及報道。
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RyanCalo于2010年發表了一篇關于網絡隱私權問題的論文,此前也曾接受了來自谷歌的4萬美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