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救援 The Martian》,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小說《火星任務》;由《出埃及記:天地王者》導演雷利史考特執導,麥特戴蒙、潔西卡雀絲坦、克莉絲汀薇格、傑夫丹尼爾、麥可潘納、西恩賓、凱特瑪拉、賽巴斯汀史坦、艾賽兒漢寧、奇維托艾吉佛等主演;2015年上映的科幻冒險片。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戰神三號」團隊在火星執行任務時,意外遭受強烈的暴風侵襲,一行人被迫中斷任務。沒想到在撤離途中,其中一名宇航員馬克瓦特尼(麥特戴蒙飾)不幸被天線打中而失去蹤影。由於馬克的生命儀故障,所以隊友們以為他已殉職,只好匆匆返航。
清醒後的馬克,發現自己被遺留在火星,並與外界斷了聯繫。然而,即使被困在此絕境裡,馬克依然不放棄希望,他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有限的資源,拚命尋找一線生機。與此同時,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也發現馬克生還的事實,想盡辦法部署營救計畫。在這分秒必爭的時間裡,馬克要如何突破重重困難,活著回地球呢?
科幻片,顧名思義就是以科學幻想為內容的電影,通常是從今天已知的科學理論出發,架構出一個幻想性情景,所以除了設定在現代之外,也有可能是發生在未來世界,又或者是遙遠的過去,甚至是在茫茫宇宙中。而科幻片從誕生起,便與科幻小說結下不解之緣,被公認為史上第一部科幻片的《月球旅行記》,就是改編自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和英國科幻小說家H.G.威爾斯的《第一個到達月球上的人》這兩部文學作品。上世紀五、六○年代美國科幻小說的黃金時期,更直接引領了好萊塢科幻大片的興盛時代,有無數導演都是從科幻小說中汲取靈感。 《絕地救援》改編自美國作家安迪威爾所著的科幻小說《火星任務》,據說作者威爾最初還是以電子書的形式自費出版這本小說,直到2014年才被Crown Publishing購買版權,並正式出版實體書,沒想到一上市便大受歡迎。不過在實體書還未造成轟動之前,二十世紀福斯早就看見這個故事的潛力而開始籌備電影。而該片於2015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影展上展出後就佳評如潮,上映首週北美票房以5430萬美元居冠,最終全球票房總計6.19億美元,而且獲得了「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7項提名,可謂是大出風頭!
話說《絕地救援》跟2013年上映的《地心引力》一樣,都是以太空災難為題材,而且兩部電影都有非常成功的口碑。不過《地心引力》似乎更受到專業影評人的青睞,尤其在「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裡共計獲得七個獎項,不像後來的《絕地救援》全數槓龜。這樣的反差,讓我不禁想起1998年上映的《彗星撞地球》和《世界末日》兩部電影,因為它們都是以來自太空的彗星或隕石將撞擊地球,可能造成滅絕災難為故事背景,情節也有諸多雷同之處,但《彗星撞地球》比較著重在人性刻劃方面,《世界末日》則偏向以新奇刺激的娛樂化效果,殊異的表現手法,造成兩派粉絲僵持不下。好在《絕地救援》和《地心引力》不是在同年上映,所以沒有引發太多的爭議。
如果說《地心引力》對應的是《彗星撞地球》,含有相當衝突的心理層面的寓意,那麼《絕地救援》就是對應《世界末日》,走大眾娛樂路線,具備輕鬆、活潑、滑稽、風趣的特點,而且很傳統直線,以逐步「打通關」的方式來進行情節的編排,觀眾在劇院裡屏氣凝神,看著男主角馬克像馬蓋先一樣神奇,即便遭遇各種生死交關的險境,卻總是能巧用機智去化解,一關接著一關闖,整個節奏清晰,步調明快,絲毫沒有拖泥帶水,會自然而然促使個人英雄主義情結的產生,並一直保持著高度亢奮的情緒。
既然是科幻片,想當然耳《絕地救援》就會有一些深奧冷僻的科學知識,但套一句我常引用的東野圭吾《超.殺人事件》裡面寫的對白,「普通人不可能不跳著讀完這種小說,真的理科人看一遍就理解,只有假理科人會看不懂又固執的把它看完。」對於我這種不是「科技宅」的普通觀眾來說,通常看過之後就隨即不當一回事。不過摒除掉科幻部分,其實《絕地救援》就是一部典型荒野求生的電影,強調永不放棄的求生意志,只要有一線機會,有一絲可能,就不能輕生,要堅持到最後一分鐘。
不像《地心引力》全程僅有兩名主演出鏡,《絕地救援》有許多大銀幕的熟面孔參與演出,看起來是星光璀璨,但因為焦點主要是放在麥特戴蒙扮演的馬克身上,所以最後都淪為眾星拱月的姿態,沒有特別出彩之處。至於麥特戴蒙在《絕地救援》裡仍是維持著不慍不火的一貫演技,而且大展風趣幽默的親民形象,舉手投足間充滿著男性魅力,存在感十足。
不過該怎麼說呢?雖然《絕地救援》的畫面震撼炫目,給人充分的視覺享受,但可惜由始至終都太過淺嘗輒止,賣弄一點“Leave no man behind”的煽情情節,諷刺了一些官僚主義,玩了一下令人會心一笑的美式幽默感,感覺想要娛樂化卻又進行得遠不夠徹底,讓人心裡堵著一種不上不下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