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最近小屋更新頻繁,那是因為心中有股衝動,想趕著年末的尾巴,將今年的故事說完,接著開開心心的與2016分手,迎接新歡2017。
中午過後我的書房正進行最後的清理工作,感謝搬家工人的協助,沒有他們,那些沉重的櫃子根本上不了臺階,每一份工作都是一種新的體驗,搬家工人中,有一位二十來歲的朋友,他很羨慕的說:「好希望可以重新念書?!惯@讓我有些感觸,因為有了後悔所以愈發積極,知道了自己想追求的事物,這是人的天性,我相信工作認真的他,一定能重返自己熱愛的校園,人生沒有什麼事是注定浪費的。
因為書房仍一團亂,加上我已經「超車」趕完了期末的部分報告,所以高掛免戰牌,要一路放到元旦結束,這幾天閒來發慌,抱著幾本閒書四處溜搭,我那可愛的朋友,看到我放假,自己也跟著放了起來,隔壁宿舍的朋友,見我們如此閒情逸致,也跟著放了,於是一群人,三五成群,啜飲咖啡、享受陽光,想來被企業家們指責不上進,導致經濟衰退的年輕人,就是在指我們啊。
我那位朋友喜歡臺南,趁著對岸那一縷煙霞尚未揚塵於美好的南臺灣之際,我們出發去臺南找吃的。
沿著熟悉卻常走錯的道路前往臺南,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書中《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曾說過類似的話,他說寫文章是一種生命的旅程,需要放緩步調,觀察著人與社會以及大自然的時時刻刻,所以我玩的不是荒誕,而是這份崇高的目標阿!
我很喜歡吃拉麵,在我的文章中有一篇介紹到嘉義山越拉麵的故事,故事的內容是有關一碗充滿邪惡的拉麵,誘使人類不顧熱量吃了它,拉麵軍團與健身房結盟,計畫要讓人類世界充滿胖子,這樣胖子才會付錢上健身房,健身房的幕後黑手,又將這筆錢投資在美食事業上,而身為美食小尖兵的我,戳破了這場黑幕,但卻難敵美食的誘惑,最終敗倒在餐桌上,陣亡之際,我用最後一絲力量,寫下了那篇可歌可泣的故事。
我們今天來到了位於臺南市北區公園北路104號的五黑家拉麵,這家店不好找,店面有些小,加上黑色的背景色,導致它顯得更隱密了些,店的左邊是消防局,右邊是充滿活力的熱炒店,行人時常忽略了它,我們隊伍的美食雷達,倒是很精準的一次到位。
五黑家的商標是日本的家紋,我在店門口停留不少時間,即使日本史不是我的專長,但我很喜愛日本文化,家紋或家徽是平安時代才開始有的產物,一開始只是裝飾於服飾上,作為辨別和彰顯身分,流行於貴族之間,後來漸漸的也增加到了器物上,各家族開始出現具有特色的家徽,有趣的是本家和分支的家族,兩家的家徽時常會有細微的變化,一代傳一代,家徽的樣式便不斷增加了。
後來這股風氣也流行到了民間,從有錢的富商到工匠等,即使不被允許擁有家徽,他們仍將它做為家族的精神象徵,流傳下來。家徽的沿革,從貴族之間的身分象徵,走向了民間的家族認同,漸漸的也從功能性轉而更強調精神性了。
圖紋本身隨著族群的不同有各式的變化,貴族之間的家徽,往往取用祥瑞的象徵,例如鶴、鹿,植物如松、竹等,造型典雅、強調高貴。到了戰國時代,許多武士家族的家徽,選擇上往往會帶有某些意涵,在圖紋的創造上就顯得率性多了,我聽過一位日本史教授說過一段有趣的話:「美感對武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在戰場不要砍錯人?!惯@句話說來偏頗,不過倒是戳重要點了。
至於民間的家紋,比起貴族、武士,又顯得複雜多樣了,在取材上多選用家族的職業,或者帶有強烈民俗風味的紋飾,有時則是某地的傳統,所以家徽也具有地方性,畢竟我們試想在當時那個環境,要創立家徽需要先有想法,在那交通不發達的年代,要抄當然是先抄隔壁鄰居的啦。
五黑家的菜單很簡單,只有兩種醬油拉麵跟豚骨拉麵,這讓有選擇障礙的我很開心,反正人這麼多,兩種都吃的到,一碗均一價兩百元,不便宜但很值得,因為它的湯頭很特別,分為兩種正常和邪道,我對日文了解不多,反正邪道就是添加了額外配料的口味。(感謝好友斬真詩人解答。)
拉麵的特色之一,便是配料很豪放,像這塊雞肉,一整塊的雞肉放入湯內,熱湯鎖住了雞的鮮味,煙燻過的肉,咬起來格外有嚼勁,雞肉的表皮雖鹹,但不至於重口味。
不只一塊,但雞肉雖搶鏡,卻只是陪襯,湯頭才是這家店最大的賣點。
有別於一般的湯頭,店裡的湯是將雞肉下鍋燉煮,直到燉出金黃色的色澤,不過度添加配料,只用了少許辛香料和蔥頭,將味道做最適度的襯托,濃郁的雞湯,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搭配,所以一碗拉麵,只有大塊的雞肉和黑木耳作為主要的配料。即使簡單,但做工細膩,手續繁雜,唯有細心的烹調,才能端出一碗好湯,湯頭的好壞決定了一碗麵的美味,即使湯的表層看來有些油,但在這冬季喝上一口,十足的暖心。
除了雞肉還有雞肉丸子,相對於雞肉,丸子顯了較一般,日式的麵條和充滿臺味的湯頭與丸子的組合,並不會顯得突兀,反而充滿了特色。
另外,不得不提糖心蛋的魔力,好吃的糖心蛋能讓拉麵更美味,不好吃的糖心蛋則會破壞整碗麵的口感,雖然強調日式的做工,但用雞湯作為賣點的拉麵,某方面來說更像是充滿臺式風味的拉麵,飲食一直是令人陶醉的文化,它有強烈的滲透力和適應性,到了某地便很自然的搖身一變,出現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特色,五黑家的拉麵便是如此,在海苔、糖心蛋的陪襯下,雞湯的湯頭與麵條,有了更美味的融合。
我本來是點上頭那碗雞湯風味的拉麵,但看到朋友點的豚骨拉麵,便動了念頭,威脅利誘的咬上一口,豚骨拉麵相對於上頭的雞湯拉麵,顯得正統許多,用豚骨熬煮的湯頭,搭配蔥花、海帶等配料,作為主要配料的豚骨肉,比起雞肉毫不遜色,整整一大塊佔去了碗的三分之一,燉的恰到好處的豚骨肉,咬起來雖沒有雞肉般有嚼勁,口感顯得較綿密,帶筋的部分做過了處理,不至於嚼不動,味道較淡不像雞肉濃烈。
咬著豚骨肉,是一種心境,平平淡淡,不過份華麗,它沉於碗底,上頭有麵條梳理,等著人們發現驚奇,撥開一看,哇的一聲!背影是老闆驕傲的身影,客人低著頭,而他微笑著一句:
「好吃嗎?」
「當然!好吃!」
那是暖暖的斷句。
吃完後,一聲感謝,隨著幾聲引擎轉動,幾道身影離去。
文末,附上錢帶不夠,被迫當起倒酒小妹的留影,隨行的朋友找了家小店,一行人聊著文學、談著經濟,偶爾臭罵幾句政治,就這樣觥籌交錯之際,冬天的夜裡多了一份溫暖。
最後,感謝來到小屋的所有人,伽羅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