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網路使用自由的非營利機構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EFF),去年底向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FTC)申訴,指控Google的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GAFE,現改稱為G Suite for Education)等教育雲端服務,在沒有獲得家長的明確同意下,就蒐集學童個人資料及網路搜尋紀錄,有侵犯隱私之虞。
不過對Google的教育雲端服務、及Facebook與Microsoft等科技業者所資助的數位教育平臺或設備,EFF等美國輿論及家長們仍高度警戒。懷疑論的出發點很簡單,既然跨國企業並非慈善事業,所以「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在數位時代有個更好的「翻譯」:
聲明不做此事且「Do no evil」的Google不太可能包藏禍心,這點已在前述許多專家文章中有所澄清。不過,EFF卻認為GAFE雖然不會在其範圍內蒐集個資,但學童登入帳號後再使用Google地圖或其他網站,就有可能被紀錄下來做為廣告之用。另一個麻煩是,EFF認為G Suite for Education的隱私權說明必須要交叉比對三份文件,所以學童與家長等使用者,都很難理解這些複雜規定。再像是Facebook資助的另一個數位學習計畫Summit Basecamp,則是在學童家長同意書中放進「放棄法律追訴」的不平等條約。如果你沒有付費,那麼你不是消費者,而是被販售的產品。
免費的最貴,柯文哲「賣」了什麼給Google? | 劉昌德 | 鳴人堂