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原本預計要在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發表,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拖到現在才完成。我會說是我懶病發作嗎?
雖然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孔子的生平,不過我在這裡還是簡單地概述一下。
孔子,子姓孔氏,殷商貴族之後,名丘字仲尼,廣為人知的稱號為「至聖先師」,會有此一稱呼是因為其「有教無類」──可以說是讓平民有機會受教育的先驅者,還有「因材施教」──依照學生的屬性不同給予不同的教導。孔子另外還有一個不那麼廣為人知的稱號「素王」,其意義是孔子本身雖然並未擔任過帝王,在(儒家)文人的心目中他卻有著王者的美德,素意指其未曾為王,王則是讚美其有如王者。
這次談這個主題是因為有人問我關於孔子還有《論語》的事情,我決定先從孔子的宗教觀念談起。(雖然對方其實是問了,為何孔子「割不正不食」這樣是不是表示孔子超龜毛很難搞,不過這個留待稍後再談)
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第七》)
怪指怪異反常之事,力則是指大力士,亂指反逆悖禮之行為如臣弒君、子弒父之類,神則是泛指鬼神之事。
孔子之所以不談論這些事情,則是因為認為這些事情對於教化人心無益。簡單來說,如果孔子活在現代,他鐵定不會看「關X時刻」,因為孔子覺得那些都是在浪費時間。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第十一》)
季路其實就是子路,他是孔子相當著名的學生之一,依據《論語》跟史料記載來看性格比較衝動直爽。
有一天子路問孔子要如何侍奉鬼神,孔子是這麼回答的:「人的事情都處理不好了,又怎麼能談事奉鬼神的事。」子路不死心又問了第二個問題,「那死亡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孔子如此回答:「連生命都無法完全了解了,又怎麼能去談論死後的事情呢。」
孔子不鼓勵人談論鬼神之事,因為在孔子看來,那些都是虛妄的,活著的人遠比無形的鬼神更加重要。若是孔子生存於現代,大概會跟科學論或是無神論者比較合得來吧。
談完了以上兩則《論語》片段,可以看出孔子是一個非常講求實際的人,對於虛妄的事物,他是不會也不鼓勵人們去談論的。
接下來說說「割不正不食」吧。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論語.鄉黨第十》)
這一整段話,常常會被討厭孔子的人拿來說嘴,我這邊就稍微解釋一下這段原文的意思。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句話是說孔子喜歡吃白米飯跟切細的肉絲,食此處指米飯,膾原本就是一種將肉切細的烹調方式,越細表示廚師的手藝越精湛。
「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饐者,腐敗也。餲,形容食物走味。魚餒而肉敗,指魚跟肉腐壞。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孔子不吃腐壞的食物,這個其實還滿正常的,不能因此說孔子難搞。
「色惡不食,臭惡不食。」跟上面那句基本上意思接近,食物腐壞變色不吃。
「失飪不食,不時不食。」沒煮熟的食物不吃,不是吃飯的時間不吃。坦白說這只能證明孔子很注重養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在解體牲畜時,是有一定的章法的,如果沒有好好的放血、肢解跟處理內臟,肉會變得難吃,所以沒有好好處理的,孔子不吃。「不得其醬不食」是指孔子吃魚膾(生魚片)時,如果沒沾芥末醬不吃。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就算有很多肉食,也不可以吃過量導致脹氣。
「唯酒無量,不及亂。」人可以喝酒,但不能喝到酒醉失態。
「沽酒市脯不食。」單純賣酒與賣肉,並非賣自己製作的酒水與自己宰殺的肉品,孔子不吃。理由是因為衛生問題,古時釀酒都是純手工,不是自己製作的酒而是純賣酒,表示酒的品質難以掌控可能有問題。單純賣肉的人,肉都切好一塊塊了,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動物的肉,所以孔子不吃。
「不撤薑食,不多食。」祭祀時禁止吃氣味重的食物(比如大蒜),薑雖然吃起來很辣但是並不會在口中留下氣味所以可以吃,但食用還是要有所節制不能過量。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參與國家的祭祀分到的肉品,若放隔夜就不吃。自家祭祀時的肉品,如果放超過三天就不吃。這段話基本上是說明孔子很注重肉的新鮮度,畢竟古代並沒有冰箱也沒有現代醫學,肉放那麼久,吃了拉肚子是小事,吃死人都有可能。
「食不語,寢不言。」吃飯跟睡覺的時候不講話。這段話說明孔子是個很注重生活品質的人,吃飯就該好好吃飯,睡覺就該好好睡覺。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就算祭拜祖先的供品只有素菜跟菜湯還有瓜,祭祀時還是一樣要保持尊敬虔誠。證明孔子很看重祭祀祖先勝過祭拜鬼神,因為祖先是自己的先祖,是能確認存在的人,而並非虛無飄渺難以實證的鬼神。
總而言之,也許孔子的確有些講究規矩,但是在那段關於飲食的言論中許多觀點放到現在依然正確,真的沒什麼好吐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